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艾青等人詩歌創作的獨特貢獻及文學史地位
艾青作為郭沫若之后中國詩歌的第二個高峰,其主要成就是在抗戰爆發之后,他接連創作了九部詩集,一部詩歌理論《詩論》,把詩歌創作直接融入抗日民族解放戰爭中,他的詩歌創作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真正達到一種藝術的升華。
△從現代詩歌的歷史進程論述艾青詩歌的審美追求。
首先回顧現代新詩的發展線索,從胡適、郭沫若“五四”白話自由體新詩開始,顯示了新詩對傳統舊詩的掙脫,對外國詩歌的吸取;而到了新月詩人,又顯示出新詩對傳統詩歌的某種回歸,以及在回歸中的發展。從20年代到30年代,中國的詩歌還不斷地受到外國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影響,先后出現了早期象征主義詩歌,中期現代主義詩歌,都顯示了中國新詩在探索中艱難挺進的步伐,還出現了臧克家、田間、殷夫等不同風格詩人多種形式的探索。上述詩歌發展的線索,在抗戰時期在艾青手中得到一個集大成的機會,艾青以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把“五四”以來新詩的發展,新詩的種種探索融會貫通起來,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在繼承中獨創了以散文美和散體化為主要標志的新詩的發展形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繼續推進了新詩自由體的形式,鞏固了這種形式;另一方面,他以自己的創作和理論,也同時推進了詩歌的規范化,他注意到新月詩人的追求,把詩歌的格律化更多地熔化到詩歌內在的韻律、節奏中。
第二,艾青的詩歌還顯示了很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融合,這種融合在思想上和藝術形式上非常突出。艾青的詩歌始終關注本民族的命運,始終關注中國農村廣大農民的命運,關注自己腳下的土地。但艾青的眼光是宏大的,是由本民族的命運向世界、向整個人類命運自然延伸的。艾青是實實在在受外國詩歌藝術滋養的人,吸取多種外國詩歌藝術技巧,甚至是美術方面的藝術技巧,他把外國的現代主義技巧與本民族的欣賞習慣揉合在一起。以上共同構成艾青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中國詩壇泰斗。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新聞批評與正面宣傳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