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一種階級壓迫制度,它把從事于當時不同社會分工的人群,劃分為4個等級,也就是構成4種種姓。第一等級為“婆羅門”,即掌握宗教事務的僧侶;第二等級是“剎帝利”,執掌行政于軍事大權的世襲貴族;第三等級稱為“吠舍”,即名義上具有人生自由的,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農夫、手工業者和貧民等;第四等級是“普陀羅”,即被征服者或奴隸。
(一)婆羅門教的幼兒教育
婆羅門教源于印度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以《吠陀》為最古經典。信奉梵教、毗濕奴和濕婆為三大主神。把人分為四種種姓,主張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這些宗教信條,也就是為婆羅門教的幼兒教育提供了主導思想。
古代印度實行家長制,婆羅門為保證種姓的世襲和尊嚴,父親必須在家里細心指導子女記誦吠陀為經典。種種家庭教育從兒童幼年開始,教育內容除了身體養護和傳授生活知識、行為規范和風俗習慣外,最主要的是傳頌《吠陀》經典。
(二)佛教的幼兒教育
佛教的幼兒教育一般在家庭里進行,主要在信仰方面、公德意識的養成方面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方面,通過耳濡目染初步了解有關知識和內容。
古代印度的幼兒教育是與種姓制度和宗教神學密切相關的,其中婆羅門教的教育是以維系種姓壓迫和培養婆羅門宗教意識為核心任務的。佛教教育在印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幼兒教育的有家庭教育和寺、廟教育之分。古代印度的幼兒教育始終被濃厚的神學說教所統治。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知識點-茅盾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