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祥雜文二題(和尚之喻、《圣經》擬作)
作者:邵燕祥,著有詩集《到遠方去》和《遲開的花》等。80年代后期起又以寫作雜文名世,著有雜文集《憂樂百篇》等。
1.簡答本篇的主題
《和尚之喻》圍繞民間流傳的有關和尚的諺語,通過枚舉與分析,針順利完成了社會垂涎中存在的種種矛盾和不公的現實,體現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深切關注和悉心觀察,同時也揭示了民諺之所以取譬于和尚,實在是為了曲折地反遇和表達他們對俗世現實的觀察和評判。以《圣經》所包含的宗教背景為隱喻,使尖銳的社會批判意識以含蓄的方式表現出來;但兩者都體現了作者作為一個當人知識分子對現實清醒的批判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
2.簡析《和尚之喻》是如何通過枚舉有關和尚的民諺,逐步加深對現實的批判力度的。
文章從“僧多粥少”到“三個和尚沒水吃”,從“不看僧面看佛面”到歪嘴的和尚“,逐漸加深了對現實生活中矛盾和不合理現象的批判力度。”僧多粥少“揭示的是佛門面臨的生存威脅下的矛盾;”三個和尚沒水吃“則是生存需要之上的”人情味“,已經是一種人際關系了;而”不看僧面看佛面“,作者看似以隨意而談的方式娓娓道來,其實是以遞進的方式,逐步加深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力度,從而體現文章的主題。
3.簡析《(圣經)擬作》的構思特點
《(圣經)擬作》則構思巧妙,通過擬作與原文之間的對比,以《圣經》所包含的宗教背景為隱喻,使尖銳的社會批判意識以含蓄的方式表現出來;但兩者都體現了作者作為一個當人知識分子對現實清醒的批判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
4.分析作者通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話所揭示的深刻含義
作者借宗教故事,無非是為了以隱喻的方式來揭示和批判現實,文士和法利賽人的言行,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在極左政治占統治地位的年代里,那些以“階級血統”論罪,以人的政治立場態度定刑,重復謊言可以成為真理等等也許剛剛成為過去的歷史,而這些揭示對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現實,仍富于警示意義。
我與地壇
作者:史鐵生,著有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及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等。
1.簡答本文的主題意蘊
《我與地壇》以北京的地壇公園為背景,通過作者與地壇的長久對峙,將個體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壇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從對自身經歷的思考中,逐漸超越個體命運的挫折和苦難,探詢生存的意義、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價值,進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生生不息,體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執著的探索精神。
2.結合作者生平,分析本文所揭示的生命價值在于勇敢地面對命運挑戰的哲理。
本文所描述的內容,就是作者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是從自身的殘疾開始的,在他面對命運的突然打擊的時候,他在震驚、痛苦之余,內心對命運的不公充滿著怨恨,但當人一旦把目光從自己投向別人時,開始有了新的發現,他看到母親因為兒子的殘疾其實比他承受著更大的痛苦,而自己無謂發泄往往給母親增添了更深的痛苦和折磨;再看看周圍的人群,他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命運,而每個人的命運都布滿了坎坷,只是呈現出不同的方式而已。進而他發現了生命本來就是不圓滿的,從而領悟到生命的意義本來就是在于自己的選擇和抗爭之中,只有勇敢地面對命運的殘缺,挑戰命運,才能體現出生命的價值來。不過,作者在本文中將這些抽象的命運思考用較為形象化的方式加以表達,他把自己的情感投身到地壇公園的景物和在那里出現的許多不知名的人物身上,通過對他們的觀察、分析、推測來呈現自己思考的過程,從而使文章具有一種深沉的審美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啟迪作用。
3.簡析本文是如何一步步揭示主題的。
作者并沒有著意于文章的結構,而是在與地壇的精神感應中,不急不慢地帶出對自己經歷的回憶,不僅將探尋的結果告訴讀者,而且在包含滄桑的敘說中,抽絲剝繭般地呈現出探尋的過程:母親“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使他因突如其來的劫難而生的狂躁之氣漸漸地平息,并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他人;于是在命運對弱者的不公、對好勝者的戲弄、對普通人的磨難里領悟到個體人生的有限生命、宇宙和無限境界:“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在付出了尖銳的痛苦和執著的理性思考后,作者換來了超越痛苦的生命的充實與歡樂;由遭遇磨難,追問命運的非常之心,升華為一種從容面對苦難和挑戰的溫煦平靜的平常之心。本文語調平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深邃、高遠。
草木篇
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勛坦。著有詩集《農村夜曲》、《告別火星》、《流沙河詩集》等。本篇是詠物言志散文詩。
1.簡答本篇的主題意蘊
整組詩構成了一種真誠熱烈的基調,在它的襯映下,詩人那強烈的善惡之心,對于剛直人格的執意追求,都凸現得相當清晰。正是這一點,賦予了這組詩一種動人的力量。它不但是詩人對世事的坦率的描述,而且正像組詩的題記中引用的白居易詩所暗示的,更是他如何面對這世事的真誠的告白。
2.簡析本篇中白楊、藤、仙人掌、梅和毒菌等物像的象征寓意。
白楊象征了孤傲不屈、不為暴力和強權所馴服的品格;仙人掌象征正直頑強、寵辱不驚的品格;梅花則是心懷崇高的理想或純潔的愛情,不取媚于時的脫俗高潔的品格;藤象征那種為了私利而不顧一切,寄生于他人踩著別人往上爬的人;毒菌象征那種居心叵測,用漂亮的外衣包裹自己以迷惑和毒害他人的鬼蜮行為。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