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讓·保爾·薩特《墻》(20世紀)(492-512)
1、薩特,法國人,存在主義代表作家。墻描寫的是二戰前夕的西班牙內戰。
2、主要作品:
劇作:《蒼蠅》《禁閉》《死無葬身之地》《恭順的妓女》《魔鬼與上帝》《骯臟的手》
長篇:《厭惡》《自由之路》
短篇集《墻》
哲學:《存在與虛無》《辯證理性批判》《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回憶錄《詞語》
文論:《什么是文學》
評論集《境遇》
3、《墻》的取義:死亡之墻。看不見摸不著無形而處處存在的墻。生死界限;堵塞人生道路之墻。即一切荒誕性、偶然性的客觀存在之墻。唯一應對的途徑是勇敢地作出抗爭性的自由選擇,創造自己的價值。
4、主題思想:通過西班牙革命戰士伊比埃塔和兩名難友(湯姆和茹安),在等待槍決前一夜中所受的精神折磨,控訴了佛朗哥政權的慘無人道。譴責了白色恐怖。
5、生死問題上的基本觀點:死亡帶來的心理恐懼和生理反應是不可抗絕的。但對待死亡的態度可以自主選擇。人有主觀意志,有精神上的自由權力。可以蔑視死亡、與之抗爭,表現獨立人格。
6、思想內容分析:
A如何看待人生世界。法西斯集團統治下的社會力量,強迫人們與順應服從,淹沒人的自由意志,抹煞人的自主存在。
B如何對待死亡。心理恐怖不可避免,但主觀無畏可以選擇。
C如何看待生死轉換。生不可預知,死純系偶然。
7、《墻》的局限性:伊比埃塔帶有絕對自由的觀念,告別人生時有一種悲觀厭世情緒。一切祖國、主義、友誼、愛情、正義事業都不再重要。
8、藝術特點:冷峻真實的心理描寫。作品表現了個面臨死亡的人,冷漠而又不安、恍惚而又清醒的心理活動,那種折磨、煎熬、孤獨、幻滅,如噩夢般的感受,細膩逼真,感染力極強。
三十二、加西亞·馬爾克斯《一個長翅膀的老頭》(20世紀)(515-521)
1、哥倫比亞作家,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
2、代表作品:
處女作:枯枝敗葉(長篇小說)
中篇小說:《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一件事先張揚的兇殺案》
短篇小說集《格蘭德大媽的葬禮》
長篇小說:《惡時辰》《族長的沒落》《霍亂時代的愛情》《百年孤獨》
文學談話錄《番石榴飄香》
識記:《百年孤獨》獲1967年諾貝爾文學獎,通過布恩地亞一家七代人允滿神奇色彩的坎坷經歷和馬孔多小鎮一百多年的興衰歷史,反映拉美一百多年的社會變動。
3、魔幻現實主義:20世紀60年代拉美小說流派。有爆炸文學之稱。使用神奇而怪誕的人物與情節及各種超自然現象反映獨特現實。
4、基本藝術特征:
A、作者根本目的是借助魔幻表現現實,并非把魔幻當現實。
B、作品大多通過離奇的情節,表現存在于人類一切事物、生活和行動中的那種神秘。
突破現實主義方法,將豐富的想象、荒誕不經的神話同具體生活結合起來。其次、打破傳統時空觀念,打破主觀世界與客觀事物界限。
5、對拉美孤獨的反映:人們對“老頭”的態度或恐懼、或敬畏、或挑逗、或冷淡。揭示了拉美人精神空虛無聊,思想觀念孤獨停滯的現實,暴露了宗教的荒謬與欺騙,以及人民生活在荒謬中而不覺可悲的狀態。是拉美人愚昧落后、社會封閉、生活停滯的現實體觀。
6、藝術成就:
首先:神話與現實結合,荒誕情節與生活真實細節描繪。打破神話因素與現實之間的界限。
其次、象征手法與寫實手法結合運用。
三十三《圣經·舊約》(522-535)
1、圣經是基督教正式經典,成書并確定為宗教經典在100年左右。分舊約與新約兩部分,(舊約為上帝通過摩西與以色列人所立之約,新約為通過耶穌基督與信者所立之約)舊約用希伯萊文寫成。記載古希伯萊人的社會歷史、風俗習慣和思想感情。全書共39卷:歷史書10卷,內容是記述希伯來人建立國家的歷史,其中包括不少故事和歌謠。先知書14卷,內容是記述先知先覺者的號召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古代的胎教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司法復習筆記第三章(1)
12-2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寫作(一)復習資料(17)
08-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網絡操作系統復習資料六
05-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發展經濟學復習資料:發展中國家就業問題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