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愛情的含義?
愛情包括兩個基本結構成分――**和情愛,即建立在性欲之上的對異性具有傾慕憐惜之情的**和由異性間的依戀感及理想,情*,個性追求,義務,道德等復雜因素混合而成的情愛。
二十二。良好的溝通有哪幾個原則可循?
1. 與他人溝通前先自我溝通。2.要有同情和理解心,用傾聽,專注等態度了解對方。3.以事論事,不要偏離討論的話題,清清楚楚的傳達你的思想和感受。4.選擇適宜的時間與地點。
二十三。丈夫和妻子的角色如何才算是完美的呢?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心理動力學派關于人格結構理論得到一點啟發。該理論認為,人的自我有三個層面: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和兒童自我,三個自我層面均衡發展的人,才是健康的人。運用到婚姻關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健康的婚姻關系中,丈夫除了是妻子的性伴侶外,還應當扮演以下兩種角色:其一是父親的角色。做丈夫的在妻子軟弱的時候,要象父親一樣愛她,保護她,關心她,給她應有的安全感,信賴感。其二是兒童的角色。作丈夫的在軟弱的時候需要表現出兒童的一面,暴露出自己的軟弱,一方面滿足天然人對保護的需求,另一方面妻子天然的母性安撫自己,可以增進自己對妻子的依戀,同進也會增加妻子對丈夫的憐惜。作妻子的也需要扮演另外兩個角色:即母親和女兒。如果妻子一味的小鳥依人,丈夫就可能會到家庭以外找母親的角色來替代,現實生活中,很多漂亮的女人不明白,為什么丈夫的外遇會是個又老又丑的人,恐怕最重要的原因是丈夫無法在自己軟弱的時候從妻子那里得到應有的鼓勵和安慰。因此要扮演好母親的角色,妻子應當學會鼓勵自己的丈夫,特別是當丈夫面臨壓力的時候。如果妻子若總是像母親一個保護自己的丈夫,將自己的孩子氣全部隱藏起來,丈夫就會感到妻子不可愛,沒有吸引力,從而不尊重妻子為其所付出的一切的愛和努力,轉而到家庭以外尋求刺激,喜歡上一些活潑外向的女子。總之,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都應當尊重自己的婚姻,讓自己的一切情感需要盡可能在婚姻生活里得到滿足。
二十四。健康家庭應具備哪些特質?
1.處處以家庭為第一優先,對家庭有自我認同感。2.夫妻關系穩定,保持和諧的性生活,家庭生活和睦,作為家庭的中堅能控制并平衡家庭的權利。3.每個家庭成員都具有強烈的共同參與家庭生活的興趣,使其成為一種需要而非責任感。4.家庭成員互相接納,尊重,贊美與感激。5.家庭成員之間有良好的溝通模式。6.健康家庭是一個“壓力-有效家庭”。
二十五。健康家庭的維護之道?(論述)
在認知上。1.要有維護家庭健康的意愿。2.要了解家庭生活須不斷成長且必須成長,而成長是 終身的,為提高家庭生活品質要有終生學習的理念。3.對自己的家庭要有認同感。在態度上。1.處處以家為第一優先。2.尊重彼此間的個別差異,并能無條件的彼此互相接納。3.家內每一個角色應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在行動上。1.建立并善用社會支持系統。2.尋找保持自我成長以提高家庭生活品質的方法。3.時時不斷檢視自己的家庭品質。4.善于溝通。總之,每個家庭的經濟環境,社會條件,家庭結構或家庭發展階段不同,其家庭生活方式也不同,但如何建立并維護各個不同家庭的心理健康,其基本原則卻是相同的。大家想建立幸福,美滿,健康的家庭,就應注意遵循這些家庭心理健康的原則。
二十六。兒童性教育應從哪兒方面入手?
性教育的開展應始于兒童期,要從剛出生的0歲開始。首先,幫助兒童盡早建立和形成自己的性別認同,這是從嬰幼兒期一直到5-6歲之前,性教育的主要內容。要讓孩子明白,他們的性別身份是終身不變的,他們必須遵循自身性別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其次,幫助兒童正確認識性器官及其功能,消除性神秘的心理。最后,對性別角色的教育也應適當注意,以培養起良好的性別角色意識。
二十七。掌握哪些原則有助于夫妻間性生活的默契?
1.掌握科學的性知識。2. 夫妻相互了 解在性生活中存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3.對對方性心理的要求很敏感。4.能主動進行性交流。5.有一套雙方都能意會的**語言,而且在生活中能自覺地運用。 6.在做愛過程中,能體驗出對方性欲已達到的程度,并自覺調整刺激行為。7.能共同分享性高潮所帶來的快樂。
二十八。手淫行為防治的幾點有效措施?
1.澄清一些不科學、不健康的性觀念。2.認知療法。3.行為調整。4.森田療法。
二十九。性心理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1. 良好的治療關系的建立。2.收集詳細的生物學和心理學的資料。3.明確來訪者的問題,區分是否屬于心理的范圍。區分屬于一般的性問題還是性功能障礙或性心理障礙。區別由心理因素還是由器官性疾病所致。判斷來訪者有無主動求治的要求。4.夫妻共同治療。5.保密的原則。最后,在性心理咨詢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維持咨詢者的角色,始終與來訪者保持明確的治療關系。
三十。出現考試焦慮的原因有哪些?
1.一些學生把分數看得太重,對以往失敗心有余悸。2.自尊心過強,又缺乏自信,擔心考試失敗受到處罰或被別人瞧不起。3.而心理素質不高往往是出現考試焦慮的基礎。
三十一。處理考試焦慮有哪些要點?
1.正確認識考試的作用。2.認真制定學習和復習計劃。3.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身體健康。4.學會自我暗示和放松。5.尋求專業人員幫助。
三十二。 在學校如何開展心理衛生活動?
在學校中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心理衛生活動,如組織國內外專家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開設心理衛生課,用黑板報宣傳心理衛生知識,設立心理咨詢中心等,心理衛生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減輕學生負擔,注意用腦衛生。2.密切師生之間的關系。3.正確對待考試,克服考試的消極作用。4.積極開展學校心理咨詢工作。
三十三。 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
目前一般認為,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遺傳因素是人格形成和發展的生物學基礎,遺傳為人格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發展方向。在遺傳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環境因素包括社會,家庭,學校等則把這種可能性轉為現實。1.遺傳因素。所謂遺傳是指受精作用個體生命開始之初,父母的特征傳遞給子女的一種生理變化過程。2.社會文化的影響。社會文化是一個廣泛的范疇,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風俗習慣以及衣食住行的方式等。3.家庭因素。家庭是人生活中最主要的環境,絕大多數兒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的養育中長大。4.學校因素的影響。首先是老師的影響。其次是同學之間的影響。再次是學習過程的影響。
三十四。情緒控制和調節的方法?(如何控制和調節情緒?)
1. 養成樂觀開朗,心胸開闊的個性。樂觀的人一般都自我感覺良好,往往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精力充沛,富有效率,從而心身健康,生活幸福,事業成功。2.自我暗示。暗示,是一種潛在的力量,系指人們通過手勢,表情,語言或動作等對個體施加影響的過程。3.適當疏泄情緒。對情緒的調節與控制不能等同于對情緒的抑制或壓抑。4.轉移注意力。在短暫的某一刻,一個人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5.理性認知的重建。認知理論認為,情緒是伴隨著人們的思維而產生的。6.獲取社會性支持。社會支持又稱社會網絡,是指一個人與社會聯系的密切程度和質量,具有減輕應激作用,是應激作用過程中個體可利用的外部資源。
三十五。心理防御機制的作用?
對心理防御機制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是積極的作用,即心理防御機制作為一種控制和調節心理的手段,如果運用得當,無論是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解心理應激的作用,能夠暫時地解除痛苦和不安。但另一方面,心理防御機制有時只能起到一種使人逃避現實的消極作用,并不能解決現實問題。濫用心理防御機制,反而會使現實問題復雜化,甚至會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沖突的情境之中,嚴重者還可能發展成為心理障礙。
三十六。確定危機需符合哪三項標準?
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響的事件。2.引起急性情緒擾亂或認知,軀體和行為等方面的改變,但其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診斷。3.當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決問題的手段暫時不能應付或應付無效。
三十七。卡普蘭心理情緒危機模型?
第一階段。創傷性應激事件使當事人情緒焦慮水平上升并影響到日常生活,此時采取常用的應付機制來減少或消除焦慮所致的應激和不適,以恢復原有的心理平衡。第二階段。應付機制不能解決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創傷性應激反應持續存在,生理上的不適和焦慮表現加重并惡化,社會適應功能明顯受損或減退。第三階段。當事者的焦慮,抑郁等不適反應進一步加重,促使其應用盡可能的應付或解決問題的方式來力圖減輕心理危機和情緒困擾,其中也包括社會支持和危機干預等。第四階段。當事者處于危機狀態,由于缺乏內在的力量和社會支持,個人的問題未解決,而且緊張和焦慮上升到一種無法忍受的程度,可出現明顯的人格解體,行為退縮,自殺或精神障礙。
三十八。心理咨詢的原則?
1.關系性原則,咨詢者應與來訪者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際關系。2.保密性原則,保密性原則是心理咨詢中最重要的原則,它是保證來訪者暢所欲言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對來訪者隱私的尊重。3.耐心傾聽和細致詢問的原則,來訪者對自己問題的講述,是咨詢員了解來訪者最主要的渠道,也是心理咨詢前提和關鍵。4.非指導性原則,該原則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來的,他認為心理輔導不應是灌輸,而應是一個啟發或促進內部成長的過程。5.預防性原則,當發現來訪者的心理矛盾可能向心理疾病發展時,咨詢員應加以提醒,提早預防。
三十九。如何做到心理咨詢保密原則?
1.除了來訪者的個人身份能得以充分隱藏之外,個案資料不應出現在咨詢員的公開講演和談話中。2.咨詢員所做的個人記錄,不能視為公開的記錄,不能隨便讓人查閱,咨詢員不應當將記錄檔案帶離咨詢機構。3.任何咨詢機構都應設立健全的儲存系統來確保來訪者檔案的保密性。4.只有在下列兩種情況下,可能突破不公開來訪者身份的原則:一是有明顯自殺意圖者,二是存在傷害性人格障礙或精神病患者。
四十。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區別?
1.對象不同。心理咨詢的對象基本上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療的對象主要針對有心理障礙的患者。2.任務不同。心理咨詢著重處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心理治療主要是治療某些神經癥,某些性**,心理障礙,行為障礙,心身疾病,康復中的精神病人。3.所用的時間不同。心理咨詢所用的時間較短,咨詢次數較少,而心理治療費時較長,治療次數可由幾次到幾十次,在有些個案甚至歷時多年才能完成。4.工作重點不同。心理咨詢是在意識層次進行,偏重于教育,支持和導性的工作,有針對性地解決來訪者面臨的各種問題,而心理治療更偏重于治療和矯正,專業性更強,某些心理治療學派主要針對無意識領域進行工作。5.工作具體目標不同。心理咨詢更為直接地針對某些有限的具體目標而進行,心理治療的目標則比較模糊,其目標是使人產生改變和進步。
四十一。在制定咨詢目標時,需要注意幾點?
1.咨詢的目標必須是具體的,可*作的。2.咨詢的目標是現實可行的。3.咨詢的目標有輕重緩急。4.咨詢的目標應經常進行評價和適當調整。
四十二。運用解釋技巧應當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無論解釋來訪者提出的什么問題,都要講究科學性;其次,還要考慮是否能對來訪者產生積極影響,要盡可能避免消極影響的產生;第三,解釋只有被來訪者接受才算有效,因此,必須根據來訪者的理解水平做出不同層次的解釋;第四,解釋的語言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盡可能少用醫學或心理學術語;第五,對較輕的神經癥,可做明確的解釋,對于預后較差的病癥,也要做符合科學的但又較為靈活的解釋,避免給來訪者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第六,咨詢人員的解釋不能強加給來訪者。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