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文森:
這時期著有《粵北散記》和《一個英雄的經歷》,是作者所在部隊在貴陽淪陷后,從貴陽撤退到粵北山區的經歷和見聞。
中篇報告《記尚仲衣教授》。
司馬文森的報告文學,最突出的特點是樸實、自然;其次,其報告文學,紀實性較強,而且有的篇章具備小說的一些藝術特征。
夏衍《香港淪陷前后》、《走險記》;茅盾的《動后拾遺》、《生活之一頁》、《脫險雜記》、《通過封鎖線》與《歸途雜拾》和華嘉的《香港之戰》,記錄了香港淪陷前后的動蕩不安的生活和他們歷盡艱險回到內地的歷程。
華嘉:
散文報告集《香港之戰》、《海的遙望》、《西行記》、《復員圖》等。
戈揚:
《受難的人們》分兩輯:第一輯《桂林疏散記》、第二輯《在桂東》。
抗戰時期,特別是抗戰后期,出現許多描寫日本戰俘的報告文學作品,篇幅較長、規模和影響都比較大的沈起予的長篇《人性的恢復》。
沈起予:
散文報告集《火線內》,以重慶日本戰俘收容所做組織日本戰俘進行反戰宣傳工作的長篇報告文學《人性的恢復》。
武漢淪陷后,報告文學作品既反映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也增加了暴露和批判的分量,擴大題材的力度。在藝術上也有所提高,改變了偏于敘事的格式,運用了人物描寫的多種技巧。
歐陸戰場采訪:
劉盛亞:
《字旗下》,后改題為《不自由的故事》結集出版。作者愛憎強烈,在樸實的記述中流露出真情實感,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蕭乾:
抗戰初期的通訊報告收入《見聞》和《灰燼》?!秳⒋鈩傊馈?、《一個“破壞大隊長”的獨白》、《林炎發入獄》、《血肉筑成的滇緬路》。
蕭乾在報告文學發展史上的貢獻:①他的通訊報告,客觀、準確地反映事件的事實情況,讓事實本身說話,不加議論或判斷。②他認為敘述體的文字寫起來省事,但是不耐久,主張應該盡可能用直接描寫,就是素寫、白描、一筆筆地刻劃。他的通訊報告較好處理了真實性和藝術性的關系問題。③語言優美生動、準確明了,沒有廢話。
二、解放區軍民團結戰斗的勝利凱歌
任天馬的《活躍的膚施》、林克多的《從陜北到晉北》、舒湮《戰斗中的陜北》和《萬里風云》、李公仆的《華北敵后——晉察冀》、趙超構《延安一月》和黃炎培的《延安歸來》。
群眾性的報告文學相當活躍。如《五月的延安》、《陜公生活》。
丁玲、周立波、何其芳、沙汀、吳伯簫等知名作家的報告文學,主要反映抗戰時期邊區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斗爭生活。
丁玲:
其報告文學收入《一顆未出膛的槍彈》、《一年》、《陜北風光》、《一二九師與晉冀魯豫邊區》等集子。
延安文藝座談會后,寫了報告文學《田保霖》。丁玲把寫作散文作為她“練習”、“文學和風格”的一種手段,那些反映新思想、新人物和新生活的速寫、特寫,比較注意文字上的錘煉,具有清新、細膩的特點。
周立波:
根據自身的見聞寫下了兩部作品:《晉察冀邊區印象記》、《戰地日記》。
《印象記》和《戰地日記》不僅描寫了華北人民莊嚴威武的戰斗“姿影”,高度贊美他們的勇敢和智慧,而且記錄了作者會見八路軍將領的情況,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這兩部作品文筆簡潔、流暢,記事樸實、深刻。由于作者交叉使用多種表現手法,使他的作品樸素而不單調,通俗而又深刻,具有樸素、深厚、沉摯而又生動的藝術風格。
抗戰后期,又寫了《南下記》,保持了《印象記》和《戰地日記》樸實、深厚與生動的藝術風格,但筆調更細致、雄渾和明麗,有許多篇章富有濃厚的抒情色彩。
何其芳:
收集在《星火集》第二輯中的,是1938年到1939年到延安前后的報告文學作品?!赌晨h見聞》、《川陜路上雜記》、《一個太原的小學生》、《老百姓和軍隊》;抗戰勝利后,結集在《星火集續編》中的文章,是這個時期的作品。第二輯《回憶延安》中的《記王震將軍》、《記賀龍將軍》是兩篇生動的人物特寫。他的報告文學常把紀實與心理變化的歷程結合起來,表現出誠摯和率真的特色。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十章
09-1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