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賦
簡述《三都賦》的特點。
《三都賦》是西晉賦家左思的的主要成就,其特點:
一、內容豐富,詳盡細致描寫了蜀吳魏三國的山川城邑、鳥獸草木、風謠歌舞、重要人物。
二、精心錘煉語言,辭藻壯麗,下筆琳瑯。
三、以求實的精神去創作。
簡述建安賦作的特點。
一、有一個自覺主動行動辭賦創作的作者群。如三曹、七子等。
二、建安作家由于思想較為自由,其賦作的題材更為廣泛。如大自然的寒暑陰晴《秋思賦》、飛禽走獸、瓜果樹木等,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
三、建安賦作的抒情性進一步加強。
四、在藝術上也有新的發展,成為漢賦向南北朝駢賦變化的開端。
第七章 魏晉南北朝文
名詞解釋:駢文駢文是一種具有均衡對稱之美的文體。它實際上是廣義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與散體單行的狹義的散文相對比而有明顯區別。駢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對偶、用典、聲律、辭藻。
簡述《大人先生傳》與《與山巨源絕交書》藝術之異同。
正始時期的文章都是“師心以遣論”,或直言指斥,言辭激烈而擲地有聲;或反語譏諷。堪為代表的,就是阮籍的《大人先生傳》與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但兩者在藝術上也有異同:
一、《大人先生傳》中,作者對那些虛偽的名教人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描寫。針對這種規行矩步以謀私利的“君子”,大人先生予以有力的駁斥。達到一種酣暢淋漓,具有震撼心魂的藝術效果。
二、《與山巨源絕交書》則是另一番風貌。他拒絕山濤的舉薦,不肯與司馬氏合作,卻以幽默嘲諷出之。貌似平易之言,將其高潔不污之志盡顯,且將官場之俗惡揭露得淋漓盡致。
嵇康、阮籍的散文,既繼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個性的特點,又有鮮明獨特的現實內容,是散文在重藝術特質方向上發展的重要一環。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