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發展的歷史階段
文化是一個歷史概念。文化的歷史傳播,上層文化是以文字典籍為媒體的,而底層文化主要靠口頭傳承。以文化的特質變化為前提,用有關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事象為界限,文化流變的歷史階段劃分是可以操作的。我們說文化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應當從兩個方面來認識: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存在、變異、發展,從而具有某一時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歷時傳承的過程中積淀并確立了自身的傳統。因此,我們描寫各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歷程,只有在各階段文化縱向比較的基礎上,探求文化發展的總體脈絡,總結文化發展的規律,才能對民族和國別文化有清醒的認識。
2.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指的是以中華文化為源頭、中國境內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長期歷史發展所積淀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化是從不同角度來指稱的。中國古代文化是針對現代文化而言,它是對文化的時代劃分;傳統文化是對文化的傳承而言的,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著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全部文化遺產,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為止中華民族經過篩選、淘汰,不斷豐富又不斷增長的人文精神的總和。有人把傳統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從而認為講究傳統即是復古,·甚至認為傳統與現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認為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反傳統。這種認識恰恰忽略了現代化進程仍然是傳統文化發展的一個部分,一旦否定了傳統,現代化與民族特點也就是中國特色就要脫節,與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認為發揚傳統就要拒絕引進和借鑒,或認為中國傳統與西方文化是截然對立的。這種認識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種民族傳統,在各個歷史時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引進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為現實,也就是說,這些被吸收的外來文化一旦與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沒有一種文化是純而又純的,吸收外來文化是豐富和發展本體文化的正常途徑之一。當然,傳統文化對外來文化總是有所選擇的,不適應本體文化的外來文化完全應當淘汰也必然會被淘汰,但這和拒絕一切外來文化的狹隘民族主義是完全不同的。
3.文化傳統
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的文化,既因時因地而異,又有一定的穩固性和延續性,文化傳統是貫穿于民族和國家各個歷史階段的各類文化的核心精神。這種核心精神,也是上層文化和底層文化所共有的,盡管彼此的表現形式不完全一致。例如,中國的詩歌傳統是講求韻律,這一點,不論是民歌還是魏晉、唐宋的文人詩詞,以至近現代的白話詩,以不同的形式保持這種傳統的,都被認為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又如,中國封建體制形成的等級和特權觀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統論,即使在現代社會里,不論是在民間還是在上層,仍會在人們頭腦中時而起著作用。
文化傳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它是在傳承中積淀下來的,是歷時的產物,又在每一個時代產生與這個時代相適應的形式特點;因此,它帶有各時代的普遍特性,又綜合了不同時代的多方面的內容。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
文化傳統既有對社會發展起積極作用的,也有對社會發展起負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華,是優秀的傳統;后者是糟粕,是不良傳統。對文化傳統一律否定,采取虛無的態度是不對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態度也不是正確的態度。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十章
09-1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