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記者的道德
[道德]通常指人們的行為準則和行為規范的綜合,它用來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第一節 新聞職業道德產生和發展的歷史簡要回顧
新聞職業道德,是指新聞工作者在采寫、傳播新聞過程中與人、與社會相處關系時的行為規范。
《中華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是新中國成立后制定的第一個全國性的新聞工作著職業道德準則,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全國性的新聞職業道德準則。
內容:1、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3、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4、維護新聞的真實性;5、保持請正廉潔的作風;6、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第二節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記者職業道德的核心。
記者怎樣才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2、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落到實處,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3、在采訪和日常生活中,心中要裝著群眾
第三節 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原則
新聞的真實性,是黨的新聞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堅持這個原則,是黨性在新聞問題上的一個具體表現。
防止新聞失實,就記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從思想上牢固樹立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原則,增強工作責任感,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作指導,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和反映客觀事物。同時,把認識提到這樣的高度:堅持新聞真實性,不僅僅是個工作需要的問題,而且是個職業道德問題。
第四節 保持廉潔奉公的作風
廉潔奉公,是黨和政府對一切公務員的要求,也是人民群眾對一切公務員的期望。
“有償新聞”的表現形式:廣告式新聞;拉廣告,用新聞作交換:“三包”:“紅包”:“重獎記者”;出賣版面等。
“有償新聞”是拜金主義在我們新聞隊伍中的一種表現,也是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在我們新聞隊伍中的一中反映。其危害:一是破壞了新聞報道的客觀標準,黨性原則。二是破壞了黨的新聞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和良好形象。三是腐蝕和新聞隊伍。四是 被壞人利用。
怎樣杜絕“有償新聞”,保持請正廉潔的作風?
一方面要提高自律意識;另一方面,要加強社會監督,記者要自覺地把自己置于社會監督之下,并建立和完善這方面的制度。提高新聞工作者的待遇也可考慮。
第五節 道德與法律邊緣問題
誹謗。故意捏造事實并加以散步,損害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誹謗他人,既是不道德的行為,又為法律所不容。
揭人隱私。也是不道德,觸犯法律的行為。
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第六節 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
記者由于工作需要,接觸領導機關多,參加會議多,看文件多,比較多地知道黨和國家的秘密。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既是模范地遵守憲法的問題,又是執行黨的紀律和國家的保密制度的問題,也是個職業道德問題。
泄密有兩種,一種是過失泄密,一種是故意泄密。
過失泄密,大多是由于記者缺乏保密觀念,又分不清什么是該保守的秘密造成的。防止泄密的方法是,學習保密規定,增強保密意識,對拿不準的問題,多想有關部門請示,不要擅作主張。
如何增強保密觀念?
首先,由于記者能較多地接觸黨和國家的秘密,就容易成為國外情報機關收買的對象。記者要充分認識到這種情況,提高警惕,增強保密觀念,遵守保密紀律。其次,不能放松世界觀改造,要在思想上筑起防腐防變的長城。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十章
09-19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