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漢字字數(shù)繁多,結構復雜,缺少完備的表音系統(tǒng)。
漢字系統(tǒng)的字數(shù),數(shù)量之多是非常驚人的。從古到今,漢字的總字數(shù)已達到8萬多個,據(jù)資料統(tǒng)計,現(xiàn)代漢語用字在1萬左右,國家公布的《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表》收錄漢字7千個,《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漢字3千5百個。
漢字字數(shù)眾多的根源在于漢語的特點。由于漢語的音節(jié)結構比較簡單,音節(jié)數(shù)量比較少,和語言中的語素的數(shù)量相比較,簡直不成比例。比如現(xiàn)代漢語聲母和韻母拼合組成的基本音節(jié)只有4百來個,再配上四個聲調(diào)也只有1千2百多個,而現(xiàn)代漢語語匯系統(tǒng)中的語素,多達數(shù)千個,在這種情況下,讀音相同的語素就非常多,加之含此詞形簡短,以雙音節(jié)此為主,但因借此也非常多,而且往往是常用詞,假如書面上不用形體各異的漢字把這些同音的語素和詞區(qū)別開來,就會造成混淆,造成使用上的混亂,影響交際使用,影響人際溝通,嚴重的甚至有可能早引起誤會,造成損失。漢字字形分化字義的作用,我們可以從一些漢字的分化過程看出來。比如“云”,本意就是云彩的云,后來增加了“說話”的意義,為了區(qū)別,便另外造了一個:“其”本來就是簸箕的意思,后來產(chǎn)生了表示第三人稱的意義,于是人們便在院子基礎上增加一個竹字頭,構成“箕”:“莫”,從構形上看是太陽淹沒在草叢中,就是傍晚黃昏的意思,后來引申出否定的意義,表示沒有人,為了區(qū)別,于是在原字形的基礎上另加一個“日”來區(qū)別,這就是“暮”字。類似的例子很多,例如“昏-婚”、“然-燃”、“止-趾”、“采-瘛薄“益-溢”等等。可見,漢字字數(shù)繁雜,有其不便于學習掌握的一面,但也有其便于區(qū)別意義的一面。
漢字的結構復雜,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漢字筆畫很多,以7千個通用漢字為例,筆畫在7畫至15畫的多達5千以上,最多的一個漢字筆畫多達36畫;另一方面,漢字的結構單位筆畫和部件,在組合成子是不是按照統(tǒng)一的方向排列組合的,而是上下左右全方位展開,多向行進,具有平面型特點,而且結構單位的組合模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筆畫組合有相離、相接、相交幾種,部件組合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框架結構等,而且很多子往往是幾種方式的總和,結構就更復雜了。漢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樣是按一個方向行進的。所以學習漢字,只知道筆畫部件,不知道結構方式,依然無法把一個字寫出來。
而且漢字結構中可以說是沒有表音成分,雖然漢字系統(tǒng)中有數(shù)量眾多的形聲子,但是形聲字的音符并不是專門的表音符號,很多依然是獨立成字的,更主要的事,現(xiàn)代漢字形聲字的音符絕大部分已經(jīng)失去了表音作用,有的音符在一個字中可以表音,在另外一個字中不能表音,這種種情況夾雜在一起,很難判斷,例如“臺”在“抬胎邰”中是表音的,在“殆怠迨治冶”中是不表音的。根據(jù)現(xiàn)代形聲字音符的表音情況,如果用音符去推斷一個不認識的字的讀音,大部分都有可能出錯。而人們在使用漢字時,往往有這樣一種錯覺,認為漢字既然實行繩子,那么就可以利用其音符來推斷字音,結果常常推斷錯誤,鬧出笑話來。例如下面這些漢字,之所以讀錯,就是人們盲目使用音符推斷造成的結果:“詣、愎、菅、齲、嚙、酵、涸、燁、酗”。人們常說,漢字難讀,這同漢字結構上不能表音不無關系。
(五)漢字用于機械處理和信息處理比較困難。
漢字用于機械化和信息化處理比較困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首先,漢字數(shù)量多,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有7千個,如果涉及到專業(yè)領域的用字,數(shù)量更多,這樣多的漢字機械處理當然就比較困難。其次,漢字結構復雜,大多數(shù)漢字筆畫在10畫左右,多的有好幾十畫,而且漢字筆畫和部件組合的模式也非常復雜,隨人我們可以給這些漢字的構造單位的組合方式歸類,但一字一字觀察比較,可以說是一個字有一個字的構造模式,有些字,例如“董、麝、爨、冀”等,信息處理就非常困難。相比較而言,拼音的音素文字由于數(shù)量有限,機械處理就沒有障礙,比如引文用拉丁字母,只有26個,加上大寫字母也只有52個,加上其它字符(例如標點符號等),總量不超過100個。所以英文的字符可以全部搬上鍵盤,而把7000個漢字照搬上鍵盤,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我國,打字成為一門技術,需要專門學習。
我們可以用英文和漢字做個比較,這種差異就看出來了。現(xiàn)在電腦處理文字信息,一般使用點陣表示,即用電子方陣來表示一個字符,每個方陣有若干個格子,其中有筆畫的點亮,每有筆畫的點暗,這樣就實現(xiàn)了文字自負的顯示。顯示英文,最低要用7×9點表示一個字符(一般要使用9×12點),顯示漢子,最低要使用16×16點表示一個字符(一般要用24×24點)。英文的字符我們算100個,漢字的字符只算7000個,那么所占的點是:
英文:7×9×100=6300點
漢字:16×16×7000=1792000點
漢字字形存儲量在電腦中所占的空間,是英文的284倍。差距之大是驚人的。漢字的機械化處理以前之所以落后于其他文字,因為7千個漢字字符需儲存1750k位,而英文不到10k位,在計算機發(fā)展之初,根本就沒有那樣大內(nèi)存。據(jù)資料載,美國IBM公司60年代末期生產(chǎn)的最先進的一種型號的電子計算機,內(nèi)存為4096-131072,可以裝入漢字,但是價格高得驚人,根本不可能推向市場,而其他型號的計算機,則不能裝進漢字。這還是普通型漢字點陣,如果是精密型漢字點陣,比如是32×32點,或者100×100點,處理1萬個字符,那所占的空間更是驚人。當然,在電子計算機儲存量急速擴大的今天,這個問題已經(jīng)得到順利解決,但比較拉丁字母,漢字的局限仍然是明顯的,所以有的學者認為,從長遠看,漢字只有拼音化才能便于信息處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本網(wǎng)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wǎng)站在文章內(nèi)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chǎn)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普通邏輯學》復習資料(3)
08-2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網(wǎng)絡操作系統(tǒng)復習資料六
05-1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管理學原理》名詞解釋(2)
09-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寫作(一)復習資料(17)
08-07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