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1927~1937年的文學創作
簡析《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風》)的思想內容
《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風》)是左翼作家蔣光慈最后也是最成熟的一部長篇小說。
內容:小說描寫了北伐大革命時期和大革命失敗后農村階級矛盾和南方的農民運動。礦工張進德和大地主的兒子李杰,攜手合作發動農民起來組織農會,實行抗租?!榜R日事變”后,農民建立自衛隊,奔向金剛山革命隊伍匯合。
藝術:注意人物性格刻畫與心理描繪,較以前作品來得細膩真切,是蔣光慈創作道路上的一次自我超越。
簡析蔣光慈“革命文學”創作的成就、意義和缺失
蔣光慈是革命文學的理論倡導者之一,又是革命文學創作的身體力行者。他的革命文學作品有兩個重要特點:
1、 塑造了具有進步思想、革命思想的新人形象;
2、 迅速反映和描寫現代史上的重大革命斗爭。
缺點:表現在思想內容上的小資產階級意識和“革命+戀愛”的公式。詩歌缺少詩味;小說不注意熔鑄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形象。
簡析殷夫“紅色鼓動詩”的特點
殷夫是左聯五烈士之一,他的“紅色鼓動詩”:
內容:以高昂的革命斗爭精神顯示鮮明特色。詩篇抒寫了他獻身革命事業的崇高精神和戰斗意志,以及對無產階級事業必然勝利的樂觀堅定的信念。如《別了,哥哥》是一首記實詩作?!堆帧肥菫榧o念“五卅”四周年。
藝術:以壯為詩魂,都用浪漫主義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以英雄主義的調子,急驟的旋律和鋼鐵般的語言,呈現出剛健雄渾的詩風。
簡析《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
丁玲的優秀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 它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土改這一段時期解放區農村的真實面貌。小說描寫了土改前后前夕農村各階級、各階層農民的不同心態和動向,描寫了工作組進村后發動群眾、組織斗爭,沒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等過程,生動地反映了農村中翻天覆地的變化。
2、 塑造了一些真實可信的藝術形象。描寫地主富農的階級特征,但不臉譜化。
分析《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是:人物各有個性。
1、 描寫農民既寫出他們的革命性,也不回避小生產者思想上的一些弱點:
小說中的農民形象主要有張裕民、程仁。
張裕民是村黨支部書記,土改運動的主要骨干,工作踏實,人很能干,階級警惕性高。他深入細致地做群眾工作,團結廣大群眾,終于斗到惡霸地主錢文貴;作品也寫了他在土改運動過程中曾有過怕斗不倒地主的顧慮和工作上的一些失誤。
程仁是村農會主席,因與錢文貴侄女黑妮相戀,怕斗了錢會傷害黑妮,行動猶豫不決。隨著革命的深入,他毅然上臺揭示錢,對斗倒錢起了重要作用。
小說對農民在土改運動中的內心活動和思想矛盾挖掘比較深,著重寫他們在土改中作為小生產者的思想弱點不斷克服和發展提高的過程。
2、 描寫地主富農的階級特征,而不臉譜化。
地主形象主要是錢文貴、李子俊女人。
對于錢文貴作者著重描寫他的“深謀遠慮”。土改前把二兒子送去參軍,當上了家屬;把女兒嫁給了村治安員;利用侄女和程仁的戀愛關系企圖收買程仁。
李子俊的老婆,作品寫她對覺醒起來的農民“常常施展出一種女性的千依百順”。當農會管制了她家果樹園,農民前來摘果子時,她內心充滿仇恨,臉上卻堆滿笑臉向每個人陪小心。小說對李子俊老婆的性格、心理描寫十分細膩,是作品千方百計“抗拒”土改的階級本性;但各個地主又有其不同個性和手腕,不是臉譜化的人物。
簡析張天翼小說的思想藝術特色
思想:
1、 張天翼的小說創作始終直面人生展現世態,貫穿著反暴虐、反虛偽、反庸俗的諷刺主題。揭示了紳士淑女們的“禮儀廉恥”,鞭撻了小官僚、小政客的自私、虛偽?!渡婆恕分械拈L生奶奶平時吃素拜佛。事實上,她卻用高利貸壓榨自己的兒子,對兒媳也施加虐待。
2、 鞭撻了小市民包括職員灰色人生哲學和畸零性格?!栋细缸印分欣习斄艘惠呑拥钠鸵郏瑸榈氖亲寖鹤訉砟茏龃蠊?,而他的兒子卻是個不讀書的草包。作者抓住“望子成龍”以向上爬這種普遍于社會的文化心態,冷然審視對象,以含淚的諷刺刻畫了老包的愚妄心理。
藝術:
1、 作品善于抓住最能揭示人物性格的細節突現人物的靈魂。如《華威先生》中的華威先生除了“忙”外,還有一個特點:假。
2、 作品還善于通過人物自相矛盾的言行來讓人物作自我暴露,從而達到諷刺的目的。
3、 以漫畫式的夸張手法,去揭示華美外衣下的愚妄和可笑。
簡析《南行記》《南國之夜》的思想和藝術
左翼作家艾蕪的《南行記》、《南國之夜》短篇集,是帶有若干自傳體成分的流浪者手記。
1、 小說描寫了一群底層人物:農夫、士兵,也包括流浪青年作者自己。描寫他們的艱辛,對他們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渡綅{中》的小黑牛。
2、 作品著力表現人物在惡劣環境中頑強的生活意志、樂觀的生活態度和信念及斗爭勇氣,并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度松軐W的第一課》中的“我”。
3、 緬甸、印度、馬來西亞等異域和云南邊地風光的描繪,也加強了作品的浪漫氣氛。表現方式熔寫景、敘事、抒情和刻畫人物與一爐。
[原創]中國現代文學史(11)
第十一章1937~1949年的文學創作(一)
分析艾青詩作的獨特風格
1、 對多災多難的祖國、民族、土地、人民尤其是農村勞動人民的愛,感情深沉;前期的詩帶有“憂郁”的感情色彩?!洞笱吆印业谋D贰罚娖惆l了對乳母大堰河的深厚真摯的愛,以鋪陳手法,塑造和贊頌了這一農村婦女勤勞善良的動人形象,對造成她一家悲慘命運的“不公道世界”發出“咒語”。憂郁的色彩源于對災難深重的祖國和人民的深情,增加了詩歌的動人力量。
2、 對光明的熱烈向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燒的熱情。
3、 鮮明深刻的意象和濃郁的詩情,想象豐富,比喻新穎,有色調,有光彩,詩中有畫,革命現實主義融進了象征主義、浪漫主義藝術技巧?!妒滞栖嚒芬允滞栖嚍橹行囊庀?;詩在色調、光彩、線條與音響的調配上十分成功?!段覑圻@土地》中,詩人運用了象征、暗示、移情等手法。
4、 以散文式的詩句自由抒寫的自由體形式。不注重詩的外在節律,常用排比、反復等手法表達強烈的感情。
分析《上海屋檐下》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夏衍的三幕話劇《上海屋檐下》,標志著作者的劇作題材已從歷史轉向現實,并自覺地運用嚴謹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進行創作。
思想上:
1、《上海屋檐下》描寫的是一群立人檐下的小市民和窮苦知識分子的生活。
趙振宇安貧樂命;報販“李陵碑”成天酗酒解愁;施小寶淪落風塵;林志成時時擔心丟失飯碗,提心吊膽度日;黃家楣,失業在家,生活無著。劇本通過這一幢石庫門里的五戶人家的不同遭遇和命運的描寫,反映出一群善良的人們的不幸生活,生動地展現了那種另人窒息的時代氣氛。主線是二房東林志成、楊彩玉一家的故事??飶统霆z與好友林志成和妻子楊彩玉重逢時,他們都陷入了一種極度難堪的痛苦之中。這是一個由黑暗社會造成的家庭悲劇。
《上海屋檐下》通過對這些人物不幸命運的描寫,對黑暗勢力和國民黨反動統治發出了強烈的控訴。
2、作者還把劇情發生的時間精心安排在一個郁悶的黃梅時節。象征著抗戰前夕的政治氣候,反映出小人物的苦悶、悲哀和失望,更顯示了革命風暴的即將到來。
藝術上:
1、 注意了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內心活動。如楊彩玉見到匡復后既要跟他走又難舍林志成的內心矛盾。
2、 劇本結構也很有特點,利用石庫門房子結構和上海下層人民居住條件差的特點,將五戶人家用一個場景,在同一舞臺空間同時展開。依靠各線索穿插交替的手法。線索多,但有主有從,林、楊、匡三人是結構主線,其它是副線,做到繁而不亂。
3、 語言洗練簡潔,富有個性特征,如趙振宇的樂天安貧,好發議論。
分析《圍城》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點
思想內容:
1、《圍城》的含義,用作者的話說,就是人生的婚姻好比一座被圍的城,已婚的恰好是處于被圍的城中,極力要沖出城出,而未婚的則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沖進城去。
2、小說所反映的要遠比它所命名的“圍城”有更為深廣的社會內容,它象征這當時的人生“一無可進的進口,一無可去的去處”的絕境。
3、作品以留法回國的青年方鴻漸為中心,描繪了一群留學生與大學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戀愛等問題上遇到的矛盾糾葛,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猥瑣靈魂和灰色人生。
藝術特色:
1、 作品中高超的諷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豐富的知識容量,構成了小說獨特的風格。十分熟諳地在說天道地中摻入諷喻的喜趣。
2、 作者在小說中妙語連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寫某件事物,卻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的特征愈見鮮明。
3、 中外典故、理論學識、生活印象,都一齊奔匯筆下。
簡析田間的《給戰斗者》的思想和藝術
思想:田間的抒情長詩《給戰斗者》是代表田間風格的優秀詩篇。作者以深厚的感情描述了中國人民曾經有過的樸實而安寧的和平生活,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對祖國同胞慘無人道的蹂躪,并發出必須為祖國而戰的強烈呼喊。
藝術:
1、 精短的詩行,急促的旋律,跳躍的節奏,表現出詩人對民族命運的熱切關注。
2、 具有飽滿的戰斗激情和高昂的時代精神的詩歌,在當時發揮了強有力的鼓動和號召的作用。
簡析夏衍劇作的風格
夏衍劇作的風格是:
1、 富有現實戰斗性,選取與現實斗爭密切相關的題材,表達與祖國、民族命運相關的主題。歷史劇《賽金花》,是為罵國民黨的媚外求和;從《上海屋檐下》起轉入現實題材,“從小人物生活中反映這個大時代”??箲饡r期的代表作《心防》《法西斯細菌》都和抗戰的大時代息息相關。
2、 簡潔樸素,取材平凡的日常生活,樸素地再現生活本來面目,重在展示形形色色的社會世相?!渡虾N蓍芟隆烦浞终f明了這一特點。
3、 注意人物刻畫,以個性化的語言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如對俞實夫,選擇了“九一八”前夕,“八一三”戰爭,等幾個特定時代的場景、氛圍、通過細節刻畫俞實夫及其他人物的性格、心理。
4、 語言樸素自然,含蓄深沉,平易親切。
第十二章1937~1949年的文學創作(二)
分析趙樹理小說的思想特色
1、 對農村社會矛盾和階級斗爭復雜性的描繪。如短篇《小二黑結婚》中,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然戀愛,遭到了把持村政權的惡霸流氓勢力金旺、興旺的迫害,也遭到了具有封建家長制和封建迷信思想的父母二諸葛和三仙姑的阻撓,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交織,斗爭呈現復雜性。
2、 對農村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暴露。趙樹理稱自己的小說為“問題小說”,他把農村工作中遇到的非解決不可而又不易解決的問題作為作品主題,如實地暴露這些問題。這表現出他作品的現實主義特色。如在《李有才板話》中,他如實地描繪了兩個問題:一是解放區在初期,有些基層村政權還被壞人把持;二是農村干部中的官僚主義。
3、 對解放區新社會的熱情歌頌?!缎《诮Y婚》中,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戀愛婚姻自主得到勝利結局,表現和歌頌了人民政權為人民的思想,歌頌了解放區新社會,鼓舞了青年們為爭取自由幸福生活進行斗爭的勇氣和信心。
4、 對解放區社會生活變革和農民思想心理變化的表現。小二黑和小芹的斗爭勝利不僅是爭取婚姻自主的勝利,而且是解放區農民反霸斗爭和反對封建迷信思想的勝利,賦予戀愛婚姻題材以更深刻的主題意義。
分析趙樹理小說的民族化、群眾化特色
趙樹理小說的民族化、群眾化特色表現在:
1、 趙樹理的小說情節結構多數是運用傳統手法,即注意故事性,情節連貫,環環相扣,有頭有尾,而且往往是大團圓的結局?!缎《诮Y婚》是一個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宜栽種”、“米爛了”等小故事。結局中,小二黑和小芹的戀愛以“一對好夫妻”為結果,惡霸受到懲罰,二諸葛、三仙姑的迷信思想等與有了好的變化。
2、 在人物塑造上,也多采用中國古典小說的白描手法,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刻畫人物性格。
3、 語言大眾化、通俗化,同時也注意語言的形象化、個性化,擅長運用農民口語。通俗易懂、簡潔生動。如《小二黑結婚》只用一句話“可惜官粉涂不平臉上的皺紋,看起來好像驢糞蛋上下了霜”,便把“老來俏”的三仙姑活脫脫地勾勒出來了。
分析孫梨小說的獨特風格
1、 以談笑從容的態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爭、描摹時代風云變幻的藝術角度和特點。如《荷花淀》寫白洋淀一個婦女從送夫參軍到在戰斗中成長的故事,貫穿的是人民的愛國主義和戰斗的樂觀主義精神。
2、 深入細膩地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心靈美。小說寫了水生嫂等一群勞動婦女的群像,水生嫂識大體,顧大局,送夫參軍打日寇的愛國情操和剛毅性格,也寫了她對丈夫深情款款的柔美性情。
3、 散文美和濃郁的詩情畫意?!逗苫ǖ怼分校籽蟮淼淖匀伙L光美和水生嫂心靈手巧的勞動美,交織成一副似詩如畫的月下編席圖,是對和平勞動生活和祖國美麗河山的頌歌。夫妻月下話別、婦女尋夫、伏擊戰,都寫人情美和自然美交織,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融詩、散文、小說于一體的散文詩式的小說。
分析《白毛女》的主題
歌劇《白毛女》的主題是階級壓迫和階級斗爭,是“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表達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戰爭是農民追求解放惟一正確道路的思想。
這一主題是通過劇情和人物形象得到生動深刻表現的。
貧苦農民楊白勞是舊中國老一輩被壓迫被剝削的農民形象。躲債七天,最后走投無路,只有以死來了卻在丑惡人世間的苦惱。表明農民在那個社會里,已經到了連屈辱的奴隸生活也無法維持下去了。楊白勞的命運,是舊社會農民的共同命運,很有典型意義。
喜兒是劇作的主要人物。她雖生活于貧苦中,但性格活潑開朗,對生活充滿美好的向往;但是,厄運接踵而來,父親別逼死,自己被逼迫到黃家,遭黃世仁奸污,還要把她賣給人販子。她逃出深山。非人的野人生活,使她頭發全白,變成“白毛仙姑”,“人變成了鬼”。喜兒是一個身受苦難但不向命運低頭,懷著深仇大恨決心復仇的堅強女性形象。她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反抗性,要向地主階級報仇雪恨。但是,喜兒的復仇愿望和生存意志,只有在八路軍到來,向黃世仁討還血債。喜兒由“人變成鬼”的遭遇,表現了舊社會和地主階級吃人喝血的兇殘本質;喜兒由“鬼變成人”,表明了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戰爭,把舊社會變為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社會,喜兒為代表的受苦難的人民群眾,才能報仇雪恨翻身得解放。
簡評趙樹理小說創作在中國現代文學上的地位
趙樹理著力描寫農民,創作了他們喜聞樂見的作品。在藝術上能照顧農民欣賞習慣,把“寫農民能看得懂聽得懂”奉為創作信條。趙樹理在解決作家與群眾關系的問題上,找到了一條正確道路,趙樹理的創作文藝的民族化、群眾化,推進到新的階段。
簡析《白毛女》在歌劇形式上的創新及其民族風格和在現代歌劇史上的意義
1、 在音樂上,《白毛女》適當地運用民歌、小調和地方戲曲的曲調來表現劇中人物的情感。
2、 在藝術表演上,《白毛女》借鑒了中國戲曲歌唱、吟誦、道白三者三結合的傳統手法,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
3、 唱詞高度詩化,富于感情,有許多歌詞,簡直就是一首詩,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白毛女》在繼承民間歌舞劇的同時,也借鑒中國古典戲曲和西洋歌劇的某些表現手段,在秧歌劇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富有民族形式的歌劇。
《白毛女》以思想內容的戰斗性和藝術上創新與民族風格,在中國歌劇發展史上樹立起一個里程碑,表現新歌劇已經開辟了一條富有生命力的新的道路。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4年4月浙江自考護理學研究名詞解釋總結五
12-2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秘書實務》復習資料(三)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