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古 代 文 學
文學狀況
一、古埃及文學
古埃及文學中,最古老的是神話:太陽神拉、水神努、土地及豐收之神奧西里斯、愛情之神赫托爾。
詩歌是古代埃及文學中最早的一種文學體裁:
《失望者和自己靈魂的談話》:古埃及最著名的宗教哲理詩。
《亡靈書》:一部龐大的宗教性詩文集。
術語解釋
《亡靈書》:
1.古埃及人十分重視尸體的保存和死后生活的指導,把死者的尸體制成木乃伊,并在古埃及所特有的紙草上,寫下許多詩歌,置于石棺和陵墓中,指導死者對付地下王國的種種磨難。這些指導死者生活的詩歌編輯成集,題名為《亡靈書》。
2.《亡靈書》匯入了大量的宗教性詩文,是古代埃及文學的匯編。有利于后人了解與研究古埃及人民的生活習俗、思想意識、世界觀及宗教信仰。
故事是古埃及文學創作的主要體裁之一:
《魔術師的故事》:是古埃及流傳下來的最早的一篇故事。
《鄉民與雇工》
二、巴比倫文學
《埃努瑪。埃立什》:是一篇流傳很廣的關于創世紀的神話。
史詩《吉爾伽美什》:是古巴比倫神話故事的匯編。是古巴比倫文學的最高成就,世界文學中最早的完整史詩。完成于公元前19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
三、古印度文學
印度奴隸制社會的顯著特征就是種姓制度和宗教制度。種姓制度將人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4等。印度古老的婆羅門教宣揚“梵”是唯一的真實,自我和個人靈魂來源于“梵”。
術語解釋
《吠陀》
1.《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學遺產,“吠陀”一詞原為“知識”和“學問”的意思。
2.《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詩歌總集,大約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包括《梨俱吠陀》、《阿闥婆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其中,前兩部文學成就最高。
《梨俱吠陀》:主要是祭祀時用來朗讀的頌神詩,盡管帶有濃重的宗教或迷信色彩,但表現了勞動人民樂觀向上的情緒。詩集中收入了一些勞動歌謠和民間情歌。
《阿闥婆吠陀》:主要是巫術咒語詩。
《娑摩吠陀》:專供舉行祭祀儀式時唱的歌曲集。
《夜柔吠陀》:關于祭祀儀式和使用《梨俱吠陀》中詩歌方法的規定。
繼《吠陀》文學后,在古印度文學史上,又出現了著名的兩大史詩:
《摩訶婆羅多》:作者為廣博仙人
《羅摩衍那》:作者為蟻垤仙人 被印度稱為作“最初的詩”。
理解后簡答題
簡述古印度兩大史詩的思想內容。
《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古印度著名的兩大史詩,它們的主要思想內容如下:
《摩訶婆羅多》堪稱是一部詩體的百科全書。它反映了古代印度相當長一個時期內的社會生活和思想風貌,其主皆在于強調政治斗爭中的“法”。“法”與“非法”是評判是非善惡的標準。般度族被當作“法”的化身、正義的代表受到歌頌,體現了人民的心愿。
《羅摩衍那》反映了奴隸社會初期的王權問題,譴責了在王位繼承問題上爭權奪利的行徑,表明人民希望開明君主實行仁政的思想,歌頌了正義戰爭,宣揚一夫一妻制,具有進步傾向,但也流露出統治階層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
寓言故事也是古代印度文學主要成就之一:
《五卷書》:是一部大型的寓言故事集。通過對各類動物的描寫,不僅諷刺了各種統治勢力,頌揚了普通人的智慧和斗爭精神,反映的是城市平民的思想意識。
古代印度的戲劇:
首陀羅迦的《小泥車》:描寫了商人善施和妓女春軍之間的愛情。
迦梨陀娑的創作把古代印度戲劇推向了高峰。
《舞論》:用詩體或散文體寫成的印度最早的文學理論著作。
《舊約》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領導科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8-1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技巧
08-30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課后翻譯復習資料(11)
10-10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8)
09-282022年浙江自考《科技檔案管理》串講筆記(11)
10-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新聞作品研究復習資料:華陽礁上補給忙
02-0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4
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