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實驗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填空題:
1、關于科學的定義有兩種不同的理論:靜態和動態的觀點。
2、對科學存在的誤解:①將科學視為技術②將科學視為某些特定的學科。
3、關于科學研究存在幾種不實之說:①“科學研究是對已有事實的積累”②“科學研究致力于偉大的發現和突破”③“科學研究都是實驗性的”④“科學家是沒有偏見的”
4、大多數心理學家都承認,心理學研究應該是科學的,是客觀的、可控制的和可檢驗的。心理學研究的結果應該是可信的和有效的。
5、科學和常識存在的本質區別就在于系統性和控制性兩個方面。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①概念和理論結構使用的嚴謹性。②科學家系統地、實證性地驗證他們的理論和假設。③對控制性的理解。④對各種現象間內在關系的探討。⑤對觀察到的現象的解釋。
6、科學和非科學研究方法之間的主要區別
非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
一般方法 直覺的 實證性的
觀察 偶然的,非控制性的 系統的,控制性的
報告 主觀的,有偏差的 客觀的,無偏差的
概念 模糊的,含有多余的含義 清晰的定義,可操作的
工具 不準確的,不嚴密的 準確的,嚴密的
測量 無效的,不可*的 有效的,可*的
假設 不可測量的 可測量的
態度 接受的,不加批評的 懷疑的,批評的
7、問卷和測驗是心理學家經常使用的測量行為的有效工具。
8、心理學家經常使用兩種類型的測量,一是物理測量,二是心理測量。測量一般必須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信度包括重測、復本、分半、同質性和評分者信度。
9、在自然科學研究中,定量研究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標志之一,也是衡量科學研究水平的指標之一。
10、非實驗方法的特點:①我們不能操縱自變量。②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做出妥協。
11、①根據觀察場景的設置分自然觀察和實驗室觀察。②根據是否借助儀器設備分直接和間接觀察。③根據觀察者的參與程度分參與性和非參與性觀察。
12、根據參與的程度,派頓把參與性觀察分為4種:①完全的參與者②作為觀察者的參與者③作為參與者的觀察者④完全的觀察者
13、調查研究的變量分為兩類:①被試的機體變量 ②被試的反應變量
14、調查問題的設計一般包括以下幾種形式:自由回答形式、填空式、量表式、表格式、排列秩序、分類型和核對細目表等。
15、調查的方式分為郵件調查、電話調查和個人訪談。
16、訪談法的主要類型:結構訪談和無結構訪談、直接訪談和間接訪談、一般訪談和特殊訪談。
4、基礎研究——是指以揭示規律,探明或建立理論為主要目的的科學研究。
5、應用研究——是指以解決實際的科學問題為主要目的的科學研究。
6、實驗法——實驗方法可以“產生”新的現象,這些現象是在自然狀態下觀察不到的。實驗方法可以發現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實驗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
7、非實驗法——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受到許多限制,使實驗無法進行,于是只得求助于非實驗的研究方法。非實驗法一般包括觀察法、調查法、訪談法、問卷法、個案法等等。
8、觀察法——是研究者通過感官或錄音、錄像等設備,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被試的行為、語言、表情、動作等進行觀察和描述,以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的一種研究方法。
9、調查法——是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
10、訪談法——是研究者通過與研究對象交談,來搜集研究對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為數據資料的一種方法。
11、個案法——是對單個被試或單一組織進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
12、對定量和定性研究的不同觀點——(1)純定量研究觀點。(2)質量資料可以量化。(3)可以從質量資料中擴展定量研究的成果。(4)定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十章
09-1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