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園管理
(一)幼兒園管理的概念
幼兒園管理,是指幼兒園管理人員和有關教育行政人員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針和保教工作的客觀規律,采用科學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將人、財、物等各因素合理組織起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優質高效地實現國家所規定的培養目標和幼兒園工作任務所進行的實踐活動。幼兒園管理的任務就在于通過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管理職能,有效地利用幼兒園建設與幼教事業發展的各種教育資源,確保保教質量的提高,較好地實現預期的教育培養目標和服務家長的雙重任務。
這里的幼兒園泛指一切托幼機構、即收托0~6歲幼兒的各類學前教育的組織機構,包括托兒所、幼兒園、學前班等。
托幼園所作為學前教育的組織機構,是教育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社會公益性、服務性機構,它與社會、社區又有著緊密的聯系。
幼兒園管理是指幼兒園機構的組織管理,即微觀的幼兒園內部的組織管理。研究如何發揮組織職能的作用,通過計劃、組織、指揮等管理軟件系統將師資、設備及資金等硬件指標合理地組織利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保證保教中心工作,促進保教質量的提高,達到培養好幼兒、服務好家長的辦國目標。以往對幼兒園管理僅限于這種狹義的理解。應當認識到,幼兒教育并不是孤立的社會現象,幼兒園等托幼機構也不是封閉組織,而是處于一定的社會系統或社會環境中,受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對幼兒園管理宜持較宏觀的即廣義的理解。可以將幼兒園機構內部的組織管理看做是園所的內部環境。搞好園所管理不僅要組織、協調好內部因素,還要注重考察各方面的外部條件與因素對組織機構的影響。如國家的教育方針、教育行政體制、制度法規、教育規劃督導;社會需要與家長需求;幼兒園所處社會環境,包括自然地理條件、人口、經濟發展、社會風氣、民風民俗,以及國所與有關部門的聯系關系等,進而采取相應的管理方式、托幼園所要發揮管理效益,就要注重與外界的聯系溝通,主動積極地與外部環境協調適應,要搞好對外服務,發揮社會效益,同時爭取廣泛的社會支持,為自身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二)幼兒園管理的要素與內容
幼兒園的設置及其管理活動與教育活動的開展,必須要有一定的條件和資源,如師資、設備、資金等等。這里我們結合幼兒園管理實際,從管理資源的角度,分析管理要素,明確幼兒園管理工作的內容,探討各要素和各方面管理對象間的關系。
幼兒園的人、財、物是L園的物質資源,這是管理的基本要素,是有形的管理對象。其中,人是具有能動性的物質資源,財、物等非能動性的物質資源只有人來掌握、支配和使用,才能夠發揮作用。在人、財、物這三項基本要素中,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管理特別要注重做好人的工作。
幼兒園管理的資源性要素除了人、財、物,還包括時間和信息。“時間是最稀有的資源”,組織的管理總是在一定的時間進程中進行的。將時間這種無形的管理資源作為幼兒園管理的內容,是現代管理觀念的體現。幼兒園管理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做好工作。
有效的幼兒園管理活動還離不開信息。信息是指一切可傳遞和交換的知識內容,信息也是一種客觀存在,是重要的管理資源。有效的管理行為必須通過某種反饋過程來獲取信息,了解組織的目的是否達到,并協調組織與外界的關系。因而有人甚至提出,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把管理過程看做是接收、交換和傳輸信息的過程。
幼兒園要通過各種渠道與外界社會積極交往、聯系、溝通,實現信息、能源、人力、物力、資金等各種資源的轉換、吸收,同時,通過綜合組織、協調各管理要素之間的關系,正確地確立幼兒園的目標規劃,設置適宜的組織機構,合理組織力量,配置和利用資源,使幼兒園工作順利運行和取得良好效果。
幼兒園管理工作是以育人為中心和目的的。在幼兒園中,直接作用于受教育對象即幼兒的是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而對教育活動加以組織的是各項管理工作。概括起來,幼兒園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幼兒園管理基本狀態,即幼兒園的組織制度、工作目標與管理運行過程等管理職能活動;二是幼兒園人員管理和領導,涉及作為幼兒園管理者、領導者的園長及其領導工作,園所領導者與管理者同兼為工作主體與管理對象的教職工的關系,保教隊伍建設;三是實務管理或工作管理,即保教前勤工作與總務后勤工作;四是幼兒園公共關系,主要包括幼兒園與教育行政和上級領導部門的關系。幼兒園的家長工作,及幼兒園與社會社區環境的協調,雙向互動與服務。本書在闡明管理基本概念和對管理思想演進作簡要介紹基礎上,逐一對以上四方面內容展開討論。
二、學習和研究幼兒園管理的意義
(一)學習和研究幼兒園管理是幼教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
我國社會公共幼教機構出現在清末和民國初期,由于國家積貧積弱,幼兒教育發展極為緩慢,到解放前,發展數量仍很有限。
解放后,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幼教事業得到迅速發展。特別是近20余年來,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幼兒教育也如日中天。出現了多種形式的托幼機構,幼教的規模、受益范圍在不斷擴大。
當前,我國幼教事業的發展正在從城市走向農村,從數量擴大轉向教育質量的提高,其關鍵在于管理。幼兒園管理要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需求,進行辦園體制與園所管理體制的改革,探索多樣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這是事業發展的客觀需求。因此,必須加強對幼教管理問題的學習和研究,努力探索規律,更好地指導實踐。
(二)學習和研究幼兒園管理是改革幼兒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教育被確定為戰略重點,科教興國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
1908年12月,教育部為實現黨的十五大所確定的目標和任務,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推出了“面向21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確立了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提高國民素質是這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強調實施素質教育要從幼兒階段抓起。
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是針對我國教育發展中還存在的許多不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問題提出的。教育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涉及教育內容與方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而且涉及教育結構和體制以及深層次的教育觀念等方面的全面改革。
要搞好幼兒教育,在幼兒階段為幼兒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就要認真研究影響幼教質量的各方面因素,正確認識并處理好各方面工作及內外環境的相互關系;要通過科學管理,改進和提高教育質量,推動幼教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學習和研究幼兒園管理是探索規律、發展學前教育管理理論的需要
我國自建國以來的50多年里,幼教事業有了重大發展,長期的幼兒園管理實踐積累了豐富的,但是使之系統化、概念化,上升為理論形態還很不夠,學科仍處于初創階段。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堅持科學的態度,認真進行研究,探索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園效益的客觀規律;要以我國學前教育管理實踐為出發點和中心,深入總結與教訓,同時結合我們的實際,對國外有關管理的理論方法及傳統管理思想的精華有選擇地借鑒、吸收、消化,為我所用。
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要攜起手來,共同研究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前教育管理的理論體系。
(四)學習和研究幼兒園管理是提高人才素質和管理水平的需要
舉辦幼兒園,師資、設施與經費是重要的物質基礎和前提,生源也是一個重要條件,但是幼兒園管理水平如何,則直接關系到幼兒教育的質量和效益。人們常說,一個好園長,就意味著一所好的幼兒園。園所的管理者、領導者是幼兒園工作的核心,是教師的教師。當前,有一大批有知識、有理想的青年教師或教學骨于正在走向園所的管理和領導崗位,要注重通過學習和研究幼兒園管理問題,深刻認識我國幼教的性質、特點,了解掌握有關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全面提高其素質和能力,真正成為園所管理的內行。只有這樣才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提高保教質量和管理效益,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三、學習和研究幼兒園管理的方法
研究幼兒園管理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對幼兒園管理中的某個方面的問題或某項工作進行了解,直接收集資料的方法。可以通過觀察、個別訪談、開座談會、經驗介紹、問卷或查閱記錄等方式對有關問題做調查。根據調查對象的范圍,可以有全面調查或抽樣調查。前者是對符合調查目的要求的全部對象做調查;后者是從全部對象中抽取一定代表作樣本,通過對樣本的調查,揭示總體的狀況。研究幼兒園管理問題常常需要做個案研究或典型調查,通過深入現場,對具有明顯特點或典型的事例做調查,解剖麻雀,認識規律。如對某個特定的試行辦園新體制的民辦園做調查,了解取得的成績、經驗、特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調查時,要明確調查目的,確定好調查計劃與提綱,要認真做調查記錄,對所收集的資料及時加以整理,注重事物之間的關系,探索有關教育與管理的規律。
(二)文獻法
文獻法是通過研究已有的文獻資料,來了解和研究有關幼兒園管理問題的一種方法。這是一種間接研究的方法。通過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并加以歸納、分析和比較,發現幼兒園管理中的一些規律。包括縱向歷史文獻研究和橫向的(國際間、地區間、校際間)不同地域的文獻研究,前者易于發現教育管理中某方面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后者則可通過分析對比,發現相互間的共性與差異,并得出結論。這種方法也稱作比較法,“有比較才能有鑒別”。要注意收集足夠的材料,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得出觀點。
(三)實驗法
這是根據一定的理論設想或思路,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進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管理實踐,以試驗和檢驗某種管理方案,得出相應結論的一種方法。實驗的方法具有明顯的探索性質或驗證性質,可以是單項因素實驗或綜合性實驗。運用時,要明確實驗目的,選擇好實驗對象,周密計劃,并依程序付諸實施,收集資料,加以科學的分析,得出正確結論。
(四)案例法
案例法是研究管理現象的一種獨特方法,為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首創。這是將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矛盾或典型經驗編寫成案例,供學習研究者進行分析和討論。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增強研究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法的例子都是來自于實際,因此對這些問題的分析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對理論的綜合運用能力的要求也較高。研究者通過案例分析去歸納觀點和結論,既加深了對理論的理解,也有利于將理論運用于實際。運用案例法的關鍵是選擇和編寫好案例。實踐證明,案例法也是研究教育管理現象、探索幼兒園管理問題的有效方法。
對幼兒園管理現象和問題的研究與探索要注意根據不同的目的、對象,來選擇運用適宜的方法。有時,對一些較復雜的問題還需要多種方法的協調配合和綜合運用。總之,只有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開展研究,才能不斷提高研究水平,獲得科學的結論。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第一章)
09-1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語言學概論復習筆記第七章(語言和社會)
09-162022年浙江自考商務交流(二)知識點匯總
07-2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