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現實治療
1、現實治療,是由美國精神病學家格拉塞于20世紀60年代創立的。
2、發展歷史與現狀:1、現實治療 2、控制理論 3、質量學校 4、選擇理論與關系 5、新現實治療
3、現實治療的中心任務:是幫助來訪者承擔個人的責任,積極解決現實問題,因為現實治療認為,人的心理行為障礙都是由于人不能負責任所致。
我們不能控制環境,但是能控制我們如何行動。
4、選擇理論認為,所有人際間的行為都是受我們的基因要滿足基本需要的驅使。
① 選擇理論的基本理念
答:選擇理論是現實治療的理論基礎。根據選擇理論,無論在什么情境中,我們必須發生行為。我們不能控制環境,但是能控制我們如何行動。具體地說,我們不能控制遺傳、意外事故或其他的人。我們能夠堅持選擇自己的行為,讓其他人看到我們是一個負責人的、理性的、幸福的、滿足的,并且有效控制生活的人。相反,我們也可以選擇一些無效控制生活的行為,導致別人認為我們是不負責人的、非理性的、難過的、貪婪的。因為人類不是完美無缺的,我們是處于多個行為類型間的連續統一體,有時候不進則退。選擇理論認為,所有人際間的行為都是受我們的基因要滿足基本需要的驅使。
5、選擇理論的10大公理
答:(1)我們是唯一能控制自己行為的人;
(2)我們所能給別人提供的是信息;
(3)所有持續長時間的心理困擾是各種關系困擾;
(4)關系困擾總是我們當前生活的一部分;
(5)過去所發生的一切與我們現在的狀態有聯系,但是我們僅能在此刻滿足自己的基本需要,而且計劃在未來繼續滿足它們;
(6)我們僅能通過滿足質量世界的圖景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我們所做的都是行為;
(7)所有的行為都是整體行為,它由行為、思維、感覺和生理4種成分直接控制;
(8)所有的整體行為都是選擇來的,但是我們僅僅只對行為和思維成分直接控制;
(9)我們通過如何選擇行為和思維間接地控制自己的感覺和生理;
(10)所有的整體行為都是由動詞來標明的,并且用最能識別的部分來命名。
6、選擇理論的基本需要:生存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權力需要、自由需要、享樂需要。
①生存需要 指我們生存和繁殖必須的身體功能。
② 愛與歸屬的需要 需要家庭、朋友、愛與被愛等。
③ 權力需要 是一種被感覺很重要并被認可。
④ 自由需要 是影響我們生活控制的感覺。
⑤ 享樂需要
格拉塞相信愛與歸屬的需要是最重要的。
7、從出生到生活開始,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將我們任何非常好的感覺堅持精確的記錄下來,并把這些知識儲存在我們大腦中的一個特別空間,稱之為“質量世界”。
質量世界:是大腦中的一部分,它儲存了所有已經感覺到的任務、地點、事件和行為的經歷圖像,以此幫助我們滿足一個或更多的基本需要。我們可以把質量世界想象成自己的資源銀行,或者是一個相冊,其中保留著特別需要得到滿足的各種圖像。
8、真實世界:所有的圖像都來源于格拉塞所稱的“真實世界”,它由人、情境和客觀存在的事情組成。我們通過感覺系統,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體驗真實世界。在我們經歷了一種感覺后,我們將感覺輸入到知覺系統,其中包含知識過濾器,它幫助我們判斷信息是否有用,是可能有用的,還是無用的。通過了知識過濾器,我們將信息傳遞給價值過濾器,在那里,我們判斷這些信息對我們是積極地、消極的、愉快的、痛苦的、或是中性的。這些信息以人物、地點、環境和事件的方式存儲在我們知覺世界中。
9、知覺世界:包括我們所有的經驗和記憶。它是我們所擁有的世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地點和事件是中性的,但是有些是痛苦的和否定的,有些是積極的和愉快的。當我們從知覺世界進入質量世界的時候,我們已經發現真正特別積極和愉快的人、地點和事件有助于滿足我們的需要。
10、整體行為包括4個成分:行動、思考、感覺和生理。
整體行為強調了行為歸屬的責任,因為是來訪者選擇了它。
新現實治療師認為:大多數來訪者的根本問題都是一樣的:他們不是卷入到不滿意的人際關系中,就是缺乏基本的人際關系。
11、治療的首要目標是幫助來訪者與人們修復關系,不管是新的關系,還是舊的關系,他們要選擇把它們放入他們的質量世界,并且教會來訪者選擇理論。
治療的另一個目標是將一些拒絕心理治療的人引入治療中。
一旦治療師認識到他面對著一個關系分離的、追求快樂的人,最好是放棄所有一般性的治療目標,而集中做一件事情——盡可能與這個人建立關系。
治療師不強迫來訪者,來訪者也不強迫治療師。在這種“無強迫”的氛圍中,來訪者感到有創造性的自由。
12、營造治療環境,需要從以下方面考慮和實行:
1.聚焦現在,避免討論過去
2.盡可能避免討論各種癥狀和抱怨
3.了解整體行為的概念
4.避免批評、責備,不要幫助來訪者一起抱怨。
5.不判斷和不強迫,但是要鼓勵人們用選擇理論判斷他們正在做的是否跟人們的需要接近。
6.聚焦細節
7.幫助他們制定具體可行的計劃,用以修復與他們所需要的人的關系。
8.保持耐心和支持,但是繼續聚焦困難和分離的資源。
13、WDEP:格拉塞與伍伯丁用“WDEP”這個縮略語來描述現實治療過程的抓喲策略和技術。每一個字母代表一組技術。
“WEDP” W=愿望和需要,D=方向和行動,E=自我評價,P=計劃與承諾
愿望和需要:第一步主要是探索愿望、需要和期望。
方向和行動:幫助來訪者做出更能滿足需要的選擇。
評價:現實治療的核心是讓來訪者進行以下自我評價:“你當前的行為有可能得到你現在所想要的嗎?它能夠帶領你走向你想去的方向嗎?”
計劃和行動: 一個好的計劃的實質:簡單的、可行的、可測量的、及時的、由計劃者控制的、持續的、承諾執行的。
計劃具有以下特點:
1.計劃應該在來訪者的動機和能力范圍之內。
2.好的計劃是簡單和容易理解的。
3.計劃應該涉及積極的行動理由,這些理由要根據來訪者的意愿聲明。
4.治療師應該鼓勵來訪者制定出自己可以獨立執行的計劃。
5.有效的計劃是重復的,理想中的計劃是每天都執行的。
6.執行計劃越早越好。
7.有效的計劃是以過程為中心的活動。
8.在來訪者開始執行計劃之前,最好和治療師一起評估計劃是否現實、可行,它是否與他們的愿望和需要相關。
9.讓來訪者把計劃堅定的寫下來也是有用的。
14、對現實治療的評價
答:(1)貢獻:Corey認為現實治療優勢在于:相對的短期聚焦,處理有意義的問題行為。他很認同現實治療鼓勵來訪者進行自我評估生活境況,決定自己要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讓自己投入到改變所需要的事情中去,確定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效等過程。現實治療以積極的觀點看待人,來訪者不是被看做無希望的、無助的抑郁者,而是被看做正在做著他們能做的最好事情,或者是選擇能夠滿足需要的事情。這些與積極心理學的觀點一致,是值得提倡的。
(2)限制:現實治療關注的幾乎都是有意識的行為,因此不重視壓抑的沖突、無意識、過去和童年早期的創傷體驗、夢、移情等因素對我們思維、感覺、行為、選擇的影響,這些還需要在以后的發展中探索。格拉塞認為慢性抑郁和嚴重的精神病都是選擇的行為。對此,柯瑞認為,將所有心理障礙都看做是行為的選擇過于簡單了,生物化學和遺傳因素與某種行為障礙有關。柯瑞不同意“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是選擇行為”的觀點,他認為遭受慢性抑郁或精神分裂癥的人面對的是真正的疾病。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浙江自考2023年10月《細胞生物學》復習資料:微管組裝
06-21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