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育思想簡述☆☆☆☆☆
1、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賀拉斯、席勒、馬克思等人的美育觀。
(1)柏拉圖:①在西方,柏拉圖是最早明確談到審美教育的哲學家。
②柏拉圖認為必須從幼年起就對人施行嚴格的教育, 而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就是美育。他認為用故事形成兒童的心靈,比用手形成他們的身體還要費更多的心血,因此,必須用高尚 的文藝作品陶冶青少年的心靈。
③柏拉圖非常重視音樂教育,認為音樂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因為”節奏與樂調有最強 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hellip;hellip;“。
(2)亞里士多德:認為美育的特殊作用就在于通夠通過理性對感性加以節制和凈化。他強調藝術凈化心靈的教育功能,但 他是將其藝術的審美功能與凈化心靈的教育功能有機地統一起來。這同時將藝術陶冶心靈的作用與道德教育區別開來,對古羅 馬賀拉斯的”寓教于樂“有一定的影響。
(3)賀拉斯: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樂“的原則,認為文藝必須具有三個方面的特性:一是真實性,藝術的內容必須真實 可信、合情合理;二是形象性,藝術表現要具體可感;三是情感性,藝術要有魅力,能夠以情感人。這種寓教于樂的原則實際 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統一的結果,同時又符合文藝的規律,要有魅力,直接給人以感動。
(4)席勒:1795(18 世紀)年席勒發表《美學書簡》,美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在人類文化史上正式出現了。在書中,席 勒第一次提出了”審美教育“的概念,并對美育的性質、特征和社會作用作了系統的闡述。席勒認為,審美教育是實現人的自 由的唯一途徑,審美活動是自由的。席勒說:”有促進健康的教育,有促進認識的教育,有促進道德的教育,還有促進鑒賞力和 美的教育。這最后一種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我們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體達到盡可能和諧。“ 《美育書簡》在美育思想史的重要地位:第一,從哲學的高度解釋審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獨特目的,并把審美教 育的目的與審美活動的性質內在地統一了起來。第二,明確揭示審美教育的價值是完滿人性。第三,回答完滿人性的方式mdash;mdash; 人性統一的根據就在于自身。
(5)馬克思:從異化現實的批判出發,從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終極目的確立美育的基本任務。他認為藝術對象創造出懂得 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還指出,審美教育也是需要基本條件的,在不能解決基本溫飽的情況下奢談審美教育是不現實的。 同時,沒有能力獲得基本藝術修養的人,對于藝術的教育作用也是難以接受的。
2、寓教于樂:這一觀點是由古羅馬理論家賀拉斯在《詩藝》中提出來的。在他看來,文藝必須具有真實性、形象性和情感?性。藝術要具有魅力,并通過感動給人以教益,把美育看作娛樂與道德教育的統一。
3、席勒的《美學書簡》:
(1)席勒的《美育書簡》是西方第一部系統的美育著作,標志著美育作為一門學科的誕生。
(2) 在這部著作中,席勒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對美育的性質、特征和社會作用作了系統的闡述。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新聞批評與正面宣傳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