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古典經濟學概述
一、關于“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的劃分
以前我們國內的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學說史的教科書往往按照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的角度來敘述西方經濟思想和學說的內容。其實,這是對于馬克思有關觀點的一種片面理解和教條主義與形式主義的機械套用。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曾經劃分了“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他說,“古典政治經濟學在英國從威廉·配第開始,到李嘉圖結束,在法國從布阿吉爾貝爾開始,到西斯蒙第結束。”其后就進入資產階段庸俗經濟學的時代。按照馬克思的劃分,古典學派產生于17世紀中葉,完成于19世紀初。庸俗學派產生于18世紀末葉19世紀初期,到19世紀30年代則完全取代古典學派而占據統治地位。
按照西方經濟學家一般的劃分,從亞當·斯密到約翰·斯圖亞特·穆勒這一時期內的經濟學基本都可以叫作古典經濟學,而此后的經濟學則都叫作“新古典經濟學”,到20世紀30年代以后又產生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以及其它非主流的經濟學。在時間上說,18世紀到19世紀中期為古典經濟學時期,19世紀70年代后到20世紀30年代為新古典經濟學時期,而以后則為當代經濟學(有時也叫現代經濟學)時期。不過,西方經濟學家仍然把現代經濟中非凱恩斯主義的主流經濟學統稱為新古典經濟學。
我們說,馬克思的劃分反映了當時歷史條件下的客觀情況,但決不要把這種劃分機械地、僵化地套用到今天。實際上,除了政治因素之外,“古典”只是指客觀的、科學的態度是第一位的,而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辯解的態度在當時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庸俗”則相反,把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辯解的態度放在第一位,而把客觀的、科學的態度放在從屬地位。
從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所反映的階級斗爭內容來看,古典派存在于資本主義發展較早的英法兩國,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并未確定起來的條件下,它代表進步的資產階段同腐朽沒落的封建勢力作斗爭。它是資產階級的有力斗爭武器。這時英法分別進行了產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形勢和時代要求新興產業資產階級有自己的經濟理論,來為現實服務。此外,無產階級的斗爭還處于潛伏狀態,資產階級還是革命的,上升的,進步的,因而尚有一定的科學性,在一定程度上闡述和研究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內部聯系。還有以前的唯物論世界觀和新的方法論也為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產生,提供了思想條件。總之,古典政治經濟學特指資產階級經濟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是“科學的資產階級經濟學。”
庸俗學派則是在資產階級鞏固了政權,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階級矛盾的斗爭日漸發展條件下的產物。其特點主要是為回避敏感的階級利益問題而進行表面現象的解釋,拒絕和否認對內在經濟規律的客觀研究,因而喪失了科學性;沒有政治傾向性的純粹經濟科學至今還沒有出現,各階級的經濟學說總要為自己本階級的利益服務和辯護,關鍵在于誰能更符合客觀實際,誰能更接近正確的內在規律。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