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觀性☆☆☆
1、直觀(intuition,又譯直覺)一詞在漢語中通常被看作感性認識的同義詞,《辭海》對該詞的注釋就是:”即感性認識, 就是實踐中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而在大腦中產生的感覺、知覺和表象。
其特點是生動性、具體性和直接性。其局限性 是只能把握個別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現象而不能把握本質。
2、對于理性認識的區分在德國古典哲學中進一步得到了明確,并且在費希特和謝林那里發展成了關于”理智直觀“的學說。在現代思想當中,胡塞爾又提出了”本質直觀“的概念,認為本質可以通過直觀活動顯現出來。
現代思想家胡塞爾則把直觀區 分為兩種類型:個體直觀和本質直觀,其中前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感性認識。審美經驗把感性直觀與本質直觀集于一身,從而 達成了感性與理性的完美統一。
3、感性直觀性:在審美活動中,主體是憑借自己的感覺器官而不是通過抽象思維,直接而非間接地與對象打交道,而對象也是以自己的感性外觀(即感官可以把握、感覺的外顯形式)呈現給主體,從而在主體與客體之間建立起一種感性直觀的關系。
超越性☆☆☆
審美經驗歸根到底是一種人生實踐活動,其作用就在于讓人們在獲得審美愉悅的同時,不斷地在審美修養和思想境界方面 超越自己。
這種超越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審美經驗能夠實現從物質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比如《與朱元思書》說”鳶飛唳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正表明了審美經驗在提升人們精神境界方面所起的作用。
2、審美經驗還能實現從現實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比如《牛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優秀的文學作品曾對許多人產 生過不可磨滅的影響。因此審美經驗是幫助我們確立人生理想的一個重要途徑。
3、審美經驗還能實現從經驗世界向超驗世界的超越。比如《戰爭與和平》《復活》等之所以能成為不朽的經典,固然也是 因為作家對當時俄國社會現實進行了精彩的描繪和深刻的批判,但更主要的是因為作家總是在這種描繪中強烈地顯示出某種終 極關懷,從而使現實本身顯示出真正的超驗本性。
審美經驗把握和表現超驗世界的主要方式是象征。在我們看來,正是這種超 驗本性才構成了現象學美學家英伽登所說的藝術作品的”形而上質“。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古代的胎教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司法復習筆記第三章(1)
12-2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寫作(一)復習資料(17)
08-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網絡操作系統復習資料六
05-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發展經濟學復習資料:發展中國家就業問題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