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語匯
第一節 語匯的性質
一、語匯的含義
1、語匯:語匯是語言結構系統的一個要素,包括“詞”和“語”兩部分。“詞”是最小的音義結合的能獨立使用的語言單位:“語”是由兩個以上詞構成,但意義比較凝固,又經常作為一個整體單位使用的固定詞組或熟語性的語言片段。
2、語匯和詞有何不同:語匯也可以叫做詞匯,但說詞匯容易被誤解為只是指“詞”,而詞在語法上有專門的定義。語匯作為語言學的術語是一個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詞和語的匯集,它是指一種語言中全部詞和語的整體,或者指特定范圍的詞語的集合體,而不能指具體的一個一個的詞或詞語。
3、怎樣理解語匯的含義:
?。?)語匯是一種語言中詞和語的總匯,是語言建筑材料。一種語言可以包含成千上萬個詞或幾百個固定詞組,如“天、地、山、水”“胸有成竹、一箭雙雕”“中華人民共和國”等,但是這些具體的詞和固定詞組不叫語匯,只能叫詞或語。
(2)語匯也可以指-個人或一部著作所使用的詞和固定詞組的總匯。如“魯迅的語匯”“莎士比亞的語匯”“《紅樓夢》的語匯”等等。
4.語匯的作用:
?。?)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沒有語匯,“語言”這座大廈將無從建起。
?。?)使用語言必須使用語匯,語音就是詞語的發音,語法是關于詞語組合的規則,語文的基礎是詞語的意義。
?。?)一種語言語匯越豐富,表現能力就越強;個人掌握的語匯越多,越有利于表達思想。
二、語匯的性質和特點
1.語匯的性質和特點:
?。?)語匯在產生時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據性。
?。?)語匯在表達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
?。?)語匯在發展中既有活躍性又有穩定性。
2.為什么說語匯在產生時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據性。
(1)任意性是指任何語言的詞語,特別是意義單一的詞,發什么音表什么義在初始階段大多是任意的,詞語和命名的事物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2)理據性是指語言中有相當多詞語,其音義之間也有-定的聯系,特別是“同源詞”和“復合詞”。
(3)語匯的任意性和理據性是統一的。任意性是詞匯得以產生的途徑,理據性是詞匯不斷豐富的手段。
3.為什么說語匯在表達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
?。?)普遍性指只要客觀事物中有某種概念,語言中就一定會有某個相應的詞語來表達,如客觀事物中有山、河、日、月,各民族語言中都有相應的詞來表現。
?。?)民族性指各民族語言的詞語對客觀事物的表達與概念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不同。不同語言的詞語不一定反映完全相同的概念,因而可能在對象、范圍、褒貶等方面存在極大差異。
?。?)語匯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統一的。普遍性使各種語言的語匯能表達大量共同的概念,民族性使某種語言的語匯又能體現一些獨特的認識。
4.為什么說語匯在變化中既有活躍性又有穩定性。
?。?)活躍性是指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舊詞語逐漸消失,新詞語不斷產生。從這個角度上說,語匯是語言結構系統要素中最易變和最活躍的。
(2)穩定性是指詞匯的變化不是隨心所欲的,它要受社會約定和語匯系統的嚴格制約,有極強的穩定性。
?。?)語匯的活躍性和穩定性也是統一的。
三、語匯和語匯學
1.語匯作為語言結構系統的一個要素也有自己的內部系統和使用規則,也可以建立某些關系類別,研究語匯背后這種規律性和系統性以及語匯的結構關系和類別的學科就是語匯學。
2.傳統語言學將語言結構系統分成語音、語匯、語法三個要素,現代語言學將其分成語音、語法和語義三個要素。本書將其分成語音、語匯、語義、語法四部分。
第二節 語匯的類聚系統
一、語匯系統的不同類聚關系
1.語匯既包括“詞”,也包括“語”。因為二者都是意義凝固、形式固定的最基本的語言單位,但“語”包含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所以二者又必須分開。語匯的類聚系統首先應分成“詞”和“語”兩大類。
2.詞的語法學分類和語匯學分類。
?。?)詞的語法學分類根據的主要是詞的語法功能(即分布),如分成動詞、名詞,形容詞等。
?。?)詞的語匯學分類根據的主要是詞的構造形式、語音形式及地位和用途等,這些分類是相互交叉的,如“一朵花”的“花”,同時是名詞、單音節詞、單純詞、基本詞和常用詞。
3.“詞”既是語匯單位,又是語法單位。“語”只是語匯單位,不是語法單位。
二、詞的分類
1、根據詞的音節分類,看一個詞由幾個音節構成。根據音節數量分類,漢語的詞一般分為單音節詞、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三類。
2、漢語的詞的雙音節化傾向及其作用:
?。?)現代漢語的詞有明顯的雙音節化傾向,這是語言系統演變調整的結果。
?。?)雙音節化傾向的重要作用:①同音詞少了。如yi這個音節,文言有“一、醫、衣、依”等好多詞,改成雙音節的“醫療、衣服、依靠”等詞,就都不是同音詞了。②多義詞少了。如文言“道”這個詞,有“道路、道理、道義、道學、道德”等許多意思,改成雙音節詞,它們的意義也就分開了。③可能還有韻律的作用。有的詞語組合變成雙音節后讀起來比較順口。如制/電影片 變成:電影/制片
3、根據詞的語素數量分類,看一個詞由幾個語素構成。
(1)根據一個詞中包含多少個語素,可以把詞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兩類。單純詞是由一個語素構成的詞,從音義結合的角度不能再分解;合成詞是由兩個以上的語素構成的詞,可以分成更小的各自有意義的幾個語素。
?。?)單純詞語單音節詞,合成詞與雙音節詞或多音節詞(統稱多音節詞)之間有一定聯系,但不是相同的概念,特別是漢語,但音節詞中除極個別的如“倆、仨、卅”等幾個合音詞外,基本上都是單純詞,但單純詞卻不僅限于單音節詞,也就是說,單純詞既包括由一個單音節語素構成的詞,也包括由一個多音節語素構成的詞。反過來說,即漢語中的合成詞絕大多數是多音節詞,但多音節詞卻不一定是合成詞。漢語中多音節但又不是合成詞的情況主要指擬聲詞、連綿詞、譯音詞等。其他語言也有這種情況。
4、單純詞、合成詞與單音節詞、多音節詞的關系:
(1)劃分角度不同。單純詞、合成詞是從包含的語素的數量上劃分的;單音節詞、多音節詞是從音節數的多少劃分的。
?。?)單純詞不-定就是單音節詞,也可能是多音節詞,如擬聲詞、連綿詞、譯音詞、疊音詞等。單純詞絕大多數是多音節詞;單音節詞除極個別的合音詞外,基本上都是單純詞。
?。?)合成詞絕大多數是多音節詞,但多音節詞卻不-定是合成詞。例如“盤尼西林”就是多音節的單純詞。
5.根據詞的音形關系分類,分為同音詞、同形詞。看一個詞與另一個詞的語音或語形(拼法或寫法)是否相同。
?。?)語音相同的叫做“同音詞”,語形相同的叫做“同形詞”。各種語言都有同音詞和同形詞。
?。?)根據音形關系,漢語的詞可分為三種:同音不同形、同形不同音、又同音又同形。
?。?)漢語同音詞多的原因:語音偶合;歷史音變;詞義分化。
6.根據詞的地位,用途分類。
(1)從詞的重要程度可先分出“基本語匯”和“非基本語匯”(一般語匯)。①基本語匯是整個語匯系統的核心和基礎?;菊Z匯的特點:產生的歷史長、使用的范圍廣、構詞能力強。②非基本語匯中詞的數量比基本語匯的詞要多得多,但相對來說產生的歷史短,使用范圍較窄,構詞能力較弱。根據詞的不同來源可分為“新造詞”“古語詞”“方言詞”“外來詞”等。③語匯的任意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往往是基本語匯的特點;而語匯的理據性、民族性、活躍性常常由一般語匯體現。
?。?)從詞的用途和特點看,詞還可以分成“常用語匯、非常用語匯(罕用語匯)”和“通用語匯、非通用語匯(專用語匯)”等。
7.什么是方言詞,漢語方言詞有哪些主要類別:方言詞是指只在某一地域方言中使用的詞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漢語中的方言詞有以下幾種情況:
?。?)廣義的漢語方言詞。一方面既包括官話方言以外方言地區的詞語,也包括官話方言或北京話本身使用的詞語;另一方面既包括方言詞語中進入共同語語匯的詞語,也包括只在方言地區通行的詞語。
?。?)狹義的漢語方言詞是指相對已經成為全民通用語匯的詞語來說,那些本來只在方言地區通行,進入共同語不久,并且被全社會接受和比較廣泛使用的詞。比如吳方言中的“名堂”,方言中的“看好”“亮麗”等。
?。?)僅在方言地區通行,或者偶爾在共同語交際場合或媒體上使用,還沒有固定下來的詞不能算作方言詞。
?。?)來自方言但是進入共同語時間很長并已經固定下來的詞就不再是方言詞了;進入共同語時間很長但是沒有取得通用語匯地區的詞是一種有特定作用的方言詞。
?。?)不是來自方言的詞語也可能是方言詞。如北京話中的“壓根兒”“摳門兒”。
8.基本語匯、常用語匯、通用語匯三者之間的關系:基本語匯是根據詞的重要程度分出來的,常用語匯是根據詞的使用頻率分出來的。通用語匯是根據詞的使用范圍分出來的。
(1)基本語匯和常用語匯的關系。二者是有區別的?;菊Z匯根據的是詞的產生歷史、使用的范圍和構詞的能力,常用語匯只是根據詞在一定語料中的出現的頻率。二者又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如果把來自各種綜合性語料包括口語語料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叫做常用語匯,那么實際上排在最前面的那些詞與基本語匯的范圍就應該是差不多的。
?。?)基本語匯和通用語匯之間的關系。因為通用語匯是全社會普遍使用的詞語,因此基本語匯肯定是通用語匯(甚至一般語匯中的新造詞、古語詞、方言詞和外來詞的絕大部分也是通用詞匯)。通用語匯的范圍大于基本詞匯。
?。?)常用語匯和通用語匯的關系。常用語匯是語匯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那部分詞語,通用語匯是全社會普遍使用的詞語,因而常用語匯肯定屬于通用語匯。通用語匯的范圍也是大于常用語匯的。
三、語的分類
語即固定詞語或熟語。大致可分為“專有名詞”“慣用語(習語、俚語)”“諺語(俗語)”“成語”“歇后語”和“簡縮詞語”等。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10月浙江自考《政治經濟學》重點復習第十三章
07-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堅持和實現正確的輿論導向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