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心理測量的歷史
一:古代
1) 在中國古代,只能說是圣人賢哲的言談或著作中有心理測量的思想體現(不是真正的測量)。
2) 公元6世紀,南朝人劉勰的著作《新論。專學》中提到了類似現代“分心測驗”的思想,他提到“左手畫方,右手畫圓,無一俱成”。
3) 中國古代的“七巧板”是很常見的一種兒童玩具,其實它可以稱為創造力測量的工具。
4) 縱觀中國古代心理測量的思想,我們不難看出其中包含著典型的東方文化特點:定性描述及帶有道德判斷色彩。
二:近、現代
1.近代
1) 1916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紹了比內 – 西蒙智力量表。
2) 廖世承和陳鶴琴先生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開設了心理測驗課,1921年,他兩出版了《心理測量法》一書。
3) 1922年夏天,中華教育改進社聘請美國教育心理測驗專家麥考爾。(說明我國近代心理測量與世界同步)
4) 1924年,陸志韋先生發表了《訂正比內西蒙智力測驗說明書》(1修);30年代又與吳天敏再次做了修訂(2修,80年代3修)。
5) 1931年由艾偉、陸志韋、陳鶴琴、蕭(山孝)嶸等倡議,組織并成立了中國測驗學會。1932年,《測驗》雜志創刊。
6) 此時我國的智力測驗和人格測驗約20種,教育測驗50種。
7) 丁瓚等于1946,1947~1952年分別將TAT(主題統覺測驗)與韋克斯勒 – 布勒維測驗用于臨床。1948~1951年間,劉范使用過RIT(羅夏克墨跡圖測驗)。
8) 著作:至1949年,出版的測驗方面的書籍共計20余種。
2.現代
1) 歷史背景:解放初期,受蘇聯影響。1936年,蘇聯在批判“兒童學”時擴大化,心理測量一概禁止。
2) 1978年北大首建心理系開始,心理測驗得到恢復。
3) 1979年,林傳鼎、張厚粲等以國外資料為參考,編制了少年兒童學習能力測驗。
4) 1980年初,北師大心理系開設了心理測量課。
5) 1984年,北京召開的第五屆全國心理學年會上,成立了心理測驗工作委員會。
三:科學心理測驗的產生
1. 西方早期心理測驗產生的原因
1) 心理測驗的產生,是出于實際需要。最初人們用測驗,是因為要治療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人。
艾斯奎羅第一個把智力落后與精神病分開。他認為:精神病以情緒障礙為標志,不一定伴隨智力落后,而智力落后則是以出生時或嬰兒期表現出來的智力缺陷為主要標志。
50多年以后,法國心理系家比內才提出應該從正常學校學習的兒童中篩選出不適應的兒童,安排在特殊的班級里學習和教育。此一舉動導致心理測驗史上重大事件的發生-第一個智力測驗的誕生。
2) 實驗心理學的誕生是心理測驗產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建立了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試驗室,從視覺、聽覺以及其它感覺和簡單反應時的實驗研究。
實驗心理學的誕生和發展,還給心理測量帶來另一個副產品:嚴格的標準化程序。
2. 西方早期的心理測驗嘗試
1) 弗蘭西斯。高爾頓可以說是第一個倡導心理測驗的人。
他于1884年在倫敦國際博覽會上專門設立了一個“人類測量試驗室”。可測身高、體重、胖瘦、視聽覺敏感度等。高爾頓的這一舉動可謂是心理測量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系統地測量個體差異的嘗試。
他還是使用評定量表和問卷法的先驅。
他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發展了分析個體差異資料的統計方法。
2) 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于1890年發表《心理測驗與測量》于《心理》雜志上,這是在心理學文獻中首次出現“心理測量”。
3. 比 – 西量表的誕生以及心理測驗的發展
1) 制定:1904年為鑒別弱智兒童,比內于西蒙合作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個科學的智力測驗-比內 – 西蒙量表。
2) 發表:1905年發表,史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知識點-茅盾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