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清前期戲曲作家
73、江蘇蘇州是昆曲的發源地。
74、李玉是蘇州派的領袖人物。主要著作:《一捧雪》、《千忠戮》
75、朱素臣,《十五貫》最著名。
76、簡答:蘇州派的傳奇創作在內容上的特色。
1)即譏切時弊、關注現實的現實精神
2)事關風化、勸善懲惡的教化目的。
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平民色彩。
77、“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收拾起’——《千忠戮》,‘不提防’——《長生殿》
78、李漁認為自己的創作達到了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完成了把風流和道學融為一體的目的。才子的風流艷情既不違背道德,他們的道德觀念也不否定風流;道學中充溢情感,風流里暗藏性理。
79、李漁劇作的基本主題是力圖彌合封建道學與風流艷情之間的罅隙,鍛鑄一種情理合一的理想。
80、李漁的傳奇無一不是地地道道的場上之劇。
81、李漁雜著《閑情偶寄》中的《詞曲部》與《演習部》,后人合編為“笠翁曲話”,
82、李漁特別標舉“立主腦”,即確立作為全劇結構樞紐的“一人一事”,它既是戲曲結構的主線,又是作者立意的焦點,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83、簡述:李漁的戲曲理論
李漁的戲曲理論是以舞臺演出和觀眾欣賞為立足點的,因此要求戲曲真正成為場上之戲而不是案頭之作。就作家創作與舞臺演出的關系而言,要求作家創作時要努力按照場上演出的狀況去構思情節、塑造人物。就作家創作與觀眾欣賞的關系而言,他要求戲曲語言應該是通俗,通俗并非不要文采。在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上,李漁第一次如此明確地闡述了戲曲創作與舞臺演出和觀眾欣賞的關系,奠定了中國古代戲曲堅實的理論基礎。 .
第三章 洪升與長生殿
84、《四嬋娟》以古代才女韻事為題材——《謝道韞詠絮擅詩才》、《衛茂漪簪花傳筆陳》、《李易安斗茗話幽情》、《管仲姬畫竹留清韻》。
第四章
85、道具在《桃花扇》中起到的藝術作用。
全劇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定情物桃花扇貫串始終。這柄桃花扇,原本只是愛情的象征,但它一旦成為侯、李離合和南明興亡的歷史見證,便賦予人生理想的象征意蘊。“桃花薄命,扇底飄零”,這本身就給理想帶上悲傷情調;而香君的桃花扇卻是“美人之血痕”點染成的,這就是更染上了悲壯的色彩;最后張道士裂扇擲地,隱寓地透露出了理想的破滅。
第五章 聊齋志異和其它文言短篇小說
86、蒲松齡,號柳泉居士。
87、《聊齋志異》現存作品四百九十一篇。
88、蒲松齡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科舉制度的弊端,并對此進行了批判。這批判主要集中在科舉制度的不公正,即“陋劣xin進,英雄失志”這一現象上。
89、《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代表了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已經達到和能夠達到的最高水平。
90、《聊齋志異》后起的模仿者,最像的是袁枚的《新齊諧》。
91、清代的文言筆記小說,要么模仿《聊齋志異》,要么模仿《閱微草筆記》。
第六章
92、清初的小說大別可分為四個系統:一為《金瓶梅》系統,以家庭生活為描寫的中心,著名的有署名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二為《水滸傳》系統,寫英雄傳奇,著名的有陳枕的《水滸后傳》、錢彩、金豐的《說岳全傳》;三為《三國演義》系統,著名的有《___杌閑評》、褚人獲的《隋唐演義》;四為明末以來沿襲的才子佳人系統的小說,較有成就的是署名名教中人的《好逑傳》等。
93、《醒世姻緣傳》是用山東淄博一帶的方言土語寫成的。
94、明末清初,特別是順治、康熙年間小說林中涌現出一個強勁的說流派,即才子佳人小說。它們既是明以來人情小說的一個分支,又是中國古代愛情與婚姻小說長期發展衍化的結果。
95、才子佳人小說大都在二十回左右,相當于現代中篇小說的規模;小說的作者大都為江浙一帶的人,所寫主人公的籍貫也圍繞在江浙地方,具有濃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知識點-茅盾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