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育(審美教育):既是教育活動的一種,是與德育、智育、體育并列的一種教育方式,同時又是審美活動的一種,是同審美創造、審美欣賞有密切關系的審美活動。
2、凈化:把一個躁動不安、利欲熏心的心靈凈化為寧靜的、淡泊的心靈。亞里士多德在闡述悲劇的效果時,認為悲劇能有一種“凈化”作用,或譯為“陶冶”。
3、“寓教于樂”: 這是古羅馬賀拉斯提出的著名學說,這種“寓教于樂”的原則實際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統一的結果,同時又要符合文藝的規律,要有魅力,直接給人以感動。指把道德教育寄寓到審美愉悅之中,讓人在不知不覺地接受道德教育。(類似中國古代的“詩教”。)
4、1795年席勒發表《審美教育書簡》(又名美育書簡),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審美教育”的概念,并對美育的性質、特征和社會作用作了系統的闡述,這是第一部系統的美育著作。
5、布萊克的詩句“從一粒沙里看一個世界”,說明個別性與普遍性的統一(從個別性的感受和形象,轉移到普遍性的觀照和沉思。)
6、美感的非功利性(超功利性),應以萬物的功利性為基礎。叔本華說,國王與乞兒從窗口看夕陽,都沒有功利性,都可以感到夕陽的美(錯誤觀點)。其實不然。國王沒有衣食之慮,迫害之苦,他看夕陽,可以感受到美,但乞兒不同,他缺衣少食,憂心忡忡,他哪能有心思去欣賞夕陽之美?因此必須先有了基本的功利性的保證,然后才有非功利性的美感。
7、美育的方式:自然、社會、藝術
說明:1、凡舉實例的論述題,從所列實例中任選其一作答即可。生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從根本上說,是與人類的生產勞動分不開的。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廣告文案復習資料
08-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兒童文學概論》復習資料(2)
07-222022年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第五章
10-08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復習資料:語法及課后翻譯(16)
10-1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陳子昂與張若虛
09-062022年浙江自考《科技檔案管理》串講筆記(11)
10-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4
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