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抗戰文藝運動和解放區文藝運動的獨特價值和深遠意義[/COLOR][/B]
一、抗戰文藝運動
(一)抗戰文藝運動的背景和發生
1、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極具變化的政治形勢,文學隨之改變了原有發展的軌道,反映時代感、使命感。
2、1936年前后已經形成全國范圍文藝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兩個口號的論爭”。(課本P.297)
(二)抗戰文藝運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1、全國文藝界正式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織——1938年在武漢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簡稱文協),最大范圍團結了全國廣大作家。
2、把文學的宣傳、戰斗功能提高到空前的地位,調動一切文學的手段為抗戰服務。
(1)抗日救亡成為壓倒一切的主題。
(2)文學形式:街頭詩、街頭劇、大型報告文學,特定形勢下出現,尤其詩歌起到巨大作用。
3、出現了眾多的文學中心,在地域上擴大了“五四”以來現代文學的實際影響。
(三)抗戰文藝運動的意義和影響
二、解放前文藝運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1、以延安文藝座談會為主要標志,鮮明地提出中國新文學發展的根本方向和保證這個方向的途徑兩個根本問題。由于鮮明地提出了文藝的工農兵方向,提出了民族化、大眾化的藝術追求,造成了從“五四”以來現代文學的又一次根本變革。
2、改變了作家的創作姿態和創作方式,明確強調作家的世界觀改造,強調作家感情立場的轉變,強調作家要無條件地深入生活,對中國文學現、當代的影響深刻、巨大。
3、在創作實踐上的確出現了一批以描寫農民、農村為主要內容,具有濃郁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成功的作品。
意義:實際上打開了現代文學向當代文學發展的道路。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William Butler Yeats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