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組織:認為“柔性這一概念在一個組織內部是指具有參與國際變化,對意外的變化不斷地反應,以及適時根據可預期變化的意味結果迅速調整的能力。
編制:狹義是指一個法定社會組織內人員的數額及職位的配置。廣義是指一個法定社會組織的職能范圍、機構設置、隸屬關系、規格級別、人員數額、人員結構及職位的配置。
編制管理:是按法制規定的制度和程序,對行政組織的職能范圍、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等進行的管理。
編制管理的具體內容:1制定編制方案。2確定各部門的職能范圍,進行科學的職能配置。3審批機構與人員。4監督編制執行情況。5做好編制統計。6制定有關的編制法規。
帕金森定律:指出領導者的無能與嫉妒必然造成機構、行政人員的惡性膨脹,而膨脹的不斷發展必定造成這個機構不可逆轉的“死亡”,“生長膨脹—再膨脹—直至衰亡”,這就是官僚機構的運動規律。
應 用
分析說明我國現行行政組織結構?
我國現在基本上采用直線職能式結構。從縱向上看,我國政府組織劃分為中央(國務院)一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張、民族鄉、鎮四個層次,每一個層次內又再作進一步的層次劃分。同時,每級政府內部按業務性質平行劃分為若干職能部門,每個部門所管業務內容不同,但管轄范圍大體相同,地位平等。它們主要對同級政府和首長負責,同時也接受對口的上級職能部門的領導。我國現行行政組織結構從框架上看基本合理,它形成了縱向統一指揮、橫向分工協調、縱橫交錯的網絡型的體系。蛤也存在一引起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每級政府的中間管理層次繁多,組織內部“官”多“兵”少;橫向部門分工不合理,一方面,機構重疊,另一方面,監督部門、參謀及信息反饋部門又相對薄弱。這些,都有待于在改革中進一步解決。
我國編制管理工作的加強?
為加強編制管理工作我國縣以上的各級政府都設立了機構編制委員會,根據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對編制工作進行具體的管理。+定義+內容
編制管理的原則1精簡原則2統一原則3編制立法原則
編制管理的方法1行政方法2經濟方法3法律方法
我國的編制立法工作比較薄弱,行政機關組織法規還有待完善。為了使我國的編制管理工作盡快納入法制的軌道,我們必須抓緊編制立法工作制定編制管理、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審批程序等方面的法律規范。
分析說明解放以來我國行政組織的改革?
建國以來,為適應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和變化,我國曾以經濟管理部門為重點,對政府機構進行過幾次大的調整和改革。第一次是從1958年下放企業開始,到1959年認錯較大幅度地精簡了機構,國務院從81個部門減為60個部門。但1960年進入調整時期后,機構又開始膨脹,到1965年恢復到79個部門。第二次是“文革”期間,政府工作處于癱瘓狀態,國務院減到32個部門,給政府管理尤其是經濟建設造成極大危害。“文革”后,各項工作恢復正常,機構逐步增加,1981年國務院達到100個部門,這是政府機構一次較大的膨脹。第三次是1982年的機構改革。國務院精簡到63個部門,爾后又出現機構校長的趨勢,到1986年底又達到72個部門。
第五章 人事行政
識 記
人事行政:為實現行政目標和社會目標、通過各種人事管理手段對國家行政人員所進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人事管理:指對人與事的管理。具體說是指協調社會組織中人與事、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用人治事活動。
人事行政的范圍:主要限定在國家行政組織的內部或者說主要是對國家行政人員所進行的管理活動。
公務員:指代表國家從事社會公共事務管理、行使國家職權、改選國家公務的人員。我國公務員是指在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行使行政權力、執行國家公務、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國家公務員制度:指通過制定法律和規章,對國家公務員依法進行管理的制度。
公務員的基本管理制度:即人事行政的基本制度。主要有任用制度、職位分類制度、工資制度、考核制度、培訓制度、退休制度。
任用制度: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一是對新工作人員的錄用制度;一是對現有國家工作人員的選擇制度。
職位分類制度:就是將行政機關中所有的職位按其業務工作性質、責任范圍、隸屬關系以及每種職位業務工作的繁簡難易程度、責任輕重及所需人員資格條件等因素,予以分門別類,確定名稱,評定等級,制定規范的全部程度。
計時工資:是按照職工的技術訓練程度,工作繁重程度和工作時間的長短,來支付工資的一種勞動報酬形式。
計件工資:是按照職工完成一定的工作量,依據預先規定的計件單件作計算工作報酬的一種形式。
考核制度:是人事行政中對工作人員的各方面表現進行考核的一種制度。
培訓制度:人事行政中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的一種制度。
退休制度:批工作達到一定的年限和規定的退休年齡,并且符合退休條件的工作人員,根據本國的法律或政府法令規定而離開工作職位的制度。
分類管理原則:指根據各類職業的特點、各項工作的性質,對不同的工作人員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這也是當今世界上多數國家人事行政所貫徹的重要原則。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