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潔精粹
1、言之有物,畫龍點睛
雜文是匕首、投槍式的輕武器,要迅速反映現實,所以一般篇幅都比較短小精悍,而不能長篇大論。所謂言之有物,就是要實實在在地講道理,說真話,講真理,在精而不在多。
雜文就事論理的多。許多雜文都是針對所見所聞,有感而發。在有些情況下,雜文采取寓理于事的表述方法,作者出面議論則畫龍點睛,著墨不多正中問題的實質。在描述褒貶對象的時候,也要畫眼睛,抓要害。
“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
所謂畫眼睛,就是在分析說理的時候,要抓住最能所映事物本質的特點,要看到問題的實質,不在細枝末節上浪費筆墨。特別是論戰性的文章,更不能讓論敵牽著鼻子走。
有的雜文議論并不多,但三言兩語就能把主題點破,這就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字修養。有些隨筆看起來好像隨意下筆,其實并不隨意。作為散文的一種,好的隨筆形散而神不散,行文落筆都會圍繞主題的要求,能讓讀者心領神會。
2、簡短而有骨力
雜文的短是形式,更重要的還在于內容的精。思想精辟,文字簡潔,兩者應當是相得益彰的。雜文要言之有物,要把革故鼎新、激濁揚清的內容,把作者思想的精華,凝集在簡潔的篇幅里,才能有骨力,才能發揮匕首、投槍的作用。
簡潔而有骨力的雜文,首先是在于內容的精粹。當然,在文字上也要力求簡潔。從魯迅的手稿選集中可以看到,他的文章都是經過精雕細刻、字斟句酌的,表現了他在創作中一絲不茍的精神。
[雜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一、題材廣泛,思想深刻;
1、在廣闊的領域嚴格選材。深刻挖掘主題,思想要深刻
2、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著眼于有代表性的問題或傾向
二、形象說理,巧喻善比
1、借助形象說理。選擇典型、鮮明的形象
2、巧喻善比。由實見虛,由此及彼
三、突出重點,全面分析
1、著眼重點,想到全局。既不能面面俱到,又要避免片面性
2、實事求是,辯證分析。既切中時弊,又講究分寸
四、主題嚴肅,筆法靈活
1、嚴肅而深刻的主題,靈活而幽默的論述
2、雜文的形象性、知識性、趣味性
*選材和主題的特點
雜文的觸角可以伸展到現實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和各個角落,選材的范圍很廣。但是,它不能隨意選擇一些材料來就事論事,而要從大量的材料中,選擇那些反映實際生活的,能代表某種思想或反映某種傾向的典型,通過分析,來說明比較深刻的道理。
#選材的廣泛性
選擇材料要嚴格,便于就事論理,同時要經過對主題的提煉,表現出深刻的思想內容。(魯迅在1931年寫的《關于小說題材的通信》中曾說:“選材要嚴,開掘要深,不可將一點瑣屑的沒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創作豐富自樂。”)
#主題思想性
*大和小的關系
#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雜文、隨筆一般不去論述重大的問題,常常是通過社會生活中一些具體的事情,有時是一些不為人所注意的“小事”,引發議論,闡明一定的道理。這就需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這就要求作者對當前的形勢和黨的有全面的了解,同時對群眾的思想狀況和動向也比較清楚,從而選擇恰當的題材和事實,針對當前有代表性的問題或傾向發言。當然,在論述的時候不能就事論事,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通過具體的事情講出深刻的道理,所言者小,所見者大。
*全面分析和突出重點
1、著眼重點,想到全局。既不能面面俱到,又要避免片面性
雜文短小精悍,一般不去全面地論述某個問題,而是從一個問題的某個側面或某個角度落筆,這樣便于有的放矢,切中要害。雜文既不能面面俱到,不痛不癢,又不能為了強調某一個方面而犯片面性的毛病。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照顧全面。立足局部,放眼全局。
#實事求是,辯證分析
雜文的說理既要有所側重,又不能顧此失彼;既立足局部,又胸懷全局。這是防止片面性的一個重要方面。辯辯證分析的方法,就是要注意到事物之間的聯系,不能孤立的看問題;要看到事物的發展變化,不能只從靜止狀態來觀察事物。同時,對一個事物要看到它不同的方面,既看到優點,也看到缺點;既看到成績,也看到不足;既看到今天的狀況,也要看到明天可能發生的變化和面臨的問題,等等。這樣說,并不是在寫作的時候什么都要寫到,而是要對事物有準確的判斷,下筆的時候留有余地,掌握分寸,不要把話說絕。總之,要從客觀事物的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地作出分析。
*嚴肅和風趣的統一
雜文要革故鼎新、激濁揚清,主題要嚴肅而有深刻雋永的意味。但是,它的表現形式和論述方法卻是靈活多樣,筆法不拘一格。
#內容嚴肅和說理風趣的關系
雜文針砭時弊的比較多,大都具有幽默和諷刺的特點。魯迅的許多雜文就是運用幽默和諷刺的筆法,既引人發笑,又發人深思,使人們在會心的微笑中受到啟迪。幽默是一種健康的品格,和低級趣味完全是兩回事。有些意見不便直說,采取含蓄婉轉的表述方法,有點幽默感,效果會更好。這就要求作者要善于聯想,巧妙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段。
諷刺一般帶有幽默的成分,能把話講得尖銳而有風趣。有些消極、落后以至腐朽的現象,只要公之于眾,就有諷刺意味。魯迅曾經這樣論述諷刺的作用,他說:“‘諷刺’的生命是真實;不必是曾有的實事,但必須是會有的實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誣蔑’;既不是‘揭發陰私’,又不是專記駭人聽聞的所謂‘奇聞’或‘怪現狀’。它所寫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見的,平時是誰都不以為奇的,而且自然是誰都毫不注意的。不過這事情在那時已經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惡。但這么行不來了,習慣了,雖在大庭廣眾之間,誰也不覺得奇怪,現在給他特別一提,就動人。”
應用:選擇一篇雜文,分析其寫作特點。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司法復習筆記第三章(1)
12-2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網絡操作系統復習資料六
05-1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翻譯復習筆記:The Imperial Palace
12-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古代的胎教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發展經濟學復習資料:發展中國家就業問題
12-2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藥鑒定學復習筆記:葉類中藥鑒定(2)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