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及轉變方向(8)
當前,我國對外開放面臨不少新挑戰和新機遇,結合我國外貿發展的新特點新要求,各方面要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切實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推動對外貿易由依靠數量和速度向質量和效益轉變,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形勢又有新的進展。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外貿數據看,今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繼續較快增長,利用外資增長基本平穩,引進外資質量進一步提升,一些國內大企業大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取得了不少經驗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進出口結構,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總體上看,要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切實轉變外貿發展方式,需要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進一步增強吸納全球生產要素和利用全球市場加快發展的能力,形成一批新的開放型經濟增長帶,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需要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發揮我國比較優勢,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得到更多益處,從而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又好又快發展。
要繼續推動對外貿易持續健康發展。通過發展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方針。我國人口多,就業壓力大,發揮勞動力成本優勢擴大出口,能夠擴大就業特別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同時,要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加強監管,使出口價格更全面地反映勞動成本,反映資源環境成本,盡可能地提高出口收益。
要進一步優化進出口結構。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擴大服務產品出口。當前,應從支持企業創新和提供共性技術支持、引導企業創品牌、加強外向型人才培訓服務、提供出口融資便利和避險工具、鼓勵引進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等方面,繼續加大工作力度。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進一步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還要努力擴大服務貿易,積極推進軟件、信息服務外包、金融、保險等新興的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的出口,大力促進文化、特許專利出口,繼續擴大旅游、運輸、建筑等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貿易出口,不斷優化服務貿易出口結構。要改變我國貿易量大、利潤小、價值少的狀況,加大服務貿易的比重。當前,我們要抓住國際服務業加快轉移的機遇,大力承接全球服務外包,在軟件、數據處理、商務中介、動漫制作、工業設計、研發等可承接的國際服務外包領域挖掘潛力、加快發展。
要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更多地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引導跨國公司把高端制造和研發環節轉移到我國。當前,我國制造業水平不斷提高,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引進的先進技術、高端制造和研發能力得到國內產業和技術基礎支撐,產生較多外溢效應;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跨國公司向海外轉移先進技術和研發環節的速度加快。這表明,我們能夠通過利用外資更多地引進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提升我國產業整體水平。隨著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向前推進,特別要注重吸引外資加快向中西部、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符合產業政策的領域擴展。
要加快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工貿易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一種有效方式。這種貿易方式在促進就業、擴大出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從國際產業分工趨勢和我國發展水平來看,加工貿易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有發展空間,但是也存在加工鏈條短、增值率低、獲得利益少、容易加劇貿易摩擦等問題。因此,要進一步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推動加工貿易向上下游延伸,盡快提高我國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的地位。
要積極引導和規范企業對外投資合作。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必然加快國內企業對外投資合作步伐。我們要從現實出發,借鑒國際經驗,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使我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走得穩、走得好。當前,要進一步完善財稅、信貸、外匯、保險等政策措施,支持有實力、有信譽、有競爭力的各種所有制企業“走出去”。通過財稅和金融手段、信息服務等方式,形成風險分擔機制,使企業能夠恰當評估和有效回避“走出去”的投資風險。國內相關部門和駐外機構也要加強引導和協調,避免企業在境外盲目投資和惡性競爭。還應著眼于全局和長遠,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多邊談判,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借助多邊規則,平衡各方權益,維護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體制。同時,要進一步完善保障國內企業公平競爭的各項制度,完善應對貿易和投資爭端的有效反應機制,為我國企業平等參與國際競爭創造良好的環境。
新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外貿的影響(7)
新貿易保護主義又被稱為“超貿易保護主義”或“新重商主義”,是20世紀80年代初才興起的,以綠色壁壘、技術壁壘、反傾銷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非關稅壁壘措施為主要表現形式。我國整體出口市場受到阻礙,現代貿易保護主義主要針對的是發展中國家,而且在發展中國家中中國案例是最多的
① 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受到影響。在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中,勞動密集型商品比重大,這種結構狀況決定了我國出口產品很容易受到反傾銷、反補貼、環境標準、技術標準、綠色標準等的影響和沖擊。發達國家設置了相應的技術標準、環境標準,嚴重影響了我國產品的出口。如我國出口日本的西蘭花就是因為農藥含量超標被禁止進口的。
② 貿易保護主義的負面帶動效應明顯,出口企業銷量驟降。繼美國輪胎案之后的中國玻璃、無縫鋼管等都都遭遇無辜調查,影響了中國產品出口,影響惡劣,其他國家也都紛紛效仿,中國出口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③ 我國出口市場遭遇反傾銷調查明顯增多,出口風險增加。我國應對反傾銷案例的訴訟成功率也很低,對我國出口造成很大影響。
④ 隨著貿易摩擦不斷加劇,中國外部經濟風險開始向宏觀層面滲透。從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來看,中美貿易的巨額順差已成為影響中美政治經濟關系的重要因素。美國由對中國產品實施貿易制裁開始向人民幣匯率、對華投資、技術出口等領域全面施壓。
面對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中國應加快外貿發展戰略的調整。在此基礎上,立足科學發展觀,加快外貿增長方式轉變,從重視開拓國際市場轉為“內需”和“外需”共同拓展,從追求貿易順差轉為實現進出口貿易平衡發展。同時,綜合運用政治、經濟、外交等手段,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為外經貿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怎么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
(1)調整進出口比例、結構。
(2)優化進口結構,著重進口適用性強的各級含量高的技術設備。
(3)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
(4)提高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深度,提高“走出去”的水平。
簡單說答案有4點:進出口結構、站在進口角度上、站在出口角度上(提高自主創新)、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
我國正逐漸由粗放式產業結構向集約型轉變
簡單的說 以前我們國家在生產中有許多的消耗浪費 在對外貿易中出口的以原料、半成品為主 但外國對我國進口的 都是昂貴的、高科技的產品。
這中狀況如果持續下去,我們國家很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貿易逆差。
因為即使資源再多也是有限的。 所以我們國家正在往高科技、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變。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資源,盡量利用可再生資源。
1 被保護的商品不斷曾加
2 限制進口措施的重點從關稅壁壘進一步轉向非關稅壁壘
3 管理貿易日益合法化、系統化
4 獎出限入措施的重點從限制進口轉向鼓勵出口
5 加強了 征收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行動
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 保護措施扭曲了貿易流向
2 保護的程度不斷提高
3 貿易限制推動價格上漲
4 進口限制未能有效地維持就業
5 新貿易保護主義使發達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6 新貿易保護主義傷害了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