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自考復習資料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一)兩類知識
1、技術知識(訣竅)與知識差距
定義:在生產經營或管理活動當中,技術知識主要指實際的知識以及一些工藝、技術方面的知識等等,也被稱為訣竅。比如生活當中人們關于健康、營養的知識,關于國民素質、計劃生育方面的知識。同時,技術知識還包括關于工藝、技術方面的知識,比如建筑、工程學方面的知識,編制電腦程序的知識等等的工藝技術方面的知識。
知識差距:主要是指發達國家和發民中國家之間在技術知識方面的差距。
2、屬性知識與信息問題
所謂的屬性的知識是關于市場發展和運作所不可或缺的一些關鍵信息。比如在市場經濟中,一個企業的資信程度是判斷能否給一個企業信貸,或一個企業有無資格或是否容易在資本市場取得資金的信息。一種產品的質量或信譽如何在市場經濟中對一個企業來說可能是性命攸關的。一個人的工作的勤奮程度以及工作的能力的認定對一個人能否找到一份工作可能是十分重要的。所有這些信息對市場經濟的順利運作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沒有這些關鍵信息,市場就不能順利運轉。
信息不對稱對于一個國家經濟整體的發展產生影響。
(二)縮小知識差距
1、知識的特點及其政府作用在其中的發揮,這是首先對于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講縮小知識差距應該明確的兩個問題。知識的特點主要有兩個方面:
(1)知識的非競爭性;
也即是說不競爭的,如果一個人利用這種或那種知識,并不能夠妨礙其他人對這種知識的應用。例如今天的天氣預報情況我一個人知道或讓其他人知道對我所起的作用都是相同的。但是對其他商品和勞務來說,情況就不同了。許多商品和勞務是競爭性商品,一個人獲得或消費某種商品就會減少其他人獲得或消費的機會。
?。?)知識的非排他性;
當某些知識被公眾掌握之后,該知識的創造者就不能阻止其他人利用這些知識。
在縮小知識差距方面率先應該考慮的一個因素,就是經政府應該在其中發揮很關鍵的作用。在縮小與發達國家的知識差距的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往往具有一種后發優勢;這里的后發優勢指的是首先發達國家把這樣一些知識創造出來,尤其是技術知識。
在縮小知識差距的過程當中,發展中國家既可以自己創造知識,也可以采用別人創造的知識。同時若要充分發揮后發優勢的話,政府往往應當設立一些機構和制度,以建立知識創新的激勵機制,包括專利、版權和其他形式的知識產權制度。它們的目的都是為革新者提供一個補償知識創新成本并獲得合理回報的機會。
但是政府也應該處理好社會收益和私人收益的關系問題。
另外一點,政府在縮小知識差距當中所起的作用還體現在對于一些大型的項目或工程,對于一些企業來講盡管規模很大,但是要進行一項發明創造,它可能要投入的成本——研發費用是相當高的,這個時候企業可能就沒有足夠的資金,那政府在這一方面應該提供一些資金支持或完善的市場機制。這要求政府發揮作用。
2、縮小知識差距的選擇
?。?)吸收并借鑒發達國家現有的知識。
最主要的途徑是通過國際貿易。這里的國際貿易不僅包括一個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同時也包括更廣泛意義上的國際貿易,比如:國際上的一些直接投資,還有跨國公司的作用,這些都可以歸為一個國家的廣義上的國際貿易。
現在的貿易更多的取決于知識和技術,所以貿易越來越由知識來進行推動,獲得知識的機會將會增多。
每個國家從總體來說,要擴大國際貿易,增加出口就必須建立和健全良好的產品的標準以及計量標準,檢查和質量控制制度。這些實際上構成了各國技術活動的基礎設施。
由于大型跨國公司是全球知識創新的領導者,它們散布于全球的生產活動起到了向發展中國家傳播技術和管理經濟的作用。發展中國家如果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是另一個重要途徑。
(2)必須創造適應發展中國家本地情況的知識。
除非發展中國家有足夠的能力尋求適宜的技術,并篩選、吸收和改造它們所獲取的知識,否則它們將不可能利用現有的大量知識,取得所謂后發優勢。農業方面的知識就是這方面的典型的事例?,F有的知識主要是在發達國家產生的,所以基本上是最適合發達國家國內的情況的。然而,沒有國內的研究和適應過程,這些技術往往并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并發揮應有的作用。農業知識必須適應本地的條件才能出現所期望的結果,即使在制造業中,本地的研究對于緊跟科技前沿,選擇最適合發展中國家情況的技術也是至關重要的。
?。?)創造一支高素質的勞動力隊伍。
要縮小與發達國家的知識差距,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勞動力隊伍。這里,教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對于個人還是國家,教育都是創造知識,改造知識和傳播知識的關鍵。基礎教育可以提高人們學習和解釋信息的能力,但是為了培養一支趕上技術發展不斷變化潮流的勞動力大軍。還必須依靠高等教育和技術培訓。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還必須超越年齡的限制,成為一種畢生的過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取得持續的經濟增長,為了能夠在世界市場上進行競爭,發展中國家不能僅僅限于基礎教育和支持第三產業的教育,還應特別加強在理工科方面的教育。
?。?)縮小一國之內的知識差距與縮小國家之間的差距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生產率最高的企業和生產率最低的企業之間的差距往往就很大,如果所有企業都達到比較先進企業的水平,即使不作任何引進,也可以使一些國家的生產率提高10%,在花費昂貴的外匯引進技術的同時,應當首先考慮縮小國內各個企業的差距,以發現和發揮這種潛在能力。
為了縮小知識差距,發展中國家還必須增加對于產品、服務和規章制度方面的知識,解決市場經濟順利運作的屬性方面問題,即有關產品質量、工人的勤奮程度,各個企業的信息。為了加速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解決信息問題與縮小知識差距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可能同樣重要。
3、解決信息問題
?。?)紕漏信息
提供幫助驗證質量的信息。通過取得和披露商品和勞務或機構的信息,政府可以幫助降低市場交易成本,鼓勵交易完成。政府還應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會計制度和標準,以使投資者比較各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衡量金融機構的安全程度,促進儲蓄和投資。
(2)健全制度
企業是整個經濟發展的細胞,那要促進企業生產的順利進行,更重要是如何確保合同的執行。例如《公司法》,這些都是要求政府加強監督,確保履行合同。
為了解決質量驗證以及確保履約的問題,還需要在實踐中逐漸進行多種形式的體制安排。在這方面,政府應當發揮主導作用。它能確立和實施統一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訂立信息披露的規章制度,以及各種品質的證書發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