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1 、美學:美學是一門關于人的審美價值的人文學科。它要研究的是人類獨有的審美現象
2 、美學研究的對象:以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并通過藝術來研究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進而研究各種審美對象、美感、審美意識、審美范疇和美學思想。
3 、 Aesthetiea :是德國哲學家鮑姆嘉登《美學》一書的書名譯音,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學,即美學。
4 、審美意識:審美意識是對于審美現象的感性直觀的認識。人類審美意識的產生是一個歷史過程,從根本上說是與人類生產勞動分不開的。當人類開始把自己與自然區別開來,并按照“美的規律”
創造物體,并在自己的創造物中直觀自身,看到了自己的創造能力的時候,人類的審美意識也就形成了。
5 、美學思想:是美學發展的三個階段之一,具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應當能夠借助語言文字形式進行傳播;二是美學思想具有理論的形態,美學思想具有明確的理論觀點和概念范疇。
6 、心理能量消耗的節省說:這一學說是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認為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壓抑,壓抑到無意識中,喜劇性具有一種釋放性的作用,讓欣賞者發泄它們,使它們浮動在意識之中,得到三種滿足方式,即巧智、想象、幽默。
7 、審美態度:是一種寧靜的、適宜于接納對象外觀的心理狀態,使主體關注于對象的形式與結構。其核心是要求人們在審美活動中超越自我和實際功利而達到對審美對象的審美靜觀。審美態度是存在于審美活動中的,不同于實踐、理智、道德的一種態度。
8 、藝術敏感:主要是指主體感受生活、欣賞藝術、體驗和孕育意向的敏銳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這種感受體驗的細致、快捷、豐富和深刻。藝術家一般都具有對生活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
9 、藝術技巧:是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技能和技巧。天才的獨特性表現在他通過高超的藝術性進行創作。
10、觀、品、悟:觀是指接受者透過藝術的形式符號,在直觀層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向;品是指接受者根據各自的審美文化心理結構和,凝神關照,發揮想象力,細致地品味作品,充實、豐富、發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個性。品就是意象的重建過程;悟是主體對藝術品的意象品鑒漸入佳境后,終于升華為對意境的感悟。
11、移情說:是西方傳統美學中的代表性美論之一,它是要把我們人的主觀感情移到外物中去,是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感情。它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的根源和本質歸結為人的移情,否定美的客觀存在。主要特點是感情的外射。
簡答論述
1 、美學研究的對象?21-24
2 、現當代西方的一些美學家為什么會反對給美和藝術下定義?86-88
3 、美和美感的關系?111 -112
4 、美和美的東西的關系?38-40
5 、為什么美感是在人的自然稟賦的基礎上經由社會歷史時間的產物?112 -113
6 、怎樣理解人生相與創造相?92
7 、欣賞者如何實現藝術重建?264 -265
8 、舉例說明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區別?聯系?219
9 、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237
大題
串講美學簡答論述題答案
1 、以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并通過藝術來研究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進而研究各種審美對象、美感經驗、審美意識、審美范疇和美學思想。1.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是普遍存在的客觀現象,美學必須以它為出發點開展研究。2.美學還必須研究審美意識、審美范疇和美學思想,他們是人類意識形態的組成部分之一,是觀念形態的東西。3.美學應當以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
2 、現代西方在美和藝術的觀念上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學原則被拋棄,藝術品變成投資商品和收藏品,藝術品與非藝術品區別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廣告文案復習資料
08-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兒童文學概論》復習資料(2)
07-222022年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第五章
10-08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復習資料:語法及課后翻譯(16)
10-1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陳子昂與張若虛
09-062022年浙江自考《科技檔案管理》串講筆記(11)
10-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4
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