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和生動結合對改進評論文風的重要性
新聞評論作為一種論說性的文體,它論述的對象多半涉及時事、政治、、路線,它的任務主要在于闡述、解惑示趨、引導輿論,它論述的道理理論性、思想性和政策性都比較強,它的思維方式和表述方式又常常偏重于邏輯思維;因此它屬于相對嚴肅的報章文體。作為嚴肅的文字很容易導致枯燥乏味,讓讀者提不起興趣。因此它在論述時就特別講究生動形象,務求體現嚴肅的論題與生動風趣的表述的結合,體現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結合,體現抽象的論述與具體形象的文字表現的結合。
#嚴肅和生動結合的途徑和要求
1、由事入理,事理相融。(依托評論價值較高的新鮮事實、典型論據或偏頗的觀點,并以此作為立論的由頭、論據、鋪墊或對比物,并在提示事物的矛盾中提出和分析問題,這種表述方式符合讀者的認識和思維規(guī)律,有助于引人入勝。)
2、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相互滲透,使思維的縝密性和形象性結合起來。
分析一篇言論,指出它嚴肅和生動結合得怎樣。
*據事議理的含義
擺事實講道理
*事實材料所包含內容
包括綜合新聞性事實、具體新聞性的典型事例、史實性材料以及知識性材料等。
*選用事實材料的要求和用途
它們的共同要求,一是應當是客觀存在的人和事,且具有一定的新聞價值;二是具有準確性和典型性;三是能夠啟發(fā)人們思考或引發(fā)人們興趣。
實踐表明,事實和道理的有機結合,正是使評論具有說服力的一項基本原則、要求和方法。大凡兩者結合得好,就有說服力;反之,兩都結合的不好甚至割裂開來,那就勢必削弱以至喪失說服力。
#據事議理的具體功能
理從事出,虛實結合,使評論文章增添理論色彩,避免空泛議論或就事論事。
#學習據事議理操作方法的宗旨是為了讓事實與道理、新聞和議論相互結合起來,增強說理的新聞性和說服力。
據事議理的有效操作方法有三種:
1、依托式配合法:指配合新聞報道依托新聞事實進行說理論述,這是新聞評論常用的方法。就是依據新聞報道所提供的新聞事實作為現成的立論和說理的由頭和論據,據此進行說理分析,講清道理,或揭示新聞事實的意義,或分析事實的原因和本質,或提示事物發(fā)展的趨勢提出建議和希望,從而深化報道思想,增強思想性和引導功能。
2、輸入式融合法:直接輸入作者本人所見所聞的新聞性事實材料于新聞評論之中,并以此為由頭和論據,從中引發(fā)議論,進而印證和說明論點。在專欄小言論時最為常見,增強了新聞評論的新聞性,強化言論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3、夾敘夾議式糅合法:夾敘夾議是一種事理糅合的說理藝術。它是上述融合方法在實際操作中的延伸和多層次展現。它不止在文章中完成一次性的融合使命就達到事理結合的目標,而是多層次地即在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都體現出事理融合的要求,從而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充分揭示和論證中心論點。
運用依托或配合法寫作一篇短評
運用輸入式融合法寫作一篇專欄小言論
*比較分析的含義
就是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的比較和具體分析來論證或說明論點,就是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辯證分析方法從事物的普遍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和對立統(tǒng)一中去正確理解和揭示事物本質的一種說理論述方法。
*比較分析的方法
縱橫比較法、對比法和類比法
#縱橫比較的必要性
這是用縱橫聯(lián)系和比較的分析方法,也就是從時間和空間上歷史地全面地認識客觀現實,發(fā)現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的科學的分析方法。具體地說,縱向比較,即是從事物發(fā)展的不同歷史階段的聯(lián)系和比較,以揭示它的實質和發(fā)展趨勢。橫向比較,則是指從不同空間的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比較來分析它們的特點和作用,引出使人可信的結論。在具體實踐中,縱向比較常常同橫向比較相輔進行,相得益彰。
#對比示理的具體方法
可將相反、相對的兩種事物、兩種人物、兩種見解、兩種做法或同一客觀事物的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進行論述,以形成是非得失的對照和高低優(yōu)劣的反襯,進而在相互聯(lián)系和比較中展開由表及里、有破有立的分析說理。它的優(yōu)勢和效能突出表現在顯示贊譽價值,強化針砭效應,明辨是非利弊,增強說理論述的鮮明效應。
在運用對法進行說理論述時,恰當地選取有形或無形的對比物,或用作由頭,或用作論據,或用作鋪墊,或用作背景襯托,并據此展開說理分析。這樣,就會呈現一種特定的說理情趣;用黑的襯托白的或以白的反襯黑的,用反面的事實襯托正面的事實或以正面反襯反面,用消極的言語襯托積極的言語或以積極面反襯消極面,這就有助于使正確的道理愈益顯明,使丑陋的事物愈益昭著,從而促使人們的認識由事物的表層深入到本質,由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的更高境界。
#對比與類比的區(qū)別
運用類比方法就是將有相似特點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較,從而將它們的共同的實質形象而又機智地顯示出來。如果說對比旨在將性質各異的客體放在一起對照,以形成是非得失的鮮明反差,側重于求異;那么,類比則是重在對形式各異、性質類似的事物間的有機聯(lián)系和分析比較,以顯示其相似之處,以引發(fā)人們的聯(lián)想,側重于求同。在求同之中顯示事物的實質和趨向,明示解決矛盾的途徑和出路,增說理論述的啟迪性和吸引力,以有效地強化輿論的引導效應。
用縱橫比較的分析法,從發(fā)生在身邊的一件感人事例分析說明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新聞事業(yè)史復習筆記:報刊、通訊社的國際傳播
12-31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yè)發(fā)展的方針
05-16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普通邏輯復習筆記:假言推理
02-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第一章)
09-122023年浙江自考人際關系心理學串講筆記:利他行為理論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