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鱉蟲(Eupolyphaga seu Steleophaga)
【來源】為節肢動物門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鱉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蟲干燥體。
【產地】地鱉主產于江蘇、安徽、四川等省。冀地鱉主產于河北、河南、北京、山東等省市。
【采收加工】夏、秋兩季捕捉,置沸水中燙死,曬干或烘干。
【性狀鑒別】地鱉 呈扁平卵形,頭端較狹,尾端較寬,長1.3~3cm,寬1.2~2.4cm。背部紫褐色,有光澤,無翅。背部有胸背板3節,前胸背板較發達,蓋住頭部:腹背板9節,呈覆瓦狀排列。腹面紅棕色。頭都較小,有絲狀觸角1對,常脫落、胸部有足3對,具細毛和刺。腹部有橫環節。質松脆,易碎。氣腥臭,味微咸。
冀地鱉 呈長橢圓形,長2.2~4cm,寬1.5~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邊緣帶有淡黃褐色斑塊及黑色小點。
均以完整、色紫褐者為佳。
【顯微鑒別】粉末灰棕色。①體壁碎片深棕色或黃色,表面有不規則紋理,其上著生粗短或細長剛毛,??梢妱偯撀浜蟮膱A形毛窩。②剛毛棕黃色或黃色,先端銳尖或鈍圓,有的具縱直紋理。③橫紋肌纖維無色或淡黃色,有細密橫紋,明帶較暗帶寬。
【成分】地鱉含鯊肝醇,具解毒作用;尿囊素,具鎮靜作用,外用能促進皮膚潰瘍面和傷口愈合,有生肌作用;并分離出二十八烷醇、β-谷甾醇等等。內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為樟腦、醋酸乙醋等多種脂肪醛和芳香醛。另含多種氨基酸。
桑螵蛸(O?thca Mantidis)
【來源】為節肢動物門螳螂科科昆蟲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maculata(Thunb.)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干燥卵鞘。分別習稱“團螵蛸”、“長螵蛸”及“黑螵蛸”。
【性狀鑒別】團螵蛸 略呈圓柱形或半圓形,長2.5~4cm,寬2~3cm,厚l.5~2cm,由多數膜狀薄層疊成。表面淺黃褐色,上面隆起帶不很明顯,底面平坦或有凹溝。體輕,質松而韌,橫斷面可見外層為海綿狀物,內層為許多放射狀排列的小室,室內各有1細長橢圓形的卵,卵呈深棕色,有光澤。氣微腥,味淡或微咸。
長螵蛸 略呈長條形,長2.5~5cm,寬l~1.5cm,厚約1cm,一端較細。表面灰黃色,上面有1條明顯的帶狀隆起,帶的兩側各有1條暗棕色淺溝及斜向紋理,底面平坦或凹入。質堅而脆。
黑螵蛸 略呈平行四邊形,長2~4cm,寬1.5~2cm,厚l~1.5cm。表面灰褐色,上面有1條明顯的帶狀隆起,兩側有斜向紋理,近尾端微向上翹。質堅韌。
均以個完整、色黃、體輕而帶韌性、卵未孵出、無樹枝草梗等雜質者為佳。
蟬蛻(Periostracum Cicadae)
【來源】為節肢動物門蟬科昆蟲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若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
【性狀鑒別】全形似蟬,中空,稍彎曲,長約3.5cm,寬約2cm。表面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頭部絲狀觸角1對,多已脫落,復眼1對,橫生,略突出,透明。額部先端突出,上唇寬短,下唇延長呈管狀。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開,裂口向內卷曲,脊背左右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腹部圓而豐滿有曲紋,尾部鈍尖,由腹部至尾端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無臭,味淡。
以體輕,完整、色黃亮者為佳。
斑蝥(Mylabris)
【來源】為節肢動物門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黃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蟲體。
【產地】主產于河南、廣西、安徽、江蘇等省區。
【采收加工】夏、秋兩季捕捉,悶死或燙死,曬干。
【性狀鑒別】南方大斑蝥 呈長圓形,長1.5~2.5cm,寬0.5~1cm。頭及口器向下垂,有較大的復眼及觸角各1對,觸角多已脫落。背部具革質鞘翅1對,黑色,有3條黃色或棕黃色的橫紋;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狀透明的內翅2片。胸腹部烏黑色,胸部有足3對,腹部呈環節狀,有黑色絨毛。氣特異而臭,刺激性強,不宜口嘗。
黃黑小斑蝥 較小,長1~l.5cm。
均以個人、完整、顏色鮮明、無敗油氣味者為佳。
【顯微鑒別】南方大斑蝥粉末:棕褐色。①體表剛毛極多,棕褐色,細刺狀。②體表碎片棕色,棱角明顯,表面平或具小瘤突,有的可見短小的刺和剛毛脫落后的小凹窩。③肌纖維板塊狀、條狀或數條成束,黃白色,可見順直條紋,有時具橫向環紋。④氣管壁組織具整齊條狀增厚,壁白色,其下有透明膜狀物襯托。⑤翅碎塊可見黃白色及黑褐色想間的斑紋,在黑褐色部分具交錯排列微突起的鈕扣狀圓環;表面具剛毛。
【成分】均含斑蝥素(cantharidin)。南方大斑蝥尚含脂肪油、樹脂、蟻酸、色素及磷、鎂、鈣元素等。
斑蝥素治療原發性肝癌、病毒性肝炎、鼻炎等均有顯著效果,也是芫青科昆蟲特有的防御攻擊物質。
【理化鑒別】
(1)取粉末約0.15g,用微量升華法,所得白色升華物,放置片刻,在顯微鏡下觀察,為柱形、棱形結晶。
(2)升華物用石油醚洗2~3次,加硫酸(比重l.77)2~3滴,微熱,溶解后轉入兩支試管內,一支試管繼續用小火加熱至發生氣泡,立即離火,滴入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滴,溶液即顯櫻紅色或紫紅色(檢查斑蝥素)。另一支試管加入間苯二酚粉末少許,小火加熱至沸,溶液變紅色,在紫外光燈下觀察,顯綠色熒光。
(3)取本品粉末的氯仿浸液,濾過,濾液蒸干,殘渣用石油醚(30~60℃)洗3次,傾去上清液,殘渣加氯仿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對照品的氯仿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丙酮(98: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0.l%溴甲酚綠乙醇溶液,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用氣相色譜法測定,規定本品含斑蝥素(C10H12O4)不得少于0.35%。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4年4月浙江自考護理學研究名詞解釋總結五
12-2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秘書實務》復習資料(三)
08-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