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或選擇:
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健康,而且還指心理健康。
1792年,法國精神科醫生比奈爾率先將那些被中世紀宗教迷信觀念視為“魔鬼”的精神病人從鎖鏈和酷刑中解放出來。
現代心理衛生始于1908年的美國,而對現代心理衛生運動興起做出直接貢獻的是美國的比爾斯。
馬斯洛是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健康的情緒狀態有三方面的標志:1.情緒穩定。2.心情愉快。3.情緒的變化有其適當的原因。
心理障礙的發生原因主要是生物,心理,社會這三個方面的因素。
心因性精神障礙的特點:1.心理社會因素是造成精神障礙的直接原因,起主導作用;2.臨床主要表現與心理社會刺激因素密切相關;3.病因消除或改變環境后,精神癥狀相繼消失;4.預后良好,無人格方面的缺陷等。
心因性精神障礙主要有:急性應激反應,創傷后應激障礙和適應性障礙。
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發病的主要原因。
癔癥患者半數具有癔癥性格。
癔癥初發年齡多在16-30歲,女性多見。臨床表現為轉換型和分離型。
胎兒在第10周左右已有壓覺和觸覺的功能。味覺,嗅覺和視覺的功能約在第30周產生。胎兒4、5個月時已具備聽到聲音的所有條件,其聽覺幾乎與成人相等。
音樂胎教可以從孕16周起,開始前靜坐5-10分鐘,每次時間為5-20分鐘,但不要超過30分鐘,每天做2-3次,聲源離孕婦1-2米為宜響度在65-85db,不超過90db為宜。以抒情、歡快、柔和的曲調為宜。
心理學上以出生到3歲為嬰兒期。
吃奶、便溺、睡覺是嬰兒期生活中的三件大事。
嬰兒一般在10-12個月就應及時斷奶,這是第一次“生理性斷乳期”。
斷奶不單是營養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失去母親懷里吸吮和偎依的機會,處理不好會對幼小的心靈造成重大的精神刺激。
對孩子進行大小便訓練,嬰兒1歲半至2歲后才逐漸開始具備控制膀胱和直腸的能力。從18個月后開始訓練為宜。
1歲之前是語言的準備時期或語言開始發生的時期,2-3歲則是嬰兒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時期。
3歲以后到六、七歲正式入學以前一般稱為幼兒期或學前期。
游戲活動種類有以下幾個方面:活動性游戲;知識性游戲;創造性游戲;心理性游戲。
學齡期兒童也稱小學兒童,指的是從6-7歲至12-13歲年齡段的兒童。
口腔習慣性反應,顯示了患者的人格退化。
口吃是一種言語節律障礙,表現為說話時聲音不由自主的、重復延長或阻滯而不流利。
第六階段成年期前期主要危機是親密與孤立。
中年期是指35-59歲這一處于青年與老年之間的時期,60歲以上成為老年期。
中年人智力的持續增長和體力的逐漸衰退。
女性更年期一般發生在45-55歲,男性在55-60歲之間。
退休后的心理表現,主要是情緒波動,常見的有失落感、孤獨感、自卑抑郁感。
老年性癡呆和老年抑郁癥是老年期常見病。
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是老年期癡呆中最常見的疾病。
適合老年人的體育鍛煉的共同特點是競技性不強。
從個體發展的角度來看,戀愛對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戀愛是青年釋放日益強烈的性沖動的重要途徑。
夫妻關系可以經歷以下發展階段:1.婚姻初期,指婚后1-2年階段。2.婚姻發展期,3-5年。3.婚姻穩定期。4.老年階段。
婚姻中的心理調適,包括學會愛的功課,學會相互尊重、包容與溝通。
家庭的功能有:生物功能、經濟功能、教育功能、撫養功能。
青春期性意識有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異性疏遠期、異性向往期、戀愛期。
青年階段的性心理活動內容,性意識活動有“常想到性問題”、“性幻想”及“性夢”等。
陽痿是最常見的一種男性性功能障礙。
心理社會因素而引起性功能障礙,心理因素是主要原因。
性功能障礙大體上可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類。
性心理障礙又稱性**、性欲倒錯等。是指與社會性道德規范明顯不一致的異常性行為,表現為尋求性欲滿足對象的歪曲與性行為方式的異常。
性心理障礙患者一般沒有突出的人 格障礙。
性心理障礙患者大多數并非性欲亢進的淫亂之徒,相反,他們中間大多數人性欲低下,甚至沒有或不能正常地進行性交往活動。
性心理障礙患者不一定是道德敗壞的流氓分子或犯罪分子,大多數患者社會適應良好,具備正常人的倫理道德觀念。
性心理障礙患者對自己違反社會道德規范的行為有充分的辯認能力。事后大多有悔咎之心,也想改變卻又力不從心。
性心理障礙不包括心理生理障礙時的性功能障礙,也不包括由于境遇造成的替代性生活的行為。
飛行職業的特點有:飛行活動的高度責任性;飛行活動的復雜性;飛行活動的高度危險性。
人格的四個特征是:1.人格是許多不同特性的統一體。2.個人的我在整個的人格體系中,表現出相當的恒常性。3.獨立性。4.社會化的客體。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防御機制主要來源于無意識,但也可能出現在意識、感覺和行為中。
共情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充分理解,二是準確傳達。
詢問包括以下幾種形式:1.封閉式詢問。2.開放式詢問。3.釋義性詢問。4.小結性詢問。
心理的一般程序包括信息的收集、心理診斷、信息的反饋、目標的確立、心理咨詢的實施及結束鞏固等六個基本階段。
名詞解釋:
健康——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美狀態。
心理衛生-用于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的種種措施,心理衛生的對象并非只是針對精神病患者,而是所有的社會群體。
心理健康-個體能夠適應和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征;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于積極狀態,并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
心理障礙――是指個體無法有效地按社會規范或適宜的方式去適應環境要求,從而表現出心理活動的一種異常狀態。
心理沖突――是指個體在有目的的行為活動中,存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動機時所產生的一種矛盾心理狀態。
挫折――是指人們在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或干擾,是其需要或動機不能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消極反應。
生活事件――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的變動,結婚,升學,親人亡故等。
心因性精神障礙――是指由于強烈或持久的心理社會因素直接作用引起的一組功能性精神障礙。
急性應激反應――又稱急性心因性反應,是指由于遭受到急劇,嚴重的心理社會應激因素后,在數分鐘或數小時之內所產生的短暫的心理異常。一般在數天或一周內緩解。
創傷后應激障礙――又稱延遲性心因性反應,是指由于受到嚴重而強烈的威脅性或災難性打擊,而引起精神障礙的延遲出現或長期持續存在。
健康的家庭――家庭作為一個整體能 夠正常發揮它的各種功能,家庭成員間心理平衡和快樂,能扮演好自己的各種社會角色。
神經癥――是對一組心理障礙的總稱,主要表現為持久的心理沖突,病人覺察到或體驗到這種沖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礙其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基礎。
焦慮性神經癥――簡稱焦慮癥,它是以焦慮為其主要臨床表現,同時伴有明顯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運動性不安的一種障礙。
恐怖性神經癥――是指對某一特定事物或處境產生強烈的害怕情緒,患者采取回避行為,并伴有焦慮癥狀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的一類心理障礙,簡稱恐怖癥。
強迫性神經癥――是以不能為主觀意志所克制,反復出現的觀念,意向和行為為臨床特征的一種心理障礙,簡稱強迫癥。
抑郁性神經癥――又名神經癥性抑郁,是由社會心理因素引起,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癥狀的神經癥,患者伴有焦慮,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
疑病性神經癥――簡稱疑病癥,它是一種對自己身體健康善過分關注,擔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軀體疾病,經常述說軀體不適,反復就醫,經各種醫療檢查均不能證實疾病存在的心理病理觀念。
器質性精神病――是一組具有多種表現的精神疾病,一般與影響大腦功能的軀體疾病密切相關,或被認為是由軀體疾病所引起的一組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癥――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 ,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本病一般無意識障礙和智能障礙。
情感性精神障礙――又稱心境障礙,是指以心境顯著而持久的改變-高漲或低落為基本臨床表現的一組疾病,伴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改變,有反復發作的傾向,間歇期基本緩解。
人格障礙――是指人格在其發展和結構上明顯偏離正常,以致不能適應正常社會生活的障礙人格障礙也稱**人格,病態人格等。
胎教-―實際上就是孕婦在孕期注意心理衛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提供良好的外在刺激,直接或間接地促使胎兒正常發育成長。
第一反抗期――幼兒三四歲左右,由于自由活動能力大大增強,各方面知識不斷增多,就表現出獨立的愿望,雖然能力不強也要自己動手自己干,變得不太聽話。這是一種意志的自我表現,心理學上稱此為第一反抗期。
兒童心理障礙――指在兒童期 因某種生理缺陷,功能障礙和各種環境因素作用下出現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的異常現象。
兒童心理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兒童的心理和行為變化達不到心理障礙的程度,或者持續的時間較短,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兒童心理問題。
遺尿――是指5歲以上的兒童仍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在白天或夜間反復出現不自主排尿的現象。
抽動障礙――是指反復,迅速,無目的,不自主的單一或復合肌群的收縮,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它包括一過性抽動障礙,慢性抽動障礙及抽動穢語綜合癥等。
心理疲勞――是指由于長期處于壓力狀態下,所造成的精力不足和精神效能降低的現象。
更年期綜合征――是指由于卵巢或睪丸功能減退,性激素分泌量日益減少,內分泌功能發生一時性失調,而產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功能失調的綜合癥候。
更年期心理障礙――更年期綜合征心身癥狀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有的人以植物性神經系統障礙為主,有的以精神癥狀為主,大部分人二者兼有。更年期綜合征的精神狀以消極的情緒體驗為主,其嚴重者稱更年期心理障礙。
老年癡呆病――是指在老年期發生的各種病因所致的癡呆癥。癡呆可以由動脈粥樣硬化,腫瘤或其他未知的原因造成,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是老年期癡呆中最常見的疾病。
排他性――是指戀愛雙方排斥其他人對自己**對象予以任何性親近的一種心理傾向。
沖動性――是指對**對象表現出強烈的親近欲望和行為驅力。
功能性性功能障礙――又叫心因性性功能障礙,是指性活動過程中由于心理社會因素的不良影響,性興奮缺乏,不能產生滿意的性生理反應,致使性反應周期的一個或幾個階段出現部分或完全性活動不良,不能圓滿地完成性交活動。
性心理障礙――又稱性**,性欲倒錯等。是指與社會性道德規范明顯不一致的異常性行為,表現為尋求性欲滿足對象的歪曲與性行為方式的異常。
戀物癖――受強烈的性欲望與性興奮聯想驅使,反復出現收集異性使用的某種無生命物體的企圖和行為稱作戀物癖。
露陰癖――是指在不適當的環境中對性公開顯露自己的生殖器,引起異性緊張性情緒反應,從而獲得快感的一種性偏離現象。
易性癖――是一種性別認同障礙。表現為對自己的性別身份不滿和否定,患者不僅在裝扮上刻意變成異性,而且還強烈的謀求在解剖生理結構上也轉換成異性。
心理防御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沖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壓抑――是最基本的一種心理防御機制。此機制是指個體將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納的沖動,念頭等,在不知不覺中被抑制到無意識中,或把痛苦的記憶,主動忘掉排除在記憶之外,從而免受動機沖突,緊張及焦慮的影響。
否認――否認不是把痛苦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發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認,認為它根本沒有發生過,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來獲取心理上暫時的安慰。
退行――是指個體在遇到挫折和應激時,心理活動退回到較早年齡階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應付當前情景,是一種反成熟的倒退現象。
合理化――又稱文飾作用,俗稱找轍。當個體的動機未能實現或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范時,為減輕因動機沖突或失敗挫折所產生的緊張和焦慮,或者為維護個人自尊,總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給以開脫,自圓其說,稱為合理化。
反向形成――當個體的個體的欲望和動機,不為自己的意識或社會所接受時,唯恐自己會做出,乃將其壓抑至無意識之中,并在外表上表現出相反的態度和行為。
轉移――是指個體對某個對象的情感,欲望或態度,因某種原因無法向其對象直接表現,而把它轉移到一個比較安全,能為大家所接受的對象身上,以減輕自己心理上的焦慮。
投射――是指把自己所不喜歡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態度動機或個體,轉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
應付――是個體為了處理被自己評價為超出自己能力資源范圍的特定內外環境要求時,而作出的不斷變化的認知和行為上的努力。
心理危機――是指個體面臨突然或重大應激時,無法用通常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時所出現的心理失衡狀態。
危機干預――指短期的幫助過程,是對處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運用個人社會和環境資源予以關懷和幫助的一種方式。國外有時稱其為情緒急救。
心理咨詢――是咨詢者利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與來訪者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際關系,幫助來訪者發現自己的問題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潛能,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和行為方式,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共情――是指在咨詢過程中,咨詢員不但要有能力正確地理解來訪者的感受及其感受的意義,同時還要將這種理解傳達給對方,從而使來訪者對自己的感受和有更深的認識。
積極關注――是一種共情的態度,是指咨詢員以積極的態度看待來訪者,注意強調他們的長處,有選擇地突出來訪者及行為中的積極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積極因素,達到治療目標。
具體化――是指在咨詢過程中,咨詢人員要找出事物的特殊性,事物的具體細節,使重要具體的事實及情感得以澄清。
即時化――就是要幫助來訪者注意此時此地的情況,從而協助來訪者明確自己現在的需要和感受,避免其過多地陷入過去不愉快的回憶中,正視現實,正視目前的問題,進而尋求自我調節的途徑與方法。
對峙――是指咨詢員對來訪者的感受與行為深刻了解后,向來訪者指出其態度思想和行為等之間出現的矛盾。
解釋――是指咨詢人員依據某種理論來描述來訪者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原因過程實質等,對來訪者提出的問題困擾做出說明,從而消除來訪者的 各種顧慮,進一步了解和認識自我周圍事物。
自我暴露――又叫自我揭示,是指咨詢人員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經驗與來訪者分享。
健康的人――應該是能發揮自身的自我實現者。按照馬斯洛的定義,自我實現是指個人的潛在能力天資在發展過程中的不斷實現,是使命的完成,是個人對自身的內在價值更充分的地把握和認可。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