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辛亥革命
孫中山建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中國同盟會。
1.1895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組織--興中會。
2.1895年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部,并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誓詞,決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政權。
3.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
4.骨干力量是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
2.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反對列強的侵略,打倒與帝國主義相勾結之軍閥,求得國內各民族之平等,承認民族自決權。
創立民國: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
平均地權:核定地價、按價征稅、漲價歸公、按價收買。
3(重點題).改良派與革命派論戰內容和意義
內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爭論焦點) 2、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 3、要不要社會革命
意義:1、論戰劃清了革命與改良的界限,使人民清楚認識到革命的必要性,加入革命的行列
2、論戰使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三民主義思想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促進了革命力量的壯大。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成立湖北軍政府,推黎元洪為都督。
保路運動,成都血案。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南京就職,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4、為什么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 P48
1、在人員構成上,資產階級革命派控制著這個政權 2、
2、在實行各項政策措施上,集中體現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廣大中國人民的利益。
5.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6.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國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在中國的統治
2、宣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和民國的建立 3、也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4、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變化
5、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為亞洲各國人民的革命提供了范例,推動了壓制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7.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沒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2、沒有充分發動和依靠群眾
3、沒有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發揮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作用。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8.北洋政府怎樣實行官僚的專制統治:P51
1、封建軍閥擴充軍隊,建立特務,警察系統2、制造宋教仁案3、復辟帝制4、炮制《中華民國約法》
二次革命的直接起因:為反對袁世凱刺殺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鈞在浙江湖口通電討袁,不久黃興在南京宣布討袁,南方部分地方響應。戰爭主要在嘉興、南京一帶進行,史稱“贛寧之役”,又稱“二次革命”。堅持兩個月后失敗。二次革命失敗后,孫中山逃亡日本。1914年7月,孫中山在東京正式成立中華革命黨。中華革命黨的社會影響遠不如同盟會。
“二次革命”,主要在嘉興、南京一帶。
1922年8月9號,孫中山離開廣州再付上海,二次革命失敗,標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