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新理論”是奧地利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熊彼得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他認為,創新是指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其內容包括5種情況: ⑴引進新產品,即產品創新⑵引進新的生產方法,即工藝創新⑶開辟新市場⑷控制原材料的新供應來源,即利用和開發新的資源⑸實現企業的新組織,即組織體制和管理的創新。
2、創新表現在①技術創新上。技術創新包括新的經營管理模式,技術創新的主體是企業,以及技術創新是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重要前提等②管理創新上。
3、管理創新表現在:(1)組織形態、組織管理上的創新(2)機制的創新(3)發展戰略的創新
4、主要的質量職能:市場研究、產品實現的策劃、設計和開發、采購、生產和服務提供、營銷、服務、測量分析和改進等。
5、產品質量的全過程管理的三個管理環節:質量策劃、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
6、產品質量管理是當今世界質量管理最基本、最經典的理論。
7、日本人認為,全面質量管理是經營的一種思想革命,是新的經營哲學,是一門特別質量的管理學說。
8、ISO按專業性質設立技術委員會(TC)和分技術委員會(SC)及工作組。
9、TC176對標準的的戰略目標是:全球的通用性、當前的一致性、未來的一致性和未來的適應性,同時還應滿足對標準使用的需要。
10、1979年,ISO成立了“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即ISO/TC176,1982年后改名為“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
11、我國于1988年12月發布了等效采用ISO9000的GB/T103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標準。
12、質量監督可以分為企業內部的微觀質量監督和企業外部的宏觀質量監督。企業外部的質量監督又可以分為國家監督、行業監督、社會監督三類。
13、所謂特殊產品,是指食品、藥品、計量器具、獸藥、鍋爐壓力容器等可能危及人類健康和安全、動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環境保護和公共安全的產品。特殊產品的質量監督管理制度主要有:許可證制度(強制性產品認證)、新產品試制制度及特殊產品質量監督員制度。
14、食品新品種監督管理制度:(1)食品衛生營養評價制度(2)食品容器、包裝材料、食品用工具和設備衛生評價制度。
15、《產品質量法》的民事法律責任:一是產品瑕疵;二是產品缺陷損害賠償責任。
16、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通常包括:質量教育培訓、質量責任制、標準化、計量管理和質量信息管理等各項工作。
17、失控狀態有幾種不同的表現形式:①u不等于u0,b等于b0時,保持穩定②u等于u0,b不等于b0時,保持穩定③u不等于u0,b不等于b0時,保持穩定④u和b至少有一個不穩定,隨時間而變化。
18、工序能力是受控狀態下工序對加工質量的保證能力,具有再現性或一致性的固有特性。
19、工序能力可用工序質量特性值分布的分散性特征來度量。
20、表示失控狀態的控制圖的特點:(1)有多個樣本點連續出現在中心線一側(2)出現連續上升或下降的7點鏈(3)有多個樣本點接近控制界限(4)樣本點散布出現下列四種趨勢或規律①周期性變化②分布水平突變③分布水平漸變④離散度變大。
21、檢驗的質量職能:(1)鑒別的職能(2)把關的職能(3)報告的職能
22、檢驗質量報告大致包括:①原材料、外構件、外協件進廠驗收檢驗的情況②成品出廠檢驗情況,如合格率、返修率、報廢率、降級率及相應的經濟損失③各生產單位質量情況,如平均合格率、返修率、報廢率及相應的經濟損失,以及質量因素的排列圖分析④產品報廢原因的排列圖分析⑤不合格品的處理情況⑥重大質量問題的調查、分析和處理情況7改進產品質量的建議8其他有關問題。
23、按檢驗的數量特征劃分檢驗方式:(1)全數檢驗(2)抽樣檢驗
24、按檢驗的質量特性值的特征劃分檢驗方式:①計數檢驗②計量檢驗
25、按檢驗方法的特征劃分檢驗方式:理化檢驗、感官檢驗。
26、按檢驗對象檢驗后的狀態特征劃分檢驗方式:破壞性檢驗、非破壞性檢驗。
27、按檢驗實施的位置特征劃分檢驗方式:固定檢驗、流動檢驗。
28、按檢驗目的特征劃分檢驗方式:驗收檢驗、監控檢驗。
29、實際的檢驗活動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即進貨檢驗、工序檢驗和完工檢驗。
30、成批進貨檢驗的檢驗方法:分類檢驗、接受抽樣檢驗。
31、工序檢驗的三種形式:(1)首件檢驗(2)巡回檢驗(3)末件檢驗。
32、不合格品的處置:(1)返工(2)返修(3)讓步(4)降級(5)報廢。
33、質量成本分為:運行質量成本和外部質量保證成本。
34、預防成本:(1)質量工作費(2)質量培訓費(3)質量獎勵費(4)質量改進措施費(5)質量評審費(6)工資及附加費7質量情報及信息費等。
35、鑒定成本:(1)進貨檢驗、工序檢驗、成品檢驗費用(2)試驗材料等費用(3)檢驗試驗設備校準維護費、折舊費及相關辦公費用(4)工資及附加費。
36、內部故障成本:(1)廢品損失(2)返工、返修損失(3)復檢費用(4)因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停工損失(5)質量事故處置費用(6)質量降等降級損失等。
37、外部故障成本:①索賠損失②退貨或退換損失③保修費用④訴訟費用損失⑤降低處理損失等。
38、外部質量保證成本:(1)按合同要求,向用戶提供的、特殊附加的質量保證措施、程序、數據等所支付的專項措施費用及提供證據費用(2)按合同要求,對產品進行的附加的驗證試驗和評定的費用(3)為滿足用戶要求,進行質量體系認證所發生的費用等。
39、外部故障成本分析從三方面進行分析:(1)作質量缺陷分類分析,從中可以發現產品的主要缺陷和對應的質量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2)按產品分類作ABC分析,即占外部故障成本總70%左右的產品屬于A類,占25%左右的為B類,其余的為C類,從中找出幾種外部故障成本較高的產品作為重點研究對象(3)按產品的銷售區域分析,不同的地理環境往往有可能引起不同的故障,按地區分析有利于查找原因,分析的結果對于改進產品設計,提高產品質量有很重要的意義。
40、質量成本分析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
41、定量分析有三種:指標分析法、質量成本趨勢分析、排列圖分析。
42、質量成本預測的準備工作:(1)用戶資料,收集用戶關于產品和售后服務的要求(2)競爭對手資料,包括產品質量、質量成本,用戶對競爭對手產品質量的反應等(3)企業資料,主要包括本企業關于質量成本的歷史資料,如質量成本結構、質量成本水平等(4)技術性資料,即企業所使用的檢測設備、檢測標準、檢測方法以及企業所使用的原材料、外購件對產品質量成本的影響資料,還有企業關于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新工藝使用的情況(5)宏觀政策,即國家或地方關于產品質量政策等。
43、質量成本計劃應該由數值化的目標值和文字化的責任措施兩部分組成。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翻譯復習資料十二
11-2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企業檔案管理》串講筆記(6)
06-27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復習資料十四
11-29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2024年4月浙江自考溫病學復習資料:第八章
12-22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十二章:城市經濟管理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新聞作品研究復習資料:華陽礁上補給忙
02-04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