第一章 感覺
特異感覺系統和非特異感覺系統
感受閾值:即剛能引起主觀感覺或細胞電活動變化的最小刺激強度。
(重點題)(問答題)感受器的適應:隨著刺激物長時間持續作用,感受靈敏率下降,感受閾值增高,此現象稱感受器的適應。
(重點題)(問答題)感受野:把有效地影響某一感覺細胞興奮性的外周部位,稱為該神經元的感受野。
如果把微電極插在視覺中樞的某個神經元上,記錄其電活動,凡能引起其電活動顯著變化的視野范圍,就是該視覺神經元的感受野。
(填空)眼的基本功能就是將外部世界千變萬化的視覺刺激轉換為視覺信息,這種基本功能的實現,依靠兩種生理機制,即眼的折光成像機制和光感受機制。前者將外部刺激清晰地投射到視網膜上,后者激發視網膜上化學和光生物物理學反應,實現能量轉化的光感受功能,產生是感覺信息。
眼動的生理心理學機制:通過眼外肌肉的反身活動,保證使運動著的物體或復雜物體在網膜上連續成像的機制,也就是眼動的生理心理學機制。
(重點題)(問答題)眼睛的隨意運動有哪幾種方式?它的生理心理學意義是什么?
答:眼睛的運動有許多方式,當我們觀察位于視野一側的景物又不允許頭動時,兩眼共同轉向一側。兩眼視軸發生同方向性運動,稱為共軛運動。正前方的物體從遠處移向眼前時,為使其在視網膜上成像,兩眼視軸均向鼻側靠近,稱為輻合。物體由眼前近處移向遠處時,雙眼視軸均向兩顳側分開,稱為分散。輻合與分散的共同特點是兩眼視軸總是反方向運動,稱為輻輳運動(重點題)。輻輳運動和共軛運動都是眼睛的隨意運動。人們在觀察客體時,有意識地使眼睛進行這些運動,以便使物像能最好地投射在視網膜上最靈敏的部位――中央窩上,得到最清楚的視覺。
(問答題)非隨意的眼動
(重點題)(問答題)微顫的生理心理學意義是什么?什么是適應現象(感受器的適應)?
答:在兩次掃視之間,眼球不動,稱注視,其持續時間約在150-400毫秒之間。注視期間,眼睛并非絕對不動;事實上此時眼睛發生快速微顫。微顫運動保證視網膜不斷變換感受細胞對注視目標進行反映,從而克服了每個光感受細胞由于適應機制而引起的感受性降低。
追隨運動:是觀察緩慢運動物體時,眼睛跟隨物體的運動方式,這種運動的角速度最大可達50o/秒。
顏色視覺信息的光生物化學基礎
(填空)(選擇)光生物化學反應主要發生在視桿細胞之中,是產生明暗視覺信息的基礎。顏色視覺的光生物化學基礎在于視錐細胞內的視蛋白結構不同。
視網膜上有哪幾種細胞?排列方式及電傳導方式?(填空)(選擇)(名詞解釋)(問答題)
(選擇)視網膜分為內、外兩層。外層是色素上皮層,由色素細胞組成,由此產生和儲存一些光化學物質。內層是由5種神經細胞組成的神經層,從外向內依次為視感受細胞(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水平細胞、雙極細胞、無足細胞和神經節細胞。
細胞聯系的一般規律是幾個視感受細胞與1個雙極細胞聯系,幾個雙極細胞又與1個神經節細胞相關。因此,多個視感受細胞只引起1個神經節細胞興奮,故視敏度較差;但在視網膜中央凹部只有視錐細胞,每個視錐細胞只與1個雙極細胞相聯系,而這個雙極細胞又與1個神經節細胞相聯系。因此,中央凹視敏度最高。視錐細胞自中央凹向周圍逐漸減少,所以中央凹周圍的視敏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第一章)
09-12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