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爾茨海默病
1.阿爾茨海默病最先由阿爾茨海默提出。
2.阿爾茨海默病早于65歲發作是提早發作。癥狀的發展通常比較緩慢,表現為認知功能的持續下降。
二、血管性癡呆
1.血管性癡呆通常是由“中風”引起的。
2.血管性癡呆病人通常會喪失運動和言語能力,這種梗塞通常出現在皮層或白質。
3.與阿爾茨海默病相比,血管性癡呆對心理的破壞似乎理大。
三、皮克氏?。~葉性癡呆
1.當神經元不斷退化并嚴重影響到額葉時,就會出現額葉性癡呆,即皮克氏病。
2.由皮克氏病導致的癡呆通常在50~60歲之間發作,但診斷還是要基于對大腦的精確檢查,以便發現額葉區域神經元的顯著變化。
四、由帕金森病引起的癡呆
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腦皮層下多巴胺神經元惡化導致的。
五、癡呆的原因
阿爾茨海默病的腦損傷帶來的生化結果就是,乙酰膽堿水平的異常低下。乙酰膽堿是一種對記憶非常重要的神經遞質。
六、癡呆的治療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最新研究進展是,發現了尼古丁明顯療效。尼古相可以提高大腦乙酰膽堿的活動水平。吸煙會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尼古丁對大腦神經遞質受體的直接作用,可以提高動物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第四節老年期其他精神障礙
一、老年抑郁
1.臨床描述
抑郁是老年人最普遍的一種心理障礙。老年人患抑郁癥的危險,可能跟生理疾病水平,以及他們的生活經歷有關,因為這些生理因素阻礙了他們在自理、與他人交往,以及享受生活上的能力。
第十四章精神分裂癥及分裂樣精神病
第一節概述
1.1896年,德國醫生克雷佩林在長期臨床觀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精神分裂癥及分裂樣精神病。這一疾病多發生在青年,最后發展成衰退,故合并上述類型命名為早發性癡呆。
2.20世紀瑞士精神病學家布魯勒,指出情感、聯想和意志障礙是本病的原發性癥狀,而中心問題是人格的分裂,故提出了“精神分裂”的概念。
3.CCMD-3對精神分裂癥的描述是:
(1)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2)多起病于青壯年;
(3)常常緩慢起??;
(4)具有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障礙及精神活動不協調。
(5)自然病程多遷延,反復加重或惡化;
(6)有自知力障礙,并有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7)符合病程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持續超過一個月。
第二節病因和發病機理
一、遺傳因素
二、環境中的社會心理和生物學因素
1.內分泌因素
2.病前個性特征
部分精神分裂癥病人在病前即存在一些特殊的個性特征,如孤僻、內傾、怕羞、敏感、思想缺乏邏輯性、好幻想等。
3.環境因素
4.社會心理因素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新聞事業史復習筆記:報刊、通訊社的國際傳播
12-31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普通邏輯復習筆記:假言推理
02-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第一章)
09-122023年浙江自考人際關系心理學串講筆記:利他行為理論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