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研究文學的叫做文藝學,它包括三個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分支,即文學史、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
文學史以文學產生、發展、演變的狀況和文學發展的具體規律作為研究對象。
文學批評是指實際的批評,它以作家、作品、文學運動、文學思潮為評論對象。文學批語的基本方法是分析和評價。
文學理論通過高度的理論概括,著重闡明文學的基本原理。具有實踐性和階級性的鮮明特點。
文學活動的重要特征就是形象性、情感性。
學習文學理論注意的幾點:
一,要注意對原理的理解。
二,抓住重點,融會貫通。
三,聯系實際,學會運用。
四,學習教材,攻讀原著。
一、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第一,之所以說社會生活是文學藝術的唯一的源泉,這是因為除社會生活這個源泉之外,再不可能有第二個源泉了。
第二,之所以說社會生活是文學的唯一的源泉,這是因為文學作品的一切因素都來自生活。
藝術虛構是作家根據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和生活固有的邏輯,通過想象,以構成藝術形象。必須以生活為基礎。離開生活,想象的翅膀就騰飛不起來,虛構也就寸步難行。
想象和虛構不論多么奇特,都是在綜合、分析已有的知覺、表象基礎創造新形象的一種心理現象。這種新的形象不過是把生活中得到的表象大大地加強或大大的削弱。
再現是指注重客觀地描寫外部世界的一種藝術傾向。一切重表現的作品毫不例外地都是以生活為基礎的。因為作家的感受、情緒、情感,是不會憑空產生的,或者說作家主觀的一切都是客觀的外界所引發的。因此,表現性的作品,雖然專注于作家內心感情的抒發,但作家所抒發的感情仍然是外在的客觀世界在作家頭腦中折射的結果。
文藝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遍性。
文學能動地反映生活,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變們與變形;
二,以形傳神,顯現意蘊;
三,滲透個性,表現心靈。
藝術真實性是指作家用所創造的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質規律、表現人們感情的特性。有兩個基本特征:
一,藝術真實是假定的真實,是“假”中求真,它與自然主義的機械的摹仿是對立的;
二,藝術真實既要符合客體的本質規律,又要切合主體的情感規律,它與主觀隨意性是對立的。綜上所述,藝術真實性的基本特征是假定性、真理性和真誠性的統一。
因作家在創作中傾注了自己的政治立場、思想觀點、感情態度和審美情趣而表現出對生活的明確的評判,流露出對特定生活的褒貶、愛憎等情感態度,這就是文學作品的傾向性。
真實性和傾向性的關系:
一,在文學作品中,真實性是進步的傾向性的基礎;
二,在文學作品中,進步的傾向性可以加強真實性。
二、文學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文學和獨特內容是經過作家藝術加工過的、具有審美特性的和整體性的生活。
文學的獨特形式是運用具體感性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
藝術形象三個基本特點:
一,具體可感性;
二,藝術概括性;
三,審美性。
文學的審美教育功能是一種寓含著認識和教育因素的審美享受,既給人們以精神的愉悅,又給人以思想的、倫理道德的教育。它的基本特點:一,寓教于樂;二,動人以情;三,潛移默化。
三、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亞里斯多德根據摹擬的媒介、對象、方式不同來進行藝術的分類;康德借用人的語言表現來分類:語言藝術,造型藝術,感覺游戲藝術;黑格爾根據理念內容與物質形式相統一的原則,把藝術分為不同的邏輯歷史類型:象征性藝術,古典型藝術,浪漫型藝術;根據作品形象在時間、空間所表現的形態,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時空聯合藝術;根據作品形象與人的感知覺等心理聯系的原則,分為視覺藝術,聽覺藝術,想象藝術。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