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傳播的社會功能
學習說明:本章內容比較簡單,沒有復雜的理論脈絡,重點在于掌握傳播的四功能說(環境監測、社會協調與溝通、文化傳承、娛樂),并能靈活運用到具體的題目中去。此外需要補充的是對于社會信息環境對個人的作用。
第一節傳播功能研究的緣起和概況
了解結構功能主義學派的主要觀點
主張從理論角度研究整個社會,重點研究社會的結構及其各組成部分之間在功能上的差異和相互關系。
功能主義的主要觀點是把社會看做一個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體系,也就是社會體系,而社會體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統一體。社會作為人類的利益、活動的有機體,必須被看做是一個體系,并以功能的觀點去看待它。
第二節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的一般性功能
概念:
1.了解皮亞杰、托爾曼、斯蒂芬森的個人功能學說
傳播的個人功能,可以分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兩種。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社交性的談話是試圖影響對方或者實際上是在和對方交換意見。自我中心性的“談話”則是在對他自己“談話”,或者是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發生聯系而感到高興。
美國心理學家托爾曼認為,有很多傳播是屬于工具性的行為,即使是最明顯的自我意識的傳播也往往具有作為工具使用的目的。傳播行為既有目的性,又有認知性。
英國心理學家斯蒂芬林認為,傳播的目的不是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僅僅是為了獲得各自的滿足和快樂,而對某些導致行動的傳播則貶低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英國傳播學者丹尼斯。麥奎爾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歸入受眾研究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之中。他把傳播的功能和受眾關注傳媒的動機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當的,個人動機只是一種主觀的愿望。
2.個人的社會化:大眾傳播通常能夠潛移默化地使個人接受或認同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從而使個人和社會取得協調一致。
問答:麥奎爾的傳播媒介的個人功能內容及其不足
英國傳播學者丹尼斯。麥奎爾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歸入受眾研究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之中。他列舉了傳播媒介個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現:信息功能;發展個性的功能;與社會整合的功能;娛樂功能。
麥奎爾把傳播的功能和受眾關注傳媒的動機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當的,個人動機只是一種主觀的愿望。
第三節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
問答:大眾傳播的四大社會功能(本章重點)
一、環境監測功能。對社會而言,可能發出自然災害等警告,促成信息流通,鞏固社會規范。對個人而言,提高新聞人物的社會地位。對統治階層而言,可以維持和鞏固其統治地位。對文化而方,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推動各種文化的發展。
二、社會協調功能。激勵和動員群眾,提出對策,抵御有礙于社會安定的各種威脅;防止因報道某些事件和敏感問題造成的過度刺激;將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件上去,形成論文中心。對社會和個人,都有助于對信息的攝取和利用,也防止受傳者因信息過多而無所適從。有利于鞏固統治階級地位,防止外來文化“入侵”。
三、文化傳遞功能。大眾傳播能夠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并繼續教育離開學校的成年人。對統治階級來說,促成社會社會化是他們的一種權力擴張。對文化本身來說,可以起到促成該文化體系的一致性和標準化的作用。
四、娛樂功能。有助于把統治階層的權力擴展到生活領域,通過各種娛樂節目使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的體現。對文化體系來說,形成了“大眾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或精英文化。
第四節傳播的功能和功能失調
概念:
1.功能:默頓認為,指那些有助于一個特定體系的適應或調整的、可以觀察到的結果。
2.隱功能和負功能(功能失調):未能達到的后果稱為潛伏的功能(隱功能);負功能(功能失調)是指不利于體系的適應或調整的,可以觀察到的結果。
3.大眾文化:是以工業社會的發展為背景,經技術革命特別是傳播技術革命而出現的一種文化。大眾文化不同于高級文化,因為高級文化具有明顯的階層性;它也不同于鄉土文化和群眾文化,因為后者具有明顯的自發性。大眾文化的特點是:①商品性:即它伴隨著文化產品大量生產和大量銷售,大眾文化活動屬于一種伴隨商品買賣關系的消費行為;②通俗性,即大眾文化不是特定階層的文化,而是為社會上散在的眾多“一般個人”的文化;③流行性,即大眾文化是一種時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變化趨勢;④娛樂性;⑤大眾傳媒的依賴性,即大眾文化主要是在大眾傳媒的引導下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沒有大眾傳媒,也就沒有大眾文化。在這個意義上,大眾文化也是一種傳媒文化。
問答:
1.大眾傳播功能的特點
大眾傳播功能具有暫時性、適應性和可變性的特點。
暫時性指大眾傳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時代或不同時期會等到強化或抑制。
適應性指大眾傳播的功能是否能夠充分發揮,是由它能否適應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言的,也同它能否適應廣大受眾的需要相關。
多變性指大眾傳播的各種社會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2.聯系我國當前實際分析說明大眾傳播社會功能的失調(次重點)
一、環境監測的功能失調
當新聞等各種信息未經篩選、解釋而紛至沓來時,或是某些大眾傳媒對個別事件予以夸大或作煽情主義報道時,就會對社會體制產生威脅,導致人們的不滿。
二、社會協調的功能失調
大眾傳播具有公開性的特點,所以它的解釋、評論觸及現存社會和當前時局的時候,不得不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這會防礙社會變革,助長公眾順從社會現狀的心理。受眾的主動精神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三、文化傳遞的功能失調
大眾傳播發揮的文化傳遞功能會擴大“大眾”社會。標準化教育會使社會成員失去學習的獨創性和想象力。
四、娛樂的功能失調
會增加受眾的被動性,使他們沉迷于“媒介假日”中,降低審美情趣,限制他們的社會性行動。
3.如何評價大眾文化(或電視劇、娛樂節目)的作用
“大眾文化”是指“大眾”社會中大眾傳媒所傳遞的文化內容以及五花八門的娛樂節目、材料等,其特點是快速、大量、通俗、淺顯。積極一面,它改變了長期以來文化為社會上少數上層人士所獨占的局面,轉向了全社會的廣大民眾。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社會,大眾文化走向商業化、庸俗化,迎合低級趣味。
第五節傳播功能研究的發展及其式微
概念:
1.大眾傳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眾傳播通過新聞報道等多種形式,能夠授予個人、團體、社會問題以及社會運動以顯赫的地位。
2.大眾傳播的重申社會準則的功能:大眾傳媒可以通過“揭露”某些背離公共道德的行為發起有組織的社會行動。
3.大眾傳播的麻醉功能:大大小小的傳媒給人們帶來的訊息,其數量之多已達到令人難以招架的地步。對社會問題和社會活動的虛幻滿足,反而削弱了人們的行動能力。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