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x88av_日韩三级av高清片_亚洲日本久久_丝袜亚洲另类丝袜在线

浙江自考網

咨詢熱線

15700080354 (點擊在線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網>復習資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浙江自考語言學概論復習資料第七章(3)

時間:2022-11-25 10:08:14 作者:儲老師

自考助學 以下自考復習資料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第三節 語言的接觸

  一、語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1.語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見最突出的是詞語的借用。借詞也叫外來詞,它指的是音和義都借自外語的詞。

  2.意譯詞是用本族語言的構詞材料和規則構成新詞,從外語中某個詞的意義翻譯過來,即意譯詞的詞義來自外語,而詞的語音形式和構詞方式都是本族語言的。

  3.仿譯詞是用本族語言的語素逐個對譯外語原詞的語素造成的詞,這種詞不僅把原詞的詞義翻譯過來,而且保持了原詞的內部構成方式。

  4.漢語在吸收外采詞匯方面有什么特點:

  (1)不同的語言對借詞的接受程度可能有所同。這種接受程度除了社會、文化等因素外,同本族語言自身的結構特點以及人們的語言習慣有很大關系。

  (2)由于在漢語中語素、音節、漢字基本是一致的,使得說漢語的人在習慣上認定漢語的每個音節和每個漢字都是有意義的,因而在吸收外來詞匯成分時,不習慣只把漢語的音節和漢字當作沒有意義的記音符號來使用,也就是不習慣完全借音的形式,而總是喜歡用意譯詞和仿譯詞的形式來吸收外來成分。具體表現有:

  ①音譯詞被后來的意譯詞取代。如“電話”取代“德律風”;

  ②音譯時想方設法帶上意譯成分,例如,音譯加義類,如“啤酒”(beer);

  ③選用與原詞意義相關的漢字,如“基因”(gene),等等。

  5.由于社會、文化以及漢語自身的結構特點和人們的語言習慣的關系,漢語對外來詞有較大的抗拒性,致使許多漢語外來詞都最終向著意譯詞的方向發展。

  6.在詞語的借用過程中,還有可能出現借出去的詞再借回來的現象。

  7.借詞的歷史層次是民族交往和語言接觸歷史的反映。

  8.借詞雖然音義都借自外語,但在語音、語法上一般都要順應借入語言的結構規則。

  9.除了詞語的借用現象外,還有語音和語法的借用。語音的借用包括音位的借用和音位組合形式的借用;語法的借用包括詞綴的借用、虛詞的借用和語法規則的借用。語音和語法的借用一般不及詞語的借用常見,而且這些借用成分在產生之初只在借詞的范圍內使用,而后才可能逐漸將使用范圍擴大到本族語言的詞語上。

  二、雙語現象

  如何理解雙語現象的含義:

  (1)概念:某一語言社團使用兩種或多種語言的社會現象。

  (2)雙語現象是一種社會現象,不指個人使用雙語的現象。個人雙語只是社會雙語現象的具體體現。

  (3)雙語現象和雙語制是不同的兩個概念。雙語制指一種以法律形式規定兩種語言或多種語言并用的制度。從實際看,雙語制和一個社會的雙語程度沒有必然的聯系。

  (4)產生雙語現象的社會原因:①使用不同語言的人雜居。②外語教育。

  三、語言轉用

  1.如何理解語言轉用的含義:

  (1)語言轉用的概念:隨著不同民族的接觸和融合而產生的一種重要的語言現象,指的是一個民族的全體或部分成員放棄使用本民族語言而轉用另一民族語言的現象,也叫語言替換。

  (2)語言轉用不是指兩種語言互相滲透,相互融合,最后混合成一種新語言,而是指一種語言取代其他語言而成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際工具。

  2、語言轉用的兩種形式:

  (1)一個民族的全體成員換用另一種民族的語言。

  (2)一個民族的一部分成員換用另一種民族的語言。

  3、語言轉用與哪些社會條件有關:

  (1)與民族融合密切相關,但語言的融合并不等于民族的融合。

  (2)同數量占優勢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地區形成雜居的局面,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保持密切的關系。只有在這種條件下,語言轉用才有可能發生。

  (3)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哪一方發生語言轉用,哪一種語言能夠代替其他語言而成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際工具,主要取決于語言使用者在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和人口數量上的優勢。

  4.語言轉用是-個從單語到雙語,再由雙語到單語的相當漫長的過程。語言轉用必然會經過一個雙語階段,但雙語現象并非都會導致語言的轉用。

  四、語言混合

  1.概念:在不同語言頻繁接觸的地區,各種語言成分混合在一起產生的交際工具的現象。

  2.語言混合的形式:(1)洋涇浜語。(2)克里奧耳語。

  3.洋涇浜語是如何產生的:

  (1)是母語不同的人在相互交往時所使用的由兩種或多種語言混雜而成的交際工具。它是在某一外語基礎上進行簡化,并經過當地語言的適當改造而形成的產物。

  (2)特點:①從語言功能上看,只有口頭形式沒有書面形式;使用范圍狹窄,沒有人把它作為母語。②從語言系統上看,語音結構經過當地語音系統的改造;語匯成分有限;語法也是不同語言的混合,語法規則減少到最低程度。

  (3)發展前途:①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而消亡。②發展為克里奧耳語。

  4.克里奧耳語:

  (1)是作為某個社會群體的母語來使用的、由兩種或多種語言混合而成的語言。實際上是母語化的洋涇浜語。

  (2)克里奧耳語在結構、功能上較洋涇浜語完備,使用范圍上也比洋涇浜語寬,因此在得到充分發展后,最終會變得和其他語言同樣完備。

  (3)非克里奧耳化:克里奧耳語向著基礎語言的方向發展,甚至克里奧耳語變為基礎語言的一種變體。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報名提醒

【考試時間: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務中心

  • 微信公眾號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關注微信公眾號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县| 镶黄旗| 松潘县| 宝丰县| 左权县| 介休市| 乌鲁木齐县| 大英县| 清苑县| 潼关县| 南澳县| 赤峰市| 壶关县| 淮南市| 宣威市| 华容县| 富顺县| 荔浦县| 满洲里市| 英超| 吉木萨尔县| 平凉市| 沾化县| 商丘市| 涟水县| 西城区| 阿勒泰市| 虎林市| 乐亭县| 开鲁县| 巴塘县| 顺平县| 习水县| 武汉市| 长兴县| 慈利县| 边坝县| 盘锦市| 都江堰市| 上犹县| 莱阳市|

關注公眾號

回復“免費資料”領取復習資料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交流群

<<點擊收起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APP

APP
下載

man
聯系
微信
wxlogo
掃描
二維碼
反饋建議
反饋
建議
回到頂部
回到
頂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