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
認知失調理論中對努力理由所作的研究認為,從事一項活動所付出的努力越多,個體會覺得這些活動越有價值。因為對心理治療的承諾和對治療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療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所以轉變原有的不信任的態度是極為重要的。由此而預測,設計一些治療程序,使被試相信某種治療是需要努力的,就會增強治療效果。
兒童教育
不足障礙研究表明,當我們用溫和的勸告時,兒童的已有態度同行為產生失調,已有的態度會得到改變。從而使我們所教育兒童應當樹立的正確態度得到內化。這方面的研究結果,不僅對于我們理解兒童內化態度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啟發我們在兒童教育方面不能采取粗暴的的、嚴厲威脅,甚至打罵的方法,否則其結果適得其反,不利于轉變兒童的消極態度,而循循善誘,耐心說服方法更有效。
認知失調的誘導服從研究告訴我們,當完成與原有態度相反的某一特定行為的誘因是較小或較弱時,個體往往會體會到認知失調,表現出一種與行為相一致的態度。即一種小的誘因是解釋行為的不充分理由。然而當誘因過大,或得到過過分的獎勵,這種誘因便成為行為的過分的充分理由,從而產生較小的認知失調,不利于原有態度的轉變。因此,在過分充分理由存在的情景中,它可能會破壞一種重要行為的內在價值。
消費行為
認知失調理論認為,與行為有關的過分的充分理由會具有與希望相反的效果。這為使用優惠券等廣告手段提供了警示。
在決策后失調方面,廠商可利用這個有利時機,將有關商品信息及時送到顧客手中,使顧客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并發展成為對所選擇商品的一種更強烈的積極態度。
決策
決策后失調效應的表現。當一個人在數個備選方案中選中一個方案,作出了決定。當實行這個方案后發現是一個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會堅持已作出的決定。更糟糕的是,一旦選擇了某個方案后,明知它有缺陷,還常常把時間、精力和資源投入到導致失敗的行動過程中去。這處現象稱為“承諾升級”。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