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提要
1、一般情況:隨政情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歷程。亞洲報業發展的歷史相當悠久。印刷和造紙技術都是先在亞洲 問世以后才傳到西方去的。即以近代報業而言,這里也有三百多 年的歷史。不過最初的近代報紙,大多是外國殖民者為適應殖民 活動的需要,用外國文字出版的。19世紀中期起,民族民主思想 開始傳播,一些國家的先進知識分子相繼辦報,用以鼓吹社會變 革。以后隨著反殖民主義和民族獨立運動的不斷發展,隨著革命 政黨的成長壯大,本民族的政治性報刊越辦越多,漸漸成為報業 的主流。亞洲國家獨立以后政治經濟的發展情況根不相同。有少數國家 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采取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它們的報 業是以共產黨黨報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報業。多數國家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發展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采用 資產階級議會民主的政治體制。但由于各國的歷史傳統和現實條 件不同,這些非社會主義國家的實際發展情況也有很大的差別: (1)有些國家獨立后政局基本平穩,雖然有矛盾和局部震蕩, 但沒有大的反復。它們的報業發展比較持續連貫,一般為政黨 報紙和商業報紙并存,其中有的國家商業報紙已居于主導地位。 (2)有些國家政局長期動蕩,甚至出現大的反復,它們的報 業難以持續發展,常隨政局變化而大起大落。 (3)有些國家長期處于高度集權或專制統治狀態之下,議會 機構形同虛設甚至被停止活動。它們的報業也受到嚴格的控制, 報紙全為官方或執政黨所辦,即使有民辦報紙也受到嚴格監督。但從整體來看,亞洲多敷國家獨立后是在前進著的,特別是 80年代以來,亞洲形勢更趨穩定和開放,報業生存的環境逐步 改善。
2、印度報業:簡要歷史,現狀,主要報紙(以下所列各國報業 內容同此)。印度的近代報業誕生于殖民地時期。最早的印地文報紙出現 于1818年。19世紀末,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開始發展,進入20世 紀,民族獨立運動進一步高漲,全國報刊數目也逐漸增多,至 1922-1923年間達三千多種。著名的獨立運動領導人不僅在報刊 上鼓吹民族獨立,而且也都創辦過報紙。1947年印度獨立后, 新政府采取措1S取消殖民地時期對報業的限制,1949年通過的 憲法規定了公民言論出版自由的條款,此后報業發展比較快。目前印度報業結構呈現這樣一些特點:(1)種類很多,銷量不 大。(2)語種繁多。(3)出版地集中。印度報業體制受西方的影響較大。報刊大多數是私營的,政 府、政黨、團體、教育機構也辦有若干報刊,但比重不大。在 商業化經營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報團。印度投有專門的新聞法,新聞活動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憲法, 新聞自由的界限很大程度上駐決于最高法院的解釋和各級司法 判決。政府一般遭過行政和經濟的手段對報業進行管理或調控。最有影響的全國性日報為:《印度時報》、《印度教徒報》、《印度斯坦時報》
3、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報業。新、馬兩國的報業誕生于19世紀,初創時期大多是英文報紙, 其中最早的是《政府公報》。新、馬地區最早的華文報刊便是 著名的《察世俗每月統紀傳》,1815年8月5日發刊于馬六甲。 新、馬地區馬來文報紙的誕生晚于英文和華文報紙。1876年才 有第一家名為《土生回教徒》的周報在新加坡發刊。第二次世 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曾于1942年至1945年間占領了馬來半 島,這里的報紙都被日軍接管。日軍投降后,馬來半島的報業 重新恢復。目前新加坡報業相當發達,是東南亞的報刊出版中心。據19 98年統計,新加坡有日報8家,總發行量101萬份平均每千人34 0份。新加坡報業長期實行私營體制。主要報紙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星期五周報》、《每日新聞》。馬來西亞目前報業也比較發達。報刊大多為私人所有,但也 有不少有政黨背景,直接間接為一些政治勢力所控制。另外, 由于東馬和西馬相距甚遠,地域分散,所以地方報紙很多,它 們規模不大,分別用馬來文、英文、華文、泰米爾文、旁遮普 文等出版。據1998年統計,馬來西亞有日報44家,發行量280 萬份,平均每千人142份。馬來西亞最有影響的日報是英文《新海峽時報》,華文報紙 主要是《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 新、馬兩國政府對報業管理都比較嚴格。
4、印度尼西亞報業。印尼報業發端很早,1615年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就產生了第 一張荷文報紙《新聞紀要》,19世紀以后印尼逐步出現了本地 文字的報紙。進入20世紀,印尼民族獨立運動逐步興起,在這 方面華人社會起了不小的推動作用。在辛亥革命前后,印尼華 人受中國民主思潮的影響,辦起了多家報紙,積極傳播民族民 主思想,支持辛亥革命和當地人民反對殖民統治的斗爭。第二 次世界大戰以后印尼宣告獨立,當時黨派林立,大致上有民族 主義、伊斯蘭教派和共產主義三大勢力。各政黨、各種政治力 量紛紛辦報,宣傳各自的政見主張。1965年“9·30事件”后,印尼政局急轉直下,軍人集團控制 了政權,殘酷鎮壓進步力量,所有共產黨報刊和進步報刊都被 查封,伴隨著排華浪潮的高漲.華人報刊也一律被停止出版。 1966年國會制定了相當嚴厲的新聞法,嚴格控制報刊,政府的 新聞主管部門負責頒發并有權隨時吊銷報刊經營許可證。政府 要求所有獲準出版的報刊服從管理,加強自律,承擔對社會的 責任。1984年還成立了全國性的新聞委員會,專門就新聞媒介 在這方面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督促。據1998年材料,印尼共有報刊100多家,日報期發行量380萬 份,平均每千人20份。主要報紙有:《羅盤報》、《戰斗報》、《專業之聲》、《獨立報》、《明燈報》、《雅加達郵報》、《印度尼西亞觀 察家報》、《印度尼西亞日報》
5、土耳其報業。土耳其最早的報紙是1831年11月創辦的《情況日歷》,這也 是西亞最早出現的報紙。19世紀后期,在土耳其君主立憲運動 中,一些具有革新思想的政治家也開始辦報,用以宣傳君主立 憲。土耳其現在是西亞報業比較發達的國家,有政黨報刊,也有 商業報刊,發展比較平穩。據1998年材料,全國共有報刊上千 種,日報57種,日報期發總數為267萬份,每干人平均為44份。重要報紙有:《自由報》、《晨報》、《國民報》
二、重要術語
1.《印度快報》《印度快報》l940年在孟買創辦,現在孟買、新德里、馬德拉 斯等13個城市同時出版,該報為戈恩卡家族所有。報紙一貫對國 大黨持批評態度,以揭露政府內幕消息聞名。印度快報系有15種 出版物,是印度最大的報團。
2.《海峽時報》《海峽時報》是新加坡重要報紙,1845年創辦,用英文出版至 今。1965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家后,它的吉隆坡版分離出去, 另出《新海峽時報》。目前該報屬于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所有,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東南亞地區都有重要影響。
三、重要講解 1.簡述印度報業結構的主要特點。 (l)種數很多,銷量不大。它的日報種數居世界第一位,但極 大多數是發行量2.5萬份以下的小報,沒有一份達到百萬份的。 (2)語種繁多。印度民族眾多,報刊使用的文字有90多種,主 要文字也有16種。真正能在全國通行的語言還是英語,所以英文 報紙的影響仍然超過其它語種報紙。 (3)出版地集中。大多數報刊集中于15個城市,具中新德里、 孟買、馬德拉斯、加爾各答四個城市出版了全國將近1/3的報刊、 半數以上的日報。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