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格的界定
人格是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這一簡單的人格定義,包含了許多的內涵,它反映了人格的多種本質特征。
(一)獨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句俗語為人格的獨特性作了最好的詮釋。一個人的人格是在遺傳、成熟、環境、教育等先天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遺傳環境、生存及教育環境,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心理特點。例如,"固執性"這一人格特征,在不同人身上賦予了它不同的含義。作為嬌生慣養、過度溺愛的結果,這種固執性帶有"撒嬌"的含義;而在冷淡疏離、艱難困苦的環境下形成起來的固執性,則帶有"反抗"的含義。這種獨特性說明了人格的千差萬別,千姿百態。
(二)穩定性
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一個人的某種人格特點一旦形成,就相對穩定下來了,要想改變它,是較為困難的事情。這種穩定性還表現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時空下表現出一致性的特點。例如,一位性格內向的大學生,他不僅在陌生人面前緘默不語,在老師面前少言寡語,而且在參與學生活動時也沉默寡言。甚至畢業幾年后同學聚會時還是如此。
(三)統合性
人格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控。當一個人的人格結構的各方面彼此和諧一致時,就會呈現出健康人格特征;否則,就會使人發生心理沖突,產生各種生活適應困難,甚至出現"分裂人格"。
(四)復雜性
魯迅曾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稿子牛。"這句話說明了人的復雜,人的行為表現出多元化、多層面的特征。人格表現絕非靜水一潭,各種人格結構的組合千變萬化,而使人格的表現千姿百態。每個人的人格世界,并非是由各種特征簡單堆積起來的,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樣,依照一定的內容、秩序、規則有機結合起來的一個運動系統。
(五)功能性
有一位先哲說過:"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人格是一個人生活成敗、喜怒哀恨的根源。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時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人們經常會使用人格特征來解釋某人的言行及事件的原因。面對挫折與失敗,堅強者發奮拼搏,懦弱者一厥不振。面對悲痛,一些人可以將悲痛化為力量,而另一些人則表現為消沉。當人格具有功能性時,表現為健康而有力,支配著一個人的生活與成敗;而當人格功能失調時,就會表現出軟弱、無力、失控,甚至變態。
二、人格的結構
人格是一個復雜的結構系統,它包括知--情--意系統、心理狀態系統、人格動力系統、心理特征系統和自我調控系統五種人格系統成分。這五種人格系統成分的獨特結合,構成了每個人的獨特人格。這五種人格系統之間并非完全獨立,相互之間會有重合,這種重合性使各成分之間具有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也使人格構成一個整體。
(一)知-情-意系統
心理過程包括知情意三大方面,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是人們都具有的共同心理現象,但是每個人在這三大過程中卻表現得千差萬別,這種個體差異現象是人格的成分。如在感知覺中,表現出分析型與綜合型的差異;在記憶過程中,有人識記速度快但保持性差,有人記憶的提取功能強,有人的遺忘率低;在思維過程中,有人表現出優秀的直觀形象思維能力,有人則表現出杰出的語詞邏輯思維能力。這一差異反映了人的認知風格的差別。在情緒情感過程中,有的人情感細膩、豐富、體驗深刻,有的人情緒爆發力強但不持久;受社會因素的影響,人們在道德感、美感上也存在著高尚與低劣之分。在意志過程中,差異主要體現在意志品質方面,有人果斷,有人武斷,有人堅強,有人懦弱。在知、情、意這三大方面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差異,都屬人格結構里的成分。
(二)心理狀態系統
心理狀態是指某一時刻或某段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心理活動背景。包括意識狀態、注意、情緒狀態、疲勞狀態等。如有些人易疲勞,表現出較大的心理惰性。人在應激狀態下,有的表現出焦慮不安,不知所措;有的表現出泰然自若,靈活多變。在動機沖突狀態中,有的優柔寡斷,有的當機立斷。在學習工作時,有的注意力集中,有的注意力分散。這些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到心理活動的差異性。
(三)人格動力系統
人格動力系統是決定并制約人的心理活動的進行、方向、強度和穩定水平的結構。包括需要、動機、興趣、價值觀和世界觀等。如不同的價值觀決定了人們選擇不同的生活目標和人生發展方向與看世界的方式。價值觀一旦形成,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并對人格起控制作用。
(四)心理特征系統
這一系統包括能力、氣質、性格三種成分。在能力方面,自然科學家表現出認知能力強,而社會活動家表現出人際交往能力強。在氣質方面,有人暴躁,有人溫和。在性格方面,有人正直,有人陰險。
(五)自我調控系統
這是以自我意識為核心的人格調控系統,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自我調控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對人格的各個成分進行調控,保證人格的完整統一和諧。它屬于人格中的內控系統或自控系統。自我認識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其中自我評價是自我調節的重要條件。自我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上的表現,是伴隨自我認識而產生的內心體驗。如當一個人對自己作正向的評價時,就會產生自尊感;作負向評價時,就會產生自卑感。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在行為上的表現,是實現自我意識調節的最終環節。當個體認識到某種社會要求后,會力求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其社會準則,從而激發起自我控制的動機,并付諸行動。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20世紀文學概述(三)
12-15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資料三十二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