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現代談判學導論
一、名詞解釋
1、談判實踐:是人們出于某種欲望、需求、彼此闡述自我意愿,協調相互關系,為取得一致,達到各自目的所進行的語言交流活動。
2、現代談判學:是介紹談判的基本常識、揭示談判的一般規律、探討談判策略技巧應用的一門綜合性邊緣學科。
二、填空題
1、談判實踐的構成要素:主體、客體、媒介、目的。
2、談判不但強調“談”即“彼此對話”,且強調“判”即“對分歧的評斷”。
3、談判的兩種含義:談判實踐和談判科學。
4、使用談判表示談判實踐,使用談判學表示談判科學。
5、談判的互動性特點涉及到三個層面:信息交流、思想溝通、利益互換(談判結果)。
6、談判中的互動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7、談判的目標不是一方獨得勝利,另一方完全失敗,而應該是參與各方都感到自己有所收獲,即“雙贏”才能達成協議。
8、談判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談判桌便是教智斗力的“戰場”,參與談判的各方通過教智斗力使其需要得到滿足。
9、現代談判學是介紹談判的基本常識、揭示談判的一般規律、探討談判策略技巧應用的一門綜合性邊緣學科。
10、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初步形成了具有實用價值的談判理論體系。
11、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翻譯出版西方國家的談判讀物。
12、談判的目的是為了滿足需要、協調行為、改善關系。
13、談判學是一門綜合多門學科的研究成果、應用多種知識的新興學科。
14、獨立性、普遍性、規律性、理論性是建立一門新學科必須具備的幾個條件。
15、所謂科學就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認識。
16、談判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普遍的、獨立的社會現象。
17、談判是滿足需要的合作過程。人類從動物界分離出來之后就需要進行談判。
18、“議事會”是原始社會晚期談判的主要形式。
19、奴隸社會中后期產生了主要解決安全需要的軍事談判和政治談判。
20、1946年2月,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接受美國的建議,就召開世界貿易和就業會議并建立國際貿易組織的問題成立了籌備委員會。
2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三大經濟支柱相繼問世,為世界經濟構建了較為合理的公平競爭、互惠互利的機制。
22、美國談判學會會長杰勒德·尼爾倫伯格1968年出版了《談判的藝術》。“開拓了一門新學科,展示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23、第四產業即服務業異軍突起,開拓著經濟發展的新領域。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