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實驗設計
第一節 組間設計與組內設計
一、組間設計與組內設計
組間設計就是,把數目相同的被試分配到自變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變量上進行的實驗。
組內設計就是,每個被試都要輪流分配到自變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變量上進行實驗。
二、組內設計的優點
1、可以消除被試的個別差異對實驗的影響。
2、適于研究練習的階段性。
3、可以節省大量被試。
三、組間設計的優點
一種自變量, 或者叫做實驗條件,不會影響另一種自變量,這就避免了自變量之間的相互影響。(自變量有相互影響時不用組內設計)
四、組間設計的缺點及其克服方法
組間設計的缺點在于,分配到各實驗條件下的被試,可能在各方面不是等同的,如果是這樣,那么,不同實驗條件造成的差異,也可能是由于被試的差別引起的。
克服組間設計缺點的方法:
1、匹配被試,匹配被試就是對全部被試進行預備測驗,測驗的性質與正式實驗的性質是類似的,或者說是相關的,然后按測驗成績均勻地形成組(有多少實驗條件就分多少組)。
2、隨機分配被試。
五、組內設計的缺點及其克服方法
組內設計也有缺點,因為組內設計的實驗中,每一個被試要輪流在各種實驗條件下進行實驗,這樣,在一種實驗條件下的操作,將會影響另一種實驗條件下的操作,也就是說,實驗的順序會造成麻煩,自變量可能與練習或疲勞的因素發生混淆。
克服組內設計缺點的方法:
1、完全平衡的方法;2、拉丁方的方法。
六、混合設計
我們把一項實驗中既用組內設計又用組間設計,叫做混合設計。
一般說來,如果一種自變量很可能會影響另一種自變量,那么對這些自變量按組間設計安排,其余的自變量則按組內設計。
第二節 實驗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防止混淆自變量
實驗設計題一、美國兩大飲料公司的百事可樂公司做過一個實驗,想證明顧客更喜歡哪個公司的飲料。把聲稱喜歡可口可樂的顧客請來,讓他們品嘗兩種飲料。寫有Q字母的玻璃杯中裝可口可樂,寫有M字母的玻璃杯中裝百事可樂。顧客不知道哪只杯放的是哪種飲料。實驗表明半數以上的人更喜歡百事可樂。但是,實驗結果不可靠,也許顧客只是更喜歡用帶有M字母的杯子。可口可樂公司通過實驗證明了這點,但并沒有證明顧客到底喜歡哪種飲料。你能自己設計一個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答:有效的實驗設計應該是這樣的:兩個杯子一模一樣,既沒有字母,也沒有任何其他不同的標記可以讓被試看見或摸得到。將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分別倒進兩只杯里,一半被試先飲可口可樂,然后飲百事可樂;另一半被試先飲百事可樂,然后飲可口可樂。這樣的實驗安排就不存在喜歡字母的問題了,而且,實驗順序的效應也抵消了。
如果設A為可口可樂,B為百事可樂,那么實驗設計就是:
被試 實驗順序
50% A B
50% B A
從上述實驗安排大家也可以看到,一半被試按AB的順序,另一半被試按BA的順序進行實驗,這是為了防止實驗順序造成自變量的混淆。因為,如果不是這樣,而是總讓顧客先飲可口可樂,然后再飲百事可樂。那么,實驗結果將是不可靠的,因為可口可樂先飲,百事可樂后飲的順序,與飲料這個自變量混淆了。也許人們喜歡可口可樂是因為先飲它的緣故。當然,實驗中總是讓顧客先飲百事可樂,然后飲可口可樂也是不對的。
第四節 非實驗的研究方法
非實驗的方法有兩個特點:1)我們不能操縱自變量。例如,要研究在家里受虐待的小孩,與其在校學習成績的關系這一問題,我們不能故意去虐待小孩,我們只能進行調查;2)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聽任事情的自然發展。
一、自然觀察法
1、自然觀察的一條規則是,觀察者必須作為局外人進行觀察,不得干預正在進行的活動。
2、自然觀察不能提供對現象的因果解釋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