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x88av_日韩三级av高清片_亚洲日本久久_丝袜亚洲另类丝袜在线

浙江自考網

咨詢熱線

15700080354 (點擊在線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網>復習資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浙江自考政策與經濟學知識點匯總

時間:2022-07-27 17:53:24 作者:儲老師

自考助學

2022年浙江自考政府、政策與經濟學核心考點整理一

 

第一篇.經濟學的理論框架

1、經濟領域的兩個基本事實是什么?為什么說經濟學的所有問題都建立在這兩個基本事實基礎上?

答:經濟領域的兩個基本事實是:(1)、社會居民和組織的物質需要是無限的或永不滿足的。(2)、經濟資源,即生產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要素是有限的或稀缺的。

經濟學的所有問題都建立在這兩個基本事實基礎上的原因是:經濟學就是研究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在面對稀缺的資源與無限的需求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時,如何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如何決定社會資源配置方式的社會科學,簡而言之就是關于選擇的科學。之所以產生選擇的問題,就是因為相對于人類無限的需要而言,資源是稀缺的。

2、馬斯洛按照需要種類不同將需要劃分為哪5個層次?

答: 生理需要——食物、空氣、水、衣服、住房、交通; 安全需要——身體、財產、就業等各方面安全; 社會需要——人際交往、精神健康、歸屬感; 尊敬需要——自尊、受人尊敬; 自我實現的需要——實現個人的各種合理欲望與事業目標。

(概念辨析:物質需要——消費者為了獲得快感與滿足而擁有或使用某種商品或服務的欲望。)

3、不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需要的差別?(課本P3)

4、簡述需要無限性的原因?

答:從需要的整體看是無限的;需要相對于供給能力是無限的;從心理上看,人的欲望是很難因簡單的滿足而消失的。

5、簡述資源的類別

答:自由取用資源(空氣、陽光);經濟資源(自來水)。

6、簡述生產要素的種類有哪些?以及他們的所得到的報酬?

答:生產要素是用來生產產品的必要元素,他們的作用就是投入生產過程中生產各種用于滿足人們需要的商品和勞務。包括:土地——地租;資本——利息; 勞動力——工資、獎金、傭金; 企業家才能(經營才能):組織其他要素進行生產、制定商業決策、決定采用新產品和新技術以及新組織形式、承擔風險——利潤。

7、簡述供給的有限性(資源的稀缺性)?

答:所有的經濟資源或生產所需的各個要素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特性即稀缺性;我們地球只能為生產商品與服務提供有限的資源,因而有效資源的稀缺及其引起的有效生產活動的稀缺,必然導致產出的有限,即供給的有限;所謂稀缺規律,就是說,相對于人類無窮欲望而言,產品和服務以及生產這些產品和服務的資源總是不足的。其兩重意義:這種稀缺是相對的,它不是指產品和服務的絕對數量,而是相對于需要的無限性來說是稀缺的;這種稀缺又是絕對的,它存在于任何時代和社會。

8、欲望的無限與資源稀缺之間產生的經濟問題?

答:生產什么和生產多少;怎樣生產;為誰生產;誰做出上述決策。

9、簡述經濟學的概念(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答:經濟學——就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可供選擇的有限資源,以求的人類現在和將來的欲望(需要)得到的最大的滿足(最大的效用)的科學。即:研究如何進行選擇,從而達到各種資源的最優配置。簡單的說,經濟學就是關于效率的科學——運用有限資源的效率。

10、什么是機會成本、生產可能性曲線?試用機會成本的概念和生產可能性曲線分析一國經濟如何平衡消費品生產和資本品的生產。

答:機會成本,指使用一種資源或將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棄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獲得的最大利益。對機會成本的經濟衡量就是物品的價格。生產可能性曲線表示在一定資源和技術條件下,生產各種(一般為2種)產品或服務的最大數量組合的曲線,以概括地說明生產的選擇和選擇的效率。生產可能性曲線說明一個問題:如果社會多生產私人產品,就必然以減少社會服務生產為代價,這就是增加私人商品的機會成本。而生產可能性曲線凹向原點,說明從一種產品的生產轉換為另一種產品的生產所產生的機會成本是遞減的,即邊際收益率是遞減的。

分析:

A.消費品生產和資本品生產,這兩大部類產品本身是相互制約的。一般來說,某一時點,社會選擇生產資本品與消費品的多少,實際上就是在當前消費與未來消費、滿足當前需要與滿足長遠需要之間作出選擇。一國經濟當前的選擇是未來生產可能性曲線的基本決定因素。

B.通過生產可能性曲線可以看到:如果某國選擇比其他國較大規模的資本品生產,那么它將要用更多的現在的產出用于建設更多工廠,而換來的是更大的經濟增長,機會成本是犧牲了當前的消費。

C.國家經濟要作出的現實選擇就是在社會當前消費與更長遠的消費間做出平衡,既不能因為當前消費犧牲過多長遠利益,又不能為了將來的發展使當前人民生活水平受太大壓抑,損害人們的積極性。一般這種權衡要考慮人們的傳統習慣、普遍承受能力和國民經濟的總體目標。一國在實現趕超先進國家的目標時往往更多傾向于擴大投資品生產。
 

2022年浙江自考政府、政策與經濟學核心考點整理二

 

11、為什么不同國家對于生產什么會有不同的抉擇?

答:國民經濟面臨的現實選擇就是如何在消費品生產與資本品生產之間取得平衡,這兩大部類產品本身是相互制約的,社會選擇生產消費品和資本品德多少,實際上就是在當前消費與未來消費間做出選擇,這種選擇表明,一國經濟當前的選擇是未來生產可能性曲線的基本決定因素。

國家經濟要做出的現實選擇,就是要在收益與機會成本之間作比較,即:在社會當前消費與更長遠的消費間做出平衡,即不能因當前消費犧牲過多長遠利益,又不能為了將來的發展使當前人民生活水平受太大壓抑,損害人們的積極性。一般,這種權衡要考慮人們的傳統習慣、普遍承受能力、國民經濟的總體目標,一國在實現趕超先進國家的目標時,往往更多傾向于擴大投資品生產。

12、在市場經濟中,生產是如何組織的?

答:生產的組織,意味著對用于生產的要素和技術如何組合的選擇,即:生產每單位商品和服務,選擇哪種技術所使用的資源成本最小。

在市場經濟中,生產是如何組織的,這個問題包含3個問題:在不同行業間如何分配資源;在每一個行業中由什么樣的企業從事生產;企業采取什么樣的技術組合各種生產要素。第一個問題是由供求決定的價格體系決定的;第二和第三個問題是交織在一起的——在競爭的市場經濟中,在某和行業內,只有愿意并有能力采用效率最高的生產技術的企業才能持續生產。效率最高的技術就是:在現有的市場價格下,要求生產技術能在保證產量的情況下使生產要素的組合最經濟(價格合理)。

(如何生產的問題是由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動機和市場價格機制共同作用決定的)

13、簡述勞動密集型企業和資本密集型企業?為什么有的國家勞動密集型企業較多,而另一些國家資本密集型企業較多?

答: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力占企業成本的比重相對較高的企業。資本密集型企業——資本占企業成本比重相對較高的企業。

企業會選擇最高效的技術組織生產,而最高效的技術不一定是科技含量最高的技術,而是在保證產量的條件下生產要素的最經濟組合。因此,如果勞動力的價格高于資本要素的價格,則企業會減少勞動力數量、增加資本數量,以降低總成本。反之,會減少資本比重,增加勞動力比重。 一般,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人們傾向于組成勞動密集型企業;而在勞動力成本較高而資本相對充足的國家,人們傾向于組織資本密集型企業。

14、簡述商品與服務的不同分配方法?

答:在極端的政府計劃經濟中,分配的主體是政府計劃;在市場經濟中,社會產品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分配。

15、簡述支付能力與購買意愿?

答:在市場經濟中,總產品的分配問題由價格體系決定,價格體系從2方面解決社會總產品的分配問:a. 購買商品與服務的“支付能力”——消費者的收入決定消費者支付各種產品的能力;b. 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其取決于消費者對該產品和它的替代品的偏好與它們之間的價格比,商品的價格仍是決定消費者支出方式的重要因素。

因此,支付能力和購買意愿的平衡問題實質上就是產品市場價格和要素市場價格的平衡問題,最終起作用的是價格體系。

16、簡述需求的定義和與消費者的關系?

答:需求即在某一時間內,消費者在一定價格條件下,對商品的需要;需要是消費者想得到某種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觀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2個條件:a、消費者有欲望的購買;b、有能力的購買。

消費者有購買某種商品的愿望是因為該商品有滿足人的某種欲望的能力,即效用。一種商品要具有效用,必須具備2個條件:必須有用和稀缺。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下,消費者的需求量都應是給他帶來最大效用的商品數量。

17、論述決定和影響需求變化的各種因素是什么?(課本P1—9)

答:價格——需求量隨著價格上升而下降,隨著價格的下降而上升。(例外:珠寶字畫、股票外匯市場的投機)

消費者收入——正比關系:消費者收入增加,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相關商品價格——a.需求量與“互補品”價格反向變動(汽車和汽油);b.與“替代品”價格正向變動(大米和白面)。

消費者偏好。

價格和供求的未來預期。

消費者的數量。

民族、制度、風俗習慣、地理區域的影響。

政府政策(股市)。 

時間(茶葉、電腦)。
 

2022年浙江自考政府、政策與經濟學核心考點整理三

 

18、需求曲線(需求價格與需求量的關系用數學形式繪制的曲線)為何向下傾斜?(課本P 21)為什么商品的價格下降時,需求量會增加呢?

答:一是由于邊際效用遞減(即在一定時間內,一個人每增加一單位某商品的消費所增加的效用),隨著消費總量的增加而減少,而消費者愿意為滿足效用而對某種商品付出的貨幣,即需求價格,是由其所獲得的邊際效用而定的,因此,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

二是由于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兩種影響的共同作用引起的: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后,這種商品向對于其他商品變得相對便宜,因此,消費者會用這種變得相對便宜的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這種影響就是“替代效應”。

在商品價格下降時,消費者為了達到同樣的滿足程度所需花費的支出減少了,消費者會用這些增加了的收入去增加購買這種商品,又會使這種商品的需求進一步增加,這種影響就是“收入效應”。

對正常商品,這兩種效應都是正的,它們共同作用決定了當商品的價格下降時,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這就說明了為什么商品的需求曲線會向右下方傾斜。

19、簡述需求與需求量的變動及其后果?

答:需求量的變動——在其他條件保持不點,當商品本身的價格發生變動時,商品的需求量沿著既定的需求曲線變動,這種變動稱為需求量的變動。

需求的變動——當商品本身的價格保持不變時,消費者的收入,或者是相關商品的價格,或者是消費者的偏好發生變動,會引起需求曲線向左或向右平行移動,這種變動稱為需求的變動。

需求變化的后果: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當消費者的收入增加時,需求曲線會向右平行移動;當消費者收入減少時,需求曲線則向左平行移動。當替代品價格上升時,需求曲線會向右平移,反之則向左平移;當互補品價格上升時,需求曲線會向左平移,反之則向右平移;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增強時,該商品的需求曲線會向右平移,反之則向左平移。

20、簡述供給的定義和與生產者的關系?

答:供給——在某一時間內,生產者在一定的價格條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產品數量。(包括新提供的物品和已有的存貨)這種供給是指有效供給,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生產者有出售的愿望、供應的能力。

21、簡述影響供給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價格——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價格和供給量之間有一種正向變動關系:商品供給量隨著商品價格的上升而增加。(例外:勞動力、古玩字畫、證券黃金)

相關商品價格——當某種產品的替代品漲價時,會減少種產品的供給量;當互補品漲價時,會增加這種產品的供給量。

生產的成本——成本上升,利潤減少,供給量減少。

生產者對外來的預期——股市。

生產者的數量——競爭。

生產的技術水平。

22、簡述供給曲線為何向右上方傾斜(斜率為正值)?

答:第一,廠商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動機的,在不同的價格水平下,生產者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的產品數量,應該在既定的價格下能給他帶來最大利潤或最小虧損的產品數量。

廠商利潤最大化的短期均衡條件是:(其)邊際收益 = 邊際成本 = 產品市場價格,因而廠商的短期邊際成本曲線上的每個點對應的價格下都有一個最優均衡產量,這也是生產者愿意并且能提供的產品數量,所以供給曲線與邊際成本曲線是重合的。

第二,由于邊際報酬遞減規律,隨著產量擴大,邊際成本是先遞減后遞增的。

當產品價格較高時,廠商有盈利并會擴大產量,直至邊際成本與價格相等時候達到短期均衡,廠商獲得最大利潤,此時對應的產量是廠商愿意提供的最優產量;

當產品價格很低,低到等于平均可變成本時,廠商在邊際成本等于價格時,產量是虧損最小的最優產量,此時廠商繼續生產仍能彌補可變成本,但是如果再低,則廠商會停止生產,不再愿意供給。

所以,供給曲線是短期邊際曲線高于平均成本曲線最低點的曲線部分,此部分中,邊際成本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因此,短期供給曲線也是向右上方傾斜的。

23、簡述供給與供給量的變動及后果?

答:供給量的變動——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由某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供給數量的變動。在數學圖形中,這種變動表現為同一既定的供給曲線上點的運動。

供給的變動——在某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供給數量的變動,表現為供給曲線的位置發生移動。當替代品價格下降、互補品價格上升、預期商品價格上漲、技術水平進步時,供給曲線向右平行移動;若上述因素發生引起供給數量減少的變動,則供給曲線向左平行移動。

24、什么是均衡、均衡價格、均衡數量?

均衡——經濟事物中有關的變量在一定條件的相互作用下所達到的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

市場均衡(分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出現在某種商品的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相等的時候,此時該商品的價格是均衡價格;在均衡價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數量被稱為均衡數量。

從數學意義上說,一種商品市場的均衡出現在該商品的市場需求曲線和市場供給曲線相交的交點上(均衡點)。
 

2022年浙江自考政府、政策與經濟學核心考點整理四

 

25、試述市場的均衡過程。

答:商品均衡價格是商品市場上需求和供給這兩種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市場價格偏離均衡價格時,一般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這種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狀態會逐步消失,自動回復到均衡價格水平:

A、當市場價格低于均衡價格時,商品供給量大于需求量,出現商品過剩,一方面會使需求者壓低價格,另一方面又會使供給者減少商品供給量,這樣商品的價格必然下降到均衡價格水平。

B、相反,當市場價格低于均衡價格時,需求量大于供給量,出現商品短缺,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價格,另一方面又使供給者增加商品的供給量,這樣該商品的價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價格的水平。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變動;供給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的反方向的變動、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

26、 試分析政府和開放部門對國民收入的影響?(03年試題論述:試分析政府對國民收入的影響)

答: 當在同樣的利率水平下,投資需求增加,則IS曲線向右移動;反之,投資需求下降,IS曲線向左移動。當儲蓄意愿增加了,即人們更節儉了,則同樣投資水平要求的均衡收入下降,因此,IS曲線向左移動。(消費增加,IS向右移動)

在三部門經濟中,IS曲線是根據國民收入均衡條件I+G=S+T導出的,因此,政府支出和稅收也會使移動:如果增加政府支出,會使IS曲線向右移動;如果增加稅收,會使IS曲線向左移動。

如果考慮開放經濟,則進出口變動也會使其移動。貨幣投機需求、交易需求和貨幣供給量的變化,都會使LM曲線發生移動:如果投機需求增加,LM曲線向左移動;如果交易需求減少而其他情況不變,則LM曲線向右移;如果貨幣供給增加,LM曲線向右移動。

因此,在有效需求不足情況下,政府可以通過增加政府支出、減少稅收、增加貨幣供給等措施,使IS和LM曲線向右移動,使均衡點也向右移動,從而增加均衡國民收入,達到充分就業狀態。

27、作為配置資源的方式,市場和政府干預(計劃)各存在哪些局限或者缺陷?(2004年試題)

答:市場經濟的局限性:市場機制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的發揮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競爭市場的假設之上的,事實上,現實經濟不存在這樣的假設條件。因而,市場經濟存在難以克服的局限性:(1)經濟不穩定。(2)競爭的缺乏。(3)市場行為負的外部性。(4)公共物品的提供存在困難。(5)市場可能導致非常不平等的收入分配。(6)信息與知識等雖有很高正外部性,但很難依靠市場解決。 計劃經濟的局限性:

(1)計劃當局無法確定個人從消費商品中獲得的滿足;

(2)計劃當局很難精確估計需要,分配生產要素,制定計劃;

(3)生產要素按計劃分配,產品平均分配造成生產效率低下;

(4)龐大的官僚機構間、繁雜的計劃間的協調本身就損失了效率;

(5)政府官員也有其自身的利益,在擁有大量權力而沒有足夠的制約時,就會發生腐敗等行為。

28、試述傳統、計劃、市場、混合等幾種經濟體系各自的特點?政府在不同經濟體系中的作用有哪些不同?

答:A、傳統經濟:

(1)在傳統經濟中,大部分資源用于農業生產,尚未形成大規模工業生產。

(2)社會流動性小,生產多數以家庭為單位組織,家庭、宗族是社會組織的主要力量。

(3)政治權力的重心一般操在地方上擁有或控制土地的人手中。

B、計劃經濟:

(1)純計劃經濟社會幾乎所有生產資料都歸國家所有,龐大的政府機構代表全民集中行使配置資源的權力。

(2)沒有市場供求和價格機制,無法體現個體的意志和選擇權。

(3)個人和企業不存在獨立性,只是政府的附屬品。

(4)由于按需分配的不可能性,產品一般采取平均分配。

(5)政府擁有生產要素的控制權,生產決策權,分配權,政府通過計劃指導整個經濟的運行。

C、市場經濟:——市場的作用機制主要是競爭和價格機制

(1)市場經濟以私有財產為基礎,生產要素由個人或私人部門所有,而非政府所有。

(2)市場經濟以經濟自由為原則,個人與企業擁有自由的經營決策權和選擇權。

(3)經濟人都是以利己為動機,力圖以最小代價去追逐和獲得自身的最大經濟利益。

(4)自由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性。

(5)市場經濟的基本溝通、協調機制是市場或者說是價格系統。

(6)政府的有限作用:政府除制定法律規范自由選擇權和私有財產制度外,不承擔任何經濟角色。

D、混合經濟:(1)政府在彌補市場缺陷和糾正市場失靈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2)市場在資源配置或私人物品的生產和供應上起基礎作用。

(3)政府補充市場機制而非取代它。


2022年浙江自考政府、政策與經濟學核心考點整理五

 

第二篇.國內經濟與政治背景

1、簡述分工和專業化的概念(課本P92-93)

2、分析分工和專業化的經濟性和不經濟性(課本P93-96)

3、試從交換的產生、發展和交易方式的變革分析分工的發展?

答:(1)與分工和專業化的產生和發展必然相伴的是交換的產生和發展,人們越是專業化的生產,越是要擴大與他交往的范圍。(2)分工要發展就必須擴大市場范圍,而影響市場范圍大小的關鍵,就是交易費用。(3)但交易費用會隨著市場范圍的擴大而逐漸增加,為了降低交易費用,貨幣產生了。(4)貨幣作為一種公認的交換媒介,大大降低了交易費用,貨幣的出現帶來了交換的革命。

綜上所述,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推動交換的發展和市場范圍的擴大,市場范圍的擴大同時也帶動分工進一步發展,隨著分工、交換、市場的發展,為降低交易費用,必然伴隨著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

4、簡述交易費用的概念及其與市場范圍的關系(課本P97-98)

5、簡述貨幣的產生與交易方式變革之間的關系(課本P98-99)

6、簡述現代經濟中貨幣體系的重要作用(課本P99)

7、你如何看待一國產業進步的進程與該國制度變遷的關系?

答:A、以美國為例:

(1)從表面因素上看,首先得益于其對外開放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廣闊的國內市場;其次,在第二次技術革命中,美國等國之所以能趕超英國,因為他們充分發揮了后發優勢。(2)從根本上看,上述優勢的發揮得益于其制度因素。 美國的獨立,才使它有了發展自己工業體系,維護自己經濟利益的制度保障; 美國內戰結束后,南方奴隸制的廢除,使得勞動力、資本、土地、消費品等要素得以在全國流動,與此同時,交通通訊業的革命性發展使得交易費用大大降低,兩因素結合,構成了國內開放的統一市場體系。

B、以德國為例:

(1)拿破侖革命戰爭和普魯士貴族的發展掃清了工業革命的制度障礙,表現在: 廢除貴族特權,廢除農奴制,推行了新的資產階級民法; 在普魯士境內實行自由貿易,對外減低關稅,廢除行會的控制權; 進行教育改革。(2)在作好了制度上的準備后,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迎來了又一次新技術革命的機遇,與美國一樣,德國在新技術的運用和推廣上發揮了后進優勢,成功地建立了現代化工業體系,成為后起之秀。

8、簡述市場經濟體制演變的軌跡(課本P106)

9、簡述后工業化時代新經濟的特點(課本P107-108)

10、我國當前在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有哪些?(課本P111)

11、簡述規模經濟的概念及其原因(課本P112-113)
 

2022年浙江自考政府、政策與經濟學核心考點整理六

 

12、理論上,企業適度規模邊界是如何確定的?企業組織結構技術創新和政府的作用對企業規模有何影響?

答:(1)一個經濟組織采取市場交易方式還是企業內交易方式,取決于兩種交易方式的單位交易費用孰高孰低。在一定范圍內,管理的交易費用大大低于市場交易的費用。但根據報酬遞減法則,隨著企業規模的增大,企業內交易的單位費用會非線性地增大,當市場交易的邊際費用等于企業內管理交易的邊際費用時,一個企業的規模邊界被確定在這一點上。(2)影響:第一, 企業通過企業組織結構技術的創新,使企業內管理交易的單位費用的上升趨勢得到了抑制,從而企業規模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第二, 政府通過公司法等法律形式將比較成功的企業組織形態確定下來,還可通過其司法體系調整解決勞資糾紛或股東與公司法人間的糾紛,因此政府的存在可使企業內交易費用下降。

13、經濟學中一般將國內經濟劃分為哪些部門?(課本P115)

14、現代企業包括哪些基本形態?各自的法律特征是什么?(課本P115-117)

15、簡述現代公司制企業的基本類型。(課本P118)

16、試述公共部門的國有化和私有化歷史?

答:20世紀3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國,40年代的歐洲,在大危機和戰爭年代先后放棄了完全放任自由的經濟政策,政府開始對市場和經濟生活的大規模干預,對提供一些“公共物品”如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環保、基礎科研等的部門實行國有化。

20世紀70、80年代后,西方國家出現滯脹的石油危機,政府收入減少,社會保障支出大幅上升,政府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同時,公共部門中的國有企業面臨著低效率、服務官僚化的問題,政府面臨著改革公共機構的壓力。因此,從80年代中期開始,許多國家掀起了私有化運動,典型的有英國撒切爾政府和美國里根政府上臺后采取的一系列私有化政策措施。

17、簡述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國公共部門改革的背景和內容(課本P119-121)

18、公共選擇理論有關公共部門改革的基本觀點是什么?(課本P120)

19、管理主義的基本觀點。

    答:私人部門的管理比公共部門優越,應該在公共部門中引入私人部門的管理技術進行重塑。(可上網查閱有關管理主義的其他文獻)

20、簡述我國政府和企業角色轉換的背景和途徑(課本P121)

21、簡述商會的概念及其影響力。(課本P122)

22、簡述現代中國商會(行業協會)發展的歷程。(課本P125)

23、簡述當今中國發展行業協會的意義(課本P125-126)

24、簡述當今中國行業協會的職能/功能(課本P126)

25、簡述工會的概念、其負面經濟影響和積極的政治意義(課本P127-128)

26、改革和發展我國工會組織的必要性及其意義(課本P129)

27、敘述融機構體系的框架及其在現代經濟中的意義((課本P129-139)

30、簡述政府的概念及其職責(課本P140-141)

31、為什么任何社會都需要設置地方政府?(2004年試題)

答:設置地方政府的原因:(1)為管理方便;(2)提供有效服務;(3)地方政府是民主政治體制的突出特征;(4)增進人們對自由政治制度的理解。

32、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一般如何處理?

答:處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系的幾種模式:(1) 聯邦制國家有限分權模式(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印度);(2) 單一制國家有限集權模式(英國、法國、日本)。(敘述其內容)

33、中央與地方劃分財政職能的原則及類型(課本P146-147)

34、簡述稅收的非財政途徑及不同的稅收政策觀點(課本P148)

35、簡述我國政權的基本體系(課本P148-149)

36、當前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在組織結構、職權和財政上有何特點? (課本P150-156)

37、民族地方自治與特別行政區存在的意義?(課本P149)
 

2022年浙江自考政府、政策與經濟學核心考點整理七

 

38、試分析對我國公共決策產生影響的各種正式、非正式因素?

答:正式因素包括:

(1) 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是最高決策機構,人民代表大會作出的決策有本權威性和強制性兩個基本特征。

(2) 政府。在我國,政府作為行政管理機關,是決策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部門制定的政策具有具體性和補充性的特征,

(3) 國家主席。國家主席是一種國家機關,它同全國人大常委會結合行使國家元首的職權.國家的法律由國家主席予以頒布施行,并發布各項主席令。

(4) 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全國人民的領導核心,它在政策的制定,執行,評估和監控中起著主導作用。

非正式因素包括:

(1) 民主黨派和政治社團。

a、 各民主黨派在我國決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參政、議政的功能。

b、 政治協商會議以制度化的形式為各民主黨派,政治社團和非組織社會知名人士提供了獨特的議政渠道,在國家公共決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c、我國的政治社團是不同利益群體實現其特殊利益要求的工具,如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在國家制定政策時,政治團體的存在能夠保證公共決策不以嚴重損害某些群體利益為代價而使另一些群體獲利。

(2) 政策研究組織。

a、 隸屬于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的純行政性政策研究組織。

b、 行政性和學術性相結合的政策研究組織。

c、 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及高等學校下設的相應系、所、室等學術性政策研究組織。

d、 企業、公司、個人創辦的政策研究所、咨詢公司、研究會等民間政策研究組織。

e、由前政府官員組成的咨詢小組,委員會等政策研究組織。

(3) 公務員。

(4) 社會公眾。在我國,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黨和政府決策的基本路線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5) 輿論和媒體。

(6) 政黨資金和經費來源的影響。

39、試比較議會民主制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

答:1、議會民主制包括) 總統—議會制,以美國為典型; 內閣—議會制,以英國、德國、日本為代表; 委員會—議會制,以瑞士聯邦為代表。

所有實行議會制決策體制的國家,大都在憲法中認為“全民公決”的決策方式,但通過“阿羅不可能定理”可以得知,真正的“民主”體制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公共選擇理論認為在代議制的選擇過程中,政治家是理性而自利的,投票人是理性而無知的,這種機制預先造成了政府的優先地位。政府依據自身利益偏好行事,導致“政府失靈”,政府失靈意味著社會資源被損耗浪費,公眾成為最終的利益受損者。

人民代表大會制的基本特征是:(1)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2)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集體行使權力,嚴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行使職權;(3) 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由它罷免;(4) 地方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5) 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

人民代表大會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中國共產黨在人民代表大會制中的領導作用。作為對人民代表大會制的重要補充,還實行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

40、簡述公共政策的定義及西方政策科學中的五種政策理論(課本P158-159)

41、決策主體一般包括哪些?各自在決策過程中的作用是什么?(課本P160-165)

42、公共決策體制有哪些類型?(課本P165-167)

43、簡述阿羅不可能定理。(網絡可查閱)

44、簡述公共選擇理論有關代議制民主的基本觀點(課本P168)

45、決策過程有哪些環節構成?(課本P168-171)

46、敘述利益集團在公共決策中的作用?(課本P169-170)

47、簡述我國人大代表的選舉程序(課本P77-178)

48、論述我國公共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必要性(課本P179-180)

49、失業的類型?引起失業的原因有哪些?失業可能產生什么社會后果?

答:失業的類型和原因:

(1) 摩擦性失業。包括:勞動力的流動;退休和新勞動者加入的不同步性;不滿意現狀而離職。

(2) 結構性失業。包括:由于經濟結構的變動而引起的勞動力供求不一致。

(3) 周期性失業。包括:由于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

失業的社會后果:

由于推動了保障基本生活的收入來源,失業者就會不斷地尋找工作,不斷地失望,使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研究表明:失業會破壞身體和精神健康,更容易導致心臟病,酗酒和自殺。高失業時期,往往伴隨著高犯罪率,高離婚率及公眾對政府的種種不滿。
 

2022年浙江自考政府、政策與經濟學核心考點整理八

 

50、試分析失業的微觀基礎(課本P192-194)

51、降低自然失業率和周期性失業的政策各是什么?(課本P195-196)

52、什么是經濟周期?乘數和加速數理論是如何解釋經濟周期的?(課本P`89-`90)

53、試用漢森-薩繆爾森模型分析經濟周期的運動過程(課本P190-192)

54、通貨膨脹的概念?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通貨膨脹可能產生什么社會后果?

答:通貨膨脹指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地上升,一般用物價指數來衡量。

按照價格上升速度,分為溫和的通貨膨脹、奔騰的通貨膨脹和惡性通貨膨脹。(各自的特點)

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

(1) 需求拉上通貨膨脹。即:總需求過度增長,總供給不足。

(2) 成本推進通貨膨脹。即:由于生產成本增加,物價被推進上漲。

(3) 供求混合推進通貨膨脹。即: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4) 結構性通貨膨脹。即:由于經濟結構因素的變動,導致一般價格水平的上漲。

(5) 預期通貨膨脹。即:由于人們的預期而使上一次的通貨膨脹持續甚至加劇。

(6) 慣性通貨膨脹。即:由于本身的慣性而持續下去的通貨膨脹。

(7) 現代貨幣數量論與通貨膨脹。即:由于貨幣的過度發行而造成的持續通貨膨脹。

(8) 國際經濟周期帶動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社會后果:

(1) 通貨膨脹收入再分配效應;

(2) 通貨膨脹財富分配效應;

(3) 通貨膨脹對產出與就業的影響;

(4) 通貨膨脹對價格的扭曲;

(5) 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6) 惡性通貨膨脹與經濟社會危機;

55、反對通貨膨脹的政策有哪些?(課本P203-205)(尤其注意菲利普斯曲線)

56、有關滯脹原因的三種理論觀點(課本P206-207)

57、有關經濟增長的三種理論模型(課本P208-209)

58、簡述經濟增長的外部成本或社會代價(課本P209-210)

59、試對經濟增長和生活質量的關系進行評價(課本P210-212)

答:生活質量與經濟增長往往存在著矛盾。生活質量應把經濟增長中令人不快的特征作為社會成本減去,加上公民們現在享受到的更多的閑暇時間以及夫妻們在自己家庭中所提供的勞務,有幾種衡量生活質量的方法:(1) 經濟凈福利(NEW);(2) 實際生活質量指數;(3) 成本效益評價法。

經過上述的衡量評價,經濟增長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量的概念,而成為一個綜合的質的概念。為了區別,我們可用“經濟發展”來表示這一質的概念,它不僅包括經濟增長的速度,增長的平穩程度和結果,而且還包括國民的平均生活質量,以及整個經濟結構、社會結構與制度等的總體進步。

60、在制定經濟增長政策時應注意的問題?(課本P212-213)

61、什么是經濟政策?類型?P214

62、什么是財政政策?P214

63、國家財政的構成?政府支出構成?政府收入構成?政府購買、政府轉移支付、稅收、公債的概念?財政政策工具?P215-217

64、敘述財政制度的自動穩定機制。P217-218

65、什么是補償性財政政策?怎么斟酌使用財政政策?P218-219

66、年度預算的功能?P219

67、各項財政政策工具對國民收入的影響?P220

68、分析影響財政效果的因素。P220-222

69、什么是貨幣政策?其目的?P222

70、什么是貨幣傳導機制?其階段?P222

71、常規性貨幣政策工具?P222-224

72、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P224-225

73、分析貨幣政策對國民收入的影響。P225

74,分析影響貨幣政策效果的因素。P226-227

75、貨幣政策效果實證分析。(注意案例)P227-228

76、收入政策、價格政策、產業政策的概念、目標、措施等?P228-232

77、分析多種經濟政策配合使用的原因、配合方式及其效應。P232-234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報名提醒

【考試時間: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務中心

  • 微信公眾號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關注微信公眾號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辽阳县| 布尔津县| 虹口区| 张家界市| 高陵县| 吉林省| 安泽县| 墨脱县| 泗水县| 巴林左旗| 集贤县| 崇州市| 启东市| 东方市| 兰西县| 威远县| 静海县| 邹城市| 二手房| 禹州市| 广东省| 肇庆市| 景德镇市| 邹城市| 霍邱县| 杨浦区| 古交市| 红河县| 浪卡子县| 惠东县| 嫩江县| 游戏| 始兴县| 高雄市| 仪陇县| 洛川县| 阿尔山市| 玉溪市| 顺昌县| 大方县|

關注公眾號

回復“免費資料”領取復習資料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交流群

<<點擊收起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APP

APP
下載

man
聯系
微信
wxlogo
掃描
二維碼
反饋建議
反饋
建議
回到頂部
回到
頂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