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沖突
沖突定義為一種過程,這種過程肇始于一方感覺到另一方對自己關心的事情產生消極影響或將要產生消極影響。
(二)沖突的過程
潛在的對立或失調,認知與個性化,行為意向,行為及結果。
1、 階段1:潛在的對立或失調
沖突產生的必要條件概括為三類:溝通變量、結構變量和個人變量。
(1)溝通。語義理解的困難、信息交流的不夠充分以及溝通通道中的噪音,這些因素都構成
了溝通障礙,并成為沖突的潛在條件。
(2)結構。這里使用的“結構”概念包括了這樣一些變量:①規模,②分配給群體成員的任務
的專門化程度,③管轄范圍的清晰度,④員工與目標之間的匹配性;⑤領導風格,⑥獎勵系統,⑦群體間相互依賴的程度。
(3)個人因素。
最后一類潛在的沖突源是個人因素。前面已指出,這之中包括個人的價值系統和個性特征。
2、階段2:認知和個性化
只有當一方或多方意識到沖突或感受到沖突時,前面所說的條件才會導致沖突。
3、階段3:行為意向
行為意向介于一個人的認知、情感和外顯行為之間,它指的是從事某種特定行為的決策。
五種處理沖突的行為意向:競爭,協作,回避,遷就,折衷。
4、階段4:行為
行為階段包括沖突雙方進行的說明、活動和態度。
5、結果
沖突雙方之間的活動——反應相互作用導致了最后結果,這些結果可能是功能正常的,也可能是功能失調。
(三)沖突組織群體帶來的影響
沖突具有建設性和破壞性兩種性質。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4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倫理學復習資料:醫學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之公正原則
11-2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寫作(一)復習資料(17)
08-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管理學原理》名詞解釋(2)
09-1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軟件開發工具》實踐考核復習資料三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