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情感型人格障礙
1.抑郁型人格障礙似乎總是心境低落,對生活抱有持久的悲觀態度,對每一件事都預期著最壞的結局。
2.情感增盛型人格障礙者則一貫顯得樂觀、愉快,對生活有強烈的激情。
3.循環型人格障礙者表現為上述兩種狀態的交替進行。
第五節人格障礙及其治療的理論觀點
一、心理動力學觀點
1.性格障礙。心理動力學家們把人格障礙稱作為性格障礙,他們認為這些障礙產生自親子關系的失調。
2.對邊緣型人格障礙來說,以心理分析為導向的部分住院效果,好于標準的精神病治療方法。
二、行為主義觀點
除了技能習得或沒有習得以外,強化和模仿可能在人格障礙形成過程中也發揮著作用。例如,
(1)依賴型人格障礙可能是,由于在兒童期因為決斷而不斷受到懲罰;
(2)表演型人格障礙可能是,由于父母對孩子發脾氣的縱容;
(3)強迫型人格障礙可能是,由于一直因為整潔、遵守規則和其他“好呀-好呀”的行為而受到獎勵。
第六章 神經癥
第一節概述
神經癥是對一組心理障礙的總稱,主要表現為持久的心理沖突,病人覺察到或體驗到這種沖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礙其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基礎。病各超過三個月可考慮神經癥的診斷。
神經癥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神經癥的發病通常與不良的心理社會因素有關;
(2)癥狀復雜多樣,但臨床檢查未能發現器質性病變;
(3)病人一般能適應社會,但其癥狀妨礙了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
(4)不健康的素質和人格特征常構成發病的基礎;
(5)病人對癥狀有自知力;
(6)感受到精神痛苦,常有迫切治療的要求。
一、神經癥的發病原因
神經癥的發生有內在的基礎和外在的條件,內在素質的缺陷是病因因素,外在的精神刺激是重要的促發因素。
1.外在因素
引起神經癥的精神應激事件有以下幾個特點:
(1)持續時間很長。應激事件的強度往往不十分強烈,常是多個事件反復發生,持續時間很長。
(2)造成患者嚴重的內心沖突。應激事件往往對神經癥患者具有某種獨特的意義。
(3)患者難于將對應激事件的認識化為行動。患對應激事件引起的心理困境或沖突,有一定的認識,但不能將理念化為行動,將自己從困境和矛盾沖突中解脫出來。
(4)應激事件多來源于患者內在的心理欲求。神經癥患的精神應激事件更多地源于患者內在的心理欲求。
2.內在因素主要指個體的人格和遺傳學特征。
二、神經癥的治療原則
神經癥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聯合應用。
第二節恐懼癥
恐懼癥又稱恐怖癥,是一種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客體、處境或人際交往,并常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癥狀的神經癥。患者明知沒有必要,但恐懼的癥狀在相同場合下仍反復出現,難以控制,以致極力回避所恐懼的客體或處境,影響其正常活動。
一、恐懼癥的臨床表現
DSM-IV在焦慮障礙下并列出三種上恐怖障礙――無驚恐障礙史的場所恐怖癥、社交恐怖癥和特定恐怖癥;CCMD-3則在恐怖癥的標題下列出了以下三種恐怖癥。
1.場所恐怖癥患者恐懼的對象,主要為特定的公共環境或場所。其共同特征是擔心在公共場所中昏倒而無人救助,或失控后無法離開。
2.社交恐怖癥患者恐懼的對象是,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其核心癥狀是對人際交往感到緊張和害怕,從而避免和人交往。
3.特定恐怖癥又稱物體恐怖。患者所恐懼的對象為特定的物體。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廣告文案復習資料
08-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兒童文學概論》復習資料(2)
07-222022年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第五章
10-08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復習資料:語法及課后翻譯(16)
10-1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陳子昂與張若虛
09-062022年浙江自考《科技檔案管理》串講筆記(11)
10-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4
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