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審美活動論
1.審美需要:指人作為一種有生命、有意識的社會存在物所內在具有的,渴望在對象化的活動中能動地實現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自己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發展自己的精神要求,是在人的勞動不斷深化的過程中,隨著人的精神能力的發展而逐步生成的,是人的本質力量的一種新的充實和新的顯現.
2.審美理想:是主體心目中關于完善的美的觀念,是始終顯現在具體的審美表象之中的.是主體通過想象在頭腦中構造出來的理想形態的美,是主體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協調運作創造出來的.審美理想在主體的審美心理結構中處于最高的位置,它一旦形成就具有很高的穩定性,必然會在主體的審美活動中發揮著持久而重要的作用.
3.審美趣味:是個人在審美活動和審美評價中所表現出來的主觀愛好和傾向.能力或鑒賞力是審美趣味的內在方面,而興趣和品位則是審美趣味的外在表現.審美趣味呈現出兩個方面的特征:具有明顯的個性差異,主要受后天因素或社會條件的影響.
4.審美活動的自律性:是指審美活動本身就是一個自身完滿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
5.人的本己性:指人之所以為人的一種最具本質性的特點.人活著,他就希望能以最適合人性尊嚴的方式去生存;人活動,他也總希望能把自身所擁有的本質力量最充分地表現出來.這就是人的本己性.
6.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進行主動審美活動的人為審美主休.
7.審美驚異:就是人在一定的現實境遇中由于與客體對象的直接契合所產生出來的一種迥異于日常生活的特殊心境,是一種鮮活的生命感.驚異既表現為客體對主體的召喚,也表現為主體對客體的向往.正是在主客體這種剎那間的直接碰撞與神會中,激發起主體強烈的審美興趣.審美驚異的產生既依賴于主體一定的自身條件,也依賴于對象本身一定的客觀條件.
8.審美澄明:澄明之境,是光明、敞亮的境界,是能夠達到對世界的清晰把握,達到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統一,實現人與人、人與對象、人與自然之間生動和諧的狀態.進入澄明之境,即揭開遮蔽、去除迷誤,從而走向光明之域.
9.游戲說:游戲,是指人在擺脫了物質欲望的束縛和道德必然性的強制之后所從事的一種真正自由的活動.這種自由活動的顯著特征就在于,它只是對事物的純粹外觀產生興趣,也就是只對事物的形象本身無所為而為地進行觀賞和玩味.游戲不僅是審美活動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擺脫動物狀態達到人性的一種主要標志.
10.巫術說:是20世紀在西方頗為流行的一種藝術和審美發生理論,其主要的依據來自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和弗雷澤關于原始文化的學說.弗雷澤認為原始巫術可分兩種形式:一種是以"相似律"為基礎的"順勢巫術"或"模擬巫術";另一種是以"接觸律"為基礎的"接觸巫術".弗雷澤把上述兩種巫術統稱為"交感巫術",因為它們都建立在這樣的信念基礎上,即認為通過某種神秘的感應,就可以使物體不受時空限制而相互作用.
11.勞動說:主旨是認為藝術和審美起源于人類的物質生產勞動.含有三層內容:第一,"勞動先于藝術";第二,從人的心理本性上說,他潛在地包含著某種審美的要求,但是,只有通過勞動才能使這種潛在性轉化為現實性.在人的具體審美趣味中,總是蘊涵著由特定社會生產力所必然決定的社會生活的本質內容;第三,人的審美能力也是在生產勞動中形成并成生產力發展的一定水平相一致的.
12.固定裝飾:是指原始人通過刻痕、刺紋、鑿齒、穿耳、穿鼻、穿唇等手段局部地且永久性地改變自身的自然形態,以期達到某種觀念目的的裝飾活動.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第一章)
09-12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浙江自考薪酬管理章節練習題及答案:第10章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