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語言的基本要求是準確、規范、通順、清晰。為此,有必要關注以下四點:
一個意思只能用一個動詞來表現,必須竭盡全力找到這個詞。不能模棱兩可,不能含混不清。尤其是動詞與賓語搭配時,格外要注意動詞的準確性。
申論的語言屬于論證語言,論證語言使用“動詞+賓語”的情況為多。也就是說,《申論》的語言“動賓結構”居多,既需要我們注意,也需要我們會用。
可關注常見“動賓結構”句式:
實現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生產。
發揮政府作用,保護糧農利益。
規范征地程序,嚴懲非法操作。
加快體制改革,加強金融監管。
《申論》要寫的文章,基本上屬于政論文。政論文的特點之一,是判斷句式居多。所謂判斷句,指“XX是XX”這種句式。例如:
就業是民生之本。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
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
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為此,有必要常練習這樣的句式:
什么是什么的基礎
什么是什么的核心
什么是什么的保障
什么是什么的體現
什么是什么的前提
什么是什么的本質
什么是什么的途徑
《申論》所考是社會熱點話題,為了體現語言的鮮活性,就要盡量使用反映時代特色的詞語,但又要注意慎用網絡語言,因為網絡語言一般不夠規范。要在寫作中,注意用好鮮活而有時代特色的規范詞語,比如:理念、平臺、訴求、機制、整合、資訊、效益、激活、缺位、底線、準入、適時、壁壘、雙贏、瓶頸、制約、推介、拉動、啟動、接軌、熱點、回歸、個案、互動;公信力、知情權、助推器、數字化、一體化、共同體、軟環境、防腐劑、防火墻等。
溫馨提示:在自學過程中,邊學習邊做筆記,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好方法。在做同步練習題和自測題時,對平時的筆記進行校對和更正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于重點、難點知識的深化和鞏固,而且更容易形成一個層次分明、邏輯嚴謹的知識系統,這樣有利于知識點的記憶。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