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公共的持續、終結與周期
第一節公共的變動
1、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關系維持一定的最好情況的狀態,政策供給適應政策需求,人們對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結構處于一種滿族或滿意狀態,因而無意也無力改變現行政策。354
2、政策均衡的特征:①政策均衡意味著社會力量對比的勢均力敵;②政策均衡意味著政策具有高度的合法性;③政策均衡意味著政策體系內外的協調均衡;④政策均衡狀態是一種動態的平衡狀態。
3、政策持續泛指一個處于均衡狀態的現行政策有原來的執行機構按照既定的方式沿著既定的方向繼續得以實行。
4、政策持續的具體原因:①公共政策所指向的問題仍未解決;②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均衡;③目標具有長期性;④執政者的長期穩定。
5、政策持續的積極效果:①政策的持續有助于將決策者的思想貫徹到底,從而取得實效。②政策的持續有助于保持社會和政治的穩定。③政策的持續可以有效地降低政府的成本。.
6、政策持續的消極結果—政策僵化指的是一項長期存在、沒有及時予以終結的政策,在發展變化了的環境下,繼續得以執行,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成為解決問題的阻力和障礙。.
7、政策變動的兩種類型:①斷裂型。②漸進調整型。
8、斷裂型政策變動的含義:意味著原政策的中斷或終止,它可能被廢除,也可能通過創新,使原政策的部分或全部終結。
9、政策調整的含義:是指對實施過程中的政策作出某些必要的補充或刪減,修訂或修改,調整或更新,使其更加完善和科學。
10、政策調整的基本內容:①主題調整。②客體調整。③目標調整。④方案調整。⑤關系調整。
11、政策調整中的突出因素主要有:①決策者的價值去向。②政策環境。③政策資源。
12、政策調整的本質特征:是漸進性的。
13、絕大多數政策變動遵循漸進調整路線的原因:①利益鋼性的限制。②現行政策的制約。③公共意志的趨中。④變革成本的約束。⑤人類理性的局限。⑥社會穩定的需要。
第二節 政策終結
1、政策終結的含義:是公共政策的決策者通過對政策進行審慎的評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終止那些過時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無效的政策的一種行為。
2、政策終結對象的分類:①功能。②組織。③政策。④計劃。.
在政策終結的所有對象中,以功能的終結最難。
3、政策終結的主要方式:①政策替代(指的是用新政策代替舊政策,但所面對的政策問題、所滿足的各種需求基本不變);②政策合并(指的是舊政策雖然被終止了,但政策要實現的功能并沒有取消,而是將其合并到期他的政策中去。③政策分解(指的是將舊政策的內容按照一定的規則分解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各自行成一項新政策。);④政策縮減(指的是采用漸進的方式對政策進行終結,以緩沖終結所帶來的巨大沖擊,逐步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減少損失)。
4、政策終結的作用:節省資源;提高績效;避免僵化;促進優化(政策人員的優化和政策組織的優化「是公共政策優化的核心內容」。
5、政策終結與否取決于各種社會力量較量的結果?其中推動政策終結得力量:①反對政策者;②明知領導者;③銳意改革者;④政策評估者。阻礙政策終結者:①政策制定者。②政策執行者。③政策受益者。
6、克服阻力、順利完成終結的策略主要有哪些?——①重視說服工作,消除抵觸情緒;②注意因勢利導,營造有利氣氛;③公開評估結果,爭取支持力量;④廢舊立新并舉,緩和終結壓力;④試探試點先行,避免矛盾激化;⑤終結必要部分,減少終結代價。
第三節 政策周期
1、政策周期的含義——政策過程所經歷的一個循環。
2、政策周期的類型:①階段性政策周期(有美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串講資料
08-1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科學的一般特征和社會作用
06-162022年10月浙江自考《政治經濟學》重點復習第十三章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