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 一、 意識的起源(意識是物質的屬性,是物質高度發展的產物) (一)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或者說物質反映特性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簡答) 意識是從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映特性發展來的。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1、 從無生命物質、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 2、 從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到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 3、 從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到人類意識的產生。 (二)意識是社會的產物(或者說勞動對意識產生和發展的決定作用)(簡答或論述) 這是指意識是勞動的產物。 1、 勞動使意識的產生成為必要,這是意識產生的客觀基礎; 2、 勞動使猿手變為人手,又使猿腦變為人腦,這為意識的產生提供了物質器官; 3、 勞動使語言得以產生,在勞動和語言的推動下,意識最終形成; 4、 勞動豐富了意識的內容,推動了意識的發展。 所以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勞動是意識產生和發展的決定力量。 二、 意識的本質 (一)、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選擇) 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離開人腦不會產生意識,意識過程是以人腦的生理過程為基礎的,是建立在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基礎之上的精神反射活動。 (二)、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反映(或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簡答) 1、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意識來自于客觀世界,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意識都可以在客觀世界中找到他的根源和原型。 2、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簡答) ①意識的感性反映形式和理性反映形式是主觀世界所特有的; ②意識是受人的主觀狀態的影響,對同一對象的反映會形成不同的意識,個體意識之間有差異性; ③人們對客觀事物的錯誤反映也是由本身的曲折復雜性造成的,意識還能創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的觀念。 3、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否認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唯心主義;否認意識的主觀特性是人腦的分泌物是庸俗唯物主義。 三、意識的能動作用(或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或意識的主觀能動性)(簡答、論述) (一)、意識的能動作用及其表現(簡答) 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指:人的意識具有能動的反映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1、意識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 2、意識活動的主動創造性; 3、意識活動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改造作用指導實踐,改造世界是意識能動性最突出的表現; 4、意識能影響人體的生理過程和活動。 (二)、實現意識能動作用的條件和途徑(或怎樣才能充分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簡答) 1、必須認識和遵守事物的客觀規律; 2、必須依賴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物質手段; 3、必須通過社會實踐來實現,這是實現意識能動作用的根本途徑。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4年4月浙江自考護理學研究名詞解釋總結五
12-2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秘書實務》復習資料(三)
08-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